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234小说>>改嫁侯爷甚好,前夫一家含泪跪倒> 第279章 五日之期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79章 五日之期(1 / 1)

一番话可谓动之以情,晓之以理。 太后已经将自己最担心的点全部说出来了,就怕皇帝失掉民心。 若是连百姓们的拥戴都没有了,大晋危矣! 大臣们听了太后的话,也觉得非常有道理,“陛下,太后娘娘说的很有道理,不若您还是给邻国修书一封,请他们出兵,您还是继续在皇城中坐镇,有您在身后的,将士们定会全力以赴。” 迁都的决定不是他们提出来的。 只是因为瞧着吴老将军的胜率确实太低,而且皇上自己也试探性提出了迁都,他们才赞成。 实际上这些老臣们都在乎自己的身后名,谁不想留点好名声在史书上? 若是皇帝真带着人迁都,最后亡国,还不知道史书上要怎么说他们这帮臣子呢。 皇上的行为,史书上也要记他们一笔。 “母后,这法子你以为朕没有考虑过吗?”皇上叹了口气,“可是京城染上瘟疫的事情传的沸沸扬扬,如果瘟疫的事情是真,靖远侯只需要在外面让士兵包围着咱们,什么都不用做,等待就可以。” 王太医去了陆府,这会儿还没有传回来任何消息,皇上不得不做最坏的打算。 “王太医什么时候回来?”太后故作镇定看了底下的大臣一眼,目光忧虑。 说曹操,曹操到。 一行人刚刚说到王太医,就听外面有人通传。 “陛下,娘娘,王太医在外面求见。” “快些让他进来。”皇上连忙道。 王太医在众人灼灼的视线中走入宫殿,还没来得及说话,太后就迫不及待问道: “王太医,皇帝让你去陆府诊断,你看了究竟如何?” “这……”王太医犹豫又为难,似乎难以开口。 他这副模样,已经告诉了众人答案。 本来想从座位上站起来的皇上,双腿一软坐到了椅子上。 “怎么会?”他重重一拍扶手,“陆重锦回京城这么久了,这么久了生病,怎么会就是瘟疫?你确定看仔细了?” 因为难以接受,他最后甚至怀疑起了王太医的医术。 “陛下明鉴!”王太医生怕被迁怒,颤颤巍巍跪下,“老臣生怕诊断出错,仔细真断了好几次……微臣实在是不敢欺瞒陛下啊,请陛下明鉴。” 皇上铁青着脸一言不发,也没让王太医起来。 还是太后率先平复了心情,让王太医起来了。 “王太医,你的医术在太医院也是有名的。当初在荆州,也是你最先研制出了预防瘟疫的药方。这一次你能不能快点研制出瘟疫的药方?” 太后的语调相当温和,不过眼神却极具压迫感。 说白了,还是想让王太医快点找到药方,这样他们才能进行之前商量好的对策。 否则待在京城中也是等死,还不如大家一起跑出去。 王太医汗如雨下,“太后娘娘,这……这恐怕需要时间,短短几天根本不成的。” 瘟疫的药方复杂无比,如果需要的时间短暂,他当初在荆州就研制出来了,何必拖到现在还杳无音讯? 这么久都没有消息,那当然是因为没有任何办法啊。 皇上冷淡道:“王太医,你既然能钻研出预防瘟疫的汤药,那么就能钻研出瘟疫真正的药方。这段时间朕会吩咐每日将你发现的预防汤药发下去,但是这汤药的储存有限,具体能坚持多久谁都不知。” “你抓紧时间,尽量在这汤药还能坚持的时候,把瘟疫的药方研制出来。” 竟然是不管王太医的抗拒,直接给他下最终通牒了。 皇宫中的药材储存充足,但是也耐不住每日熬的基数大,王太医作为太医院的中流砥柱,自然知道那些药材大概能坚持的时间。 不超过五日。 要他在五天之内把瘟疫的药方研制出来,这几乎是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王太医一时间也顾不得害怕了,慌乱跪了下去:“陛下饶命,这五天之内找到药方,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微臣实在是抱不到啊!” “只有五天时间。”皇上似乎看不见王太医的为难似的,只是道: “朕不是不近人情,这五天的时间还是将士们死守城门才能换来的。王太医与其在这里求朕饶命,还不如多把时间花在研制药方上。” 说罢摆了摆手,有些不耐烦道:“行了,你先退下吧。朕还有其他事要和其他大臣商量。” 说罢,便有人把王太医抓下去了。 王太医出去后,殿内的气氛一时间更加凝重。 “陛下,找到药方的事情不一定行得通。现在城门封锁,不仅关住了顾徽庭,也关住了咱们,药材没有补给,很有可能最后根本没有足够的药材。” “当务之急,还是要快点修书求援!” 大臣们纷纷进言。 皇上闻言,深以为然。 连忙让人伺候自己的笔墨纸砚,在这么多人的注视下开始奋笔疾书。 写到要给的报酬时,皇上又犯了难:“若是这些书信被其他国主看了,岂不是明晃晃告诉他们大晋薄弱,到时候万一全部出兵怎么办?” 也不是没有这个可能性。 靖远侯父子二代,可谓战无不胜攻无不克。 这两代,大晋简直是整个中原的霸主,看谁不服就是打。 其他国主对大晋瑟瑟发抖,不然也不能万朝会纷纷送来贡品。 忌惮的背后,肯定是怨恨和不服气。 现在他们他们发生了内讧,这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这些人会不会也谋划点什么? 那样的话的,大晋是真的经受不起了。 有个大臣迈出一步,“陛下,您直接把条件写的丰厚一点,他们要是想拿到什么好处,也是需要出兵的。而且还不一定能赢得过大晋。现在他们只需要出兵,就能得到这些好处。” “于情于理,这个要求他们都不会拒绝。” 皇上若有所思的点头,“那依照爱卿的意思,要在上面写什么条件,才能说服那些国主心动,并且努力地帮助我们大晋呢?” “北城八座。”大臣道。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