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234小说>穿越历史>复山河> 第362章 大忽悠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62章 大忽悠(2 / 2)

见惯了大场面,对这种高规格的迎接,李牧已经学会了适应。

官场上混,在无法改变官场生态的情况下,必须要学会和光同尘。

有人安排接待,那就按流程走。

接风宴正常举行,送来的礼物收下。

不来这么一出,大家是不会放心的。

朝廷的任命虽然没有下来,但消息灵通的人,都知道了结果。

代行两广总督职权,那也是两广总督。

舞阳侯担任总督之时,就把他们折腾的够呛。海商们感受最深,被活生生的刮了一层油。

换成李牧这位军事强人上来,新官上任三把火,怎么烧谁也不清楚。

大家唯一能够做的,就是礼节先做到位,别得罪人。

日常寒暄几句,晚宴地点从城中酒楼,换到了李牧的提督府中。

些许小事,自然不会有人驳未来上司的面子。

傍晚,提督府灯火通明。

“提督大人,广西传来紧急军情。”

突如其来的战报,让原本喧嚣的宴会,变得鸦雀无声。

“诸位继续,该吃吃,该喝喝。

本侯有军务在身,就先行一步!”

李牧笑着对众人说道。

战报送来的这么巧合,自然是他安排的。

广西发生的变故,都是预先安排的剧本,下面的人只是按计划执行。

没有办法,广东的官员士绅太过热情。

哪怕以他的身份地位,没人敢灌酒,他还是喝了不少。

继续下去,非得被灌醉不可。

幸好这是在府中,大家心中有顾忌,许多娱乐项目都没敢安排。

如果在酒楼,再出现一群精通琴棋书画,诗词歌赋的魁劝酒,李牧可不想挑战自己的软肋。

万一上了头,那就是大麻烦。

谁也不知这些专业训练的女子,究竟是谁的暗子,留在身边就是遥控器在别人手中的炸弹。

尽管李牧让大家随意,但一众官员还是默契的放下酒杯脱离了宴席,留下一众士绅愣在原地。

当着上司的面收到前线紧急军情,肯定要表示关注,这点儿政治觉悟大家还是有的。

打开公文扫视了一眼,除了增加一名倒霉蛋县令殉国外,一切都是按照剧本在走。

安南军队入侵,自然是不存在的,人家那边此刻正处于懵逼中。

取得的首级,都是边军士卒主动出击的结果。

死去的安南士兵也不算冤枉,在李牧赴任之前,边界地区就经常发生摩擦。

安南人勾结广西土司,经常袭扰边界的地区,地方衙门多次上报朝廷无果。

李牧整顿广西军备之后,双方同样发生过摩擦,只不过换了根子的边军不再客气。

有人敢越界,边军就敢杀。

连续吃了几次亏之后,安南人才安分了起来。

现在挑他们下手,那是合情合理。

“安南人寇边,边军损失惨重,甚至有一名县令殉国。

战争来了!

广西那边招架不住,广西巡抚发来了求援信,具体内容大家自己看吧!”

说完,李牧把公文递给了近前的广东巡抚。

附近的官员自发围了上去,见到这一幕,安庆丰当着众人的面念了一遍公文。

获悉内容之后,众人的脸色都不好看。

自古就有两广一体的说法,广西爆发战争,广东也别想独善其身。

从叛军手中收复两广,这才过了没几年,又迎来了新的大战。

大家的第一反应不是怎么用兵,而是钱粮从哪儿来。

朝廷明显指望不上,纵使皇帝愿意拨款,也赶不上这场大战。

广西太穷,面对巨额的钱粮缺口,他们最多自筹十之二三。

剩下的缺口,只能靠临近省份协饷。

此刻朝廷正忙着收复南京,各省的财力都在向那边倾斜。

短时间内,筹集钱粮的重担,只能落在广东身上。

朝廷的安排,明显也是准备让广东省出这笔钱。

体会过筹集钱粮的苦,大家着实不想再来一次。

“侯爷,安南人举兵百万来攻,这会不会太过夸张?”

马存义忍不住质疑道。

战争爆发的问题,无需进行纠结。

前线官兵斩杀的安南首级,阵亡的将士名册,无一不能说明问题。

何况安南使臣挑衅大虞,在官员中也是公开的秘密。

仗肯定要打,现在的关键在于,这场战争的规模究竟有多大。

布政使掌管一省的钱粮,若是筹集钱粮,他首当其冲。

“百万大军是安南人自己宣传的,敌人具体有多少兵马,暂时还不得而知。

不过当年我朝平定交趾时,安南地区的人口,就超过了三百万。

经过这么多年的扩张,安南人的疆域增加了数倍,治下总人口怕是有千万之数。”

李牧当即忽悠道。

人口增长和疆域扩大同步,看似非常合理,实际上纯属扯淡。

别看安南人控制的疆域不小,实际上开发出来的土地,仅仅只占一小部分。

全国大半的人口,都集中在红河三角洲平原,其他地区依旧是传统的部落制。

这些零散部落,名义上归属于安南国,实际上依旧处于独立状态。

人家居住在深山老林中,安南王也没办法进去征税。

从搜集的情报来看,现在的安南国,总人口大约在五百万到六百万之间。

要征服安南,现在就是最佳时机。

倘若他们的农业水平再进一步,迎来新一轮的人口大增长,那就吃不下去了。

当然,安南的在册人口,还是三百多万。

这方面同大虞差不多,为了逃避丁税徭役,士绅们都学会了藏匿人口。

安南国对外号称,拥兵三十余万,也只能吓吓不知兵的书生。

李牧对这组数据,完全感受不到任何压力。

毕竟,大虞朝的在册军队总人数,还高达两百八十多万。

并且这个数字,还随着募兵的扩张,在持续增长中。

倘若哪天超过三百万,李牧都不会觉得奇怪。

可到了具体作战中,大虞想要调动三十万大军,都千难万难。

师父如此苦逼,跟着学习的徒弟,情况也好不了多少。

大虞看起来虚弱,那只是运气不好,赶上了小冰河时期。

如果不是持续的天灾,导致国内狼烟四起消耗了大量国力,区区北虏根本不算什么。

“区区弹丸小国,居然有这么多人口。

看来野心勃勃的安南国,成了我朝继北虏之后,又一心腹大患!”

马存义大惊失色道。

任何一个人口过千万的政权,都是无法忽视的大势力。

两广地区的总人口加起来,现在都不到一千万。

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

别看大家平时堕落,忧患意识还是不缺的。

被李牧忽悠带偏的一众官员,对待安南国的观念,悄然发生了变化。

原本只想小打一仗,教训一下安南人,现在成了除之而后快。

见到这一幕,李牧心中一喜。

既然广东的官员能够被忽悠,那么远在京师的百官和皇帝,那就更好忽悠了。

认识到安南的威胁,稍微有点政治头脑的,都不会放任这个强敌继续做大。

(本章完)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翻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