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们的卖相,比玉石和瓷器要漂亮太多了。但一问价格,这些玻璃杯比玉杯和瓷杯还要低!
于是很快,林十七都还没正式宣传,这些玻璃杯就传遍了大街小巷,好多人专程赶来采买,就算不买的,也想看看这些远洋特供的货究竟长啥样,怎么好多人都在谈论它。
三天过后,林十七的铺子就在整个大原城出名了,门口经常出现排队的情况。
因为她定的价格,虽然是面向富豪的,但稍富裕一些的老百姓为了撑门面,咬咬牙也是舍得买几个的。
她的杯子,都是最普通最简单的货色,在DY平台是平均2元多一个买来的,一两白银现价约值400元,算下来可以买将近200个。
然后她在大原县平均每个卖五十文,也就是半钱银子,这样一算,除掉本钱,嗯,好像也只赚了八倍而已。
哎,她还是太善良了。
当然,这只是简单粗浅的测算,没考虑其它因素。
她每天也只打算卖200个杯子,搞个饥饿营销,细水长流。本来她的目的就不是为了赚钱,而是为了锻炼人,改变周家经营的观念。
家庭,也是需要经营的。
除了周老五这个掌柜,还需要其他人帮忙。
因为杯子是批发买来的,到了林十七手里,她要把它们一个个进行单独包装,这样才能唬住人。
大虞国有纸,但没有纸壳子,林十七就买来婶子们纳鞋底用的一种板子,它们是芦苇草拼做的,刷上米糊后,就有了硬挺度,然后表面再糊上纸,这样就可以用了,做出来的包装盒又环保又健康,就算拿到现代去,通过3C认证都完全没问题。
这些细活,林十七就把周家几个丫头和小子喊过来帮忙,同样开工钱。反正她们在家也是跑跑腿,做豆腐的活基本上都是雇请的小工在做了,不差她们几个。
几个丫头小子听说有工钱,每天干得分外带劲,米糊刷得飞起。
林十七每天数钱也数得手软,
嗯,主要还是铜板太多。
然后,她每天上交五百文给周婆子。说占用了家里的资源,这是应该的。
周婆子第一天提着一大串铜板时,满眼不可置信,这一天就有这么多钱,那一个月就有十五两银了!
就算家里有田的老百姓,一年也就挣这么多!
手里沉甸甸的,她心里也沉甸甸的,皱着眉头道:
“老四媳妇啊,这,这不会犯法吧?”
林十七差点笑出声来,
“娘,您听说过日进斗金这个词没?人大户人家赚钱就是这种速度,咱们还差得远呢,犯什么法?就算天塌下来也有高个子顶着,您只管把心放回肚子里去!”
周婆子抬高的心稍稍放低了一点,看了看手里的一串铜钱,又递给林十七,说道:
“那这也太多了,你一天能赚多少,就给这么多?你们自己攒着,老四读书要很多钱呢,就算交公中也不用这么多。”
林十七推了回去,
“娘,这点钱算不了什么,您安心收着,就算是我和周琅孝敬你们的。至于读书的钱,也不用您操心,我保证他吃的穿的用的一点不耽误!”
周婆子眼眶都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