当前位置:234小说>穿越历史>古代:年方十岁,登基称帝> 第11章 好一柄杀人不见血的刀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1章 好一柄杀人不见血的刀(2 / 2)

不过,对如今的他来说,也就这一点好处了。

收起心神,韩川眼神复杂的看向窗外。

昨夜,一夜无事。

看来,昨日那场以命为注的豪赌,他赌赢了第一步。

如此,若是等他真正坐稳龙椅,便再无人敢如此明目张胆地“考验”他,想到这,一丝快意爬上心头。

可随即,他又想到了那三座压在头顶的大山,想到了朝堂上那些作壁上观的老狐狸,想到了宫墙外虎视眈眈的兄长……

前路,注定是刀山火海。

那丝快意,瞬间化为冰冷的失落。

“陛下,老奴为您束发。”

赵德亲自取过一把温润的玉梳,示意韩川坐到铜镜前。

他一边小心翼翼地为韩川梳理那还有些柔软的头发,一边低声吩咐着身后的小太监。

“去备好龙辇,一刻钟后,启程太极殿。”

按照大梁祖制,皇帝驾崩,需在太极殿停灵三日,昭告天下。

而后,由嗣皇帝率文武百官,将梓宫移至专为停灵所建的寿皇殿,直至皇陵修缮完毕,再择吉日出殡。

但到了明宗这里,规矩,悄无声息地变了。

三宫太后联名懿旨,丧仪从简,梓宫便一直在太极殿停灵,直至出殡。

韩川从赵德的话中听出了这层变化。

他心中闪过一丝诧异,但很快便被他按了下去。

这种细枝末节的礼法之争,不过是障眼法。

他要盯住的,是藏在幕后的执刀人。

就在韩川换上一身素白孝服时,一名小太监捧着一叠奏折,脚步匆匆地闯了进来,脸上带着压抑不住的兴奋。

“陛下,中书省递来的急本!”

赵德的眉头,猛地一蹙。

这个时辰,中书省递来的急本?

他眼角的余光扫过那奏折的明黄色封皮,心中咯噔一下。

他可以断定,这里面写的,应该是为三宫太后请上徽号的“祥瑞”之事!

这是催着新君表态,更是催着三宫太后,名正言顺地垂帘听政!

赵德上前一步,声色俱厉地拦在了小太监面前。

那小太监被他一声喝断,脸上的喜色顿时僵住,转为一丝不忿。

可当他看清来人是内廷总管赵德时,那股气焰瞬间熄灭,连忙垂下头,噤若寒蝉。

赵德没有理会他,而是从他手中接过奏折,转身,双手高高捧起,毕恭毕敬地呈到韩川面前。

“陛下,请过目。”

韩川接过奏折,随手翻开。

洋洋洒洒,文采斐然,核心意思却只有一个:请陛下下旨,为三宫太后上徽号,以彰孝道,以安天下。

好一柄杀人不见血的刀!

韩川心中冷笑。

这份奏折,明面上是为三宫请封,一片孝心。

可暗地里,却是中书省那帮老狐狸,递到自己面前的第一道考题!

更是……递给太皇玄皇后李黎的一记耳光!

恭仁慈懿恒皇太后林氏与淳皇后明氏,背后站着保国公与安国公,资历尚浅。

而太皇玄皇后李氏,乃是仁宗原配,是名正言顺的国母!

这份奏折,将三后并列,看似公允,实则是在稀释李氏的权力,抬高林、明二后的地位!

太皇太后李黎……她知情吗?

还是,这本就是她授意的,用以试探另外两宫的态度?

无数念头在韩川脑中电光火石般闪过。

他稚嫩的脸上,却依旧是那副波澜不惊的模样。

他不能接这把刀,更不能被这把刀所伤。

最好的办法,就是将这把刀,递给真正该持刀的人。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翻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