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50章 人精(1 / 2)

一县之长,在县政府权力范围之内,要是推动一些事情的话,还是很容易的,最起码明面上没有人会反对,或者说反对也没有用,但是这不代表,私底下别人就不能有一些小动作了。

所以李修远才提醒云彦昌这一点,当然了,有可能云彦昌也会想到,但是自己当秘书的,该提醒还是要提醒的。

云彦昌点点头,拿出来金鑫煤矿的资料,和李修远聊了起来,金鑫煤矿成立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后期的时候。

那个时候正是各种小煤矿多的时候,私挖滥采的不少,刚刚开放,一切都乱的很,这个乱不光是体现在私挖乱采上,还有金融和各项政策上都很乱。

都说那个时候是黄金时代,确实也是,机会很多,有人一夜暴富,有人上了天台。

金鑫煤矿的老板,最早的时候,就是这样的,一个村里的二流子,农村信用社的愿意给他放贷款,他胆子也大,于是就找了担保人贷了款。

然后见别人挖煤,他也挖煤,黄塬县的煤矿不少,小煤矿更多,煤炭资源很丰富,有人在自己家院子里边挖一下就能挖出来煤炭,这一点都不夸张的。

于是成立了金鑫煤矿,后来等到九十年代末的时候,上边开始整治私挖乱采了,再加上煤炭行情当时不好,就转给了金塬煤矿。

金塬煤矿接手以后,赶上加入了世贸,煤炭行情上涨,金鑫煤矿也规模扩大了,不过金鑫煤矿下边储量不是很多,或者说随着开采呢,难度不小。

想要顺应时代,提高采煤工艺改革和技术改造,那成本就太大了,再加上一开始的布局也不合理,其实像是金鑫煤矿这样的,就处于整改和关停的行列了。

只不过这金鑫煤矿因为有金塬煤矿这个背景,还依旧在坚持开采中。

现在整个煤矿登记在册的职工是三百五十人,这算是中型煤矿的标配了,但实际上,这是登记在册的职工,很多临时工之类的,根本就不算。

临时工甚至要比这个登记在册的职工还要多,这也是煤矿上的现状,尤其是金鑫煤矿被收购以后算是国企煤矿了,这一般的煤矿工人想要转正很难的。

李修远知道的,之前听人说起过,就这种国企的煤矿,想要送进去一个正式工,那是五万块钱起步,甚至就是十万也不是什么罕见的事情。

要知道这才是零五年啊。

这些煤矿职工,在梅林村临时居住的,就有四百多人的,这还没有算上梅林村本村的人。

这些梅林村本村的人里边,有一部分是正式的,有一部分也是临时工。

关停金鑫煤矿简单,关键是这些工人怎么安排是个大问题。

“这样吧,回头我和张副县长聊一聊,看看让他和金塬煤矿沟通一下,这些正式工他们安排好,剩下的一些临时工,咱们的新农建设项目要是能尽快地开展起来,也能解决一部分人。”云彦昌琢磨着说道。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翻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