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委点评阶段。 开口点评的几位评委,对于李毅的这首大鱼都给出了高度的评价。 评委赵青山更是从情感、旋律、元素、层次几个方面,点评了《大鱼》这首歌曲。 情感深沉,歌词表达了对自由、对梦想的追求和坚持,以及对爱与牺牲的思考,整首歌曲情感深沉,李毅的嗓音深情动人,完美地演绎了歌曲的情感。 旋律优美,歌曲的旋律非常优美,悠扬动听,以柔美的旋律和温暖的嗓音展现了一种恢宏壮丽的情感,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华夏风元素,《大鱼》的歌词和旋律中融入了许多华夏传统音乐元素,如副歌部分的辽阔空灵,以及主歌部分的古典哀愁,这些元素使得歌曲具有独特的华夏风味,更具吸引力。 层次丰富,这首歌从低吟浅唱、娓娓道来到悠远激昂,层次丰富。这种层次感使得歌曲的情感更加细腻,更能打动人心。 说完这些,赵青山十分好奇的问李毅关于这首大鱼的创作灵感。 灵感? 抄……借鉴还需要灵感吗? 借鉴自然是不需要灵感的,不过这种话他可不敢说。 略微思考后,李毅给出了答案。 “这首歌的创作灵感来源于一个可歌可泣的民间小故事。” “相传在天空与人类世界的大海相连的海洋深处,生活着掌管着人类世界万物运行规律的“其他人”。” “居住在“神之围楼”里的女孩“椿”,十六岁生日那天变作一条海豚到人间巡礼,被大海中的一张网困住,一个人类男孩“鲲”因为救她而落入深海死去……” 他用极尽简练的语言,梗概了一下《大鱼海棠》的故事。 心里还暗自得意,想着这样总能蒙混过关了吧。 然而,台下的二十名评委却是听得满头雾水。 又是“鲲”又是“椿”,怎么感觉这小子又在编故事? 一众评委交流下来,愣是没有人听过他的讲的这个传说。 好吧,实锤了! 这小子明显又在无中生有的编故事。 评委中和李毅关系最熟的就是古松涛,老古同志直言不讳的问道: “我说李毅,你讲这个民间传说,不会又是你小子现编的吧?” “e…”李毅有点难绷。 心说:老古,咱们自家人别坑自家人啊! 听到,古松涛用了一个“又”字。 网络直播间里,很多网友们疯狂刷屏。 “哈哈哈……!古教授真是一针见血,看李毅那样子明显是被人戳破谎言后的表情。” “李毅:准备好了吗?现在进入毅神编故事阶段!” “哈哈哈……!我就喜欢看李毅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 “上次《帝都一夜》的民间传说我可是记忆犹新,没想到他今天又编一个民间传说,我只能说牛批!” “编故事这件事情上,我就服毅神,编剧界没有毅神,我是不认可的!” “……” 台下的评委们,瞅着李毅尴尬的表情心生好笑。 不过,他们也不可能难为李毅。 赵青山直接岔开了话题,将话题再次引申到《琵琶行》上。 “白居易的《琵琶行》全篇600多字,我刚看了下你改编的歌词,一个字没有加,一个字没有减,能这样完完整整的改编成这样一首优美动听的华夏风的歌曲,说实话我很佩服你!” 但是, 赵青山话风一转,又问道:“你有没有想过把这样一首经典的古诗词改编成歌曲,会受到别人的抨击?” 受到别人的抨击吗? 在前世界,这首《琵琶行》被改编成歌曲,确实到了很多专家学者的抨击。 有人说这是毁古文,误人子弟。 可,他不这样认为。 李毅先是点了点表示想过这样的问题。 不过他还是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古人是吟诗唱词,今人是背诗颂词,学海无涯苦作舟,我们现在好像只留下了一个“苦”字。” “高中的时候我就非常喜欢唱歌,但背诵古诗却是我的短板,用歌曲的旋律把古诗唱出来,这样更容易记忆。” “我觉得年轻人也会喜欢这样记古诗词的方式,而非死记硬背。” “从前的文明丢失了太多,如何创作更容易记住的旋律,如何让歌曲跟古诗内容相融,如何让学生乐做舟是我一直努力的方向。” “希望更多人用这样的方式唱响国学经典,传承国学经典!” 李毅的话掷地有声。 他的话音未落, 评委们,就毫不吝惜的给与了他赞赏的掌声。 网上的网友们更是疯狂点赞打call! “顶!!!这波必须给毅神一个大大的赞!!” “没想到写歌这么有文化功底的李毅,背古文竟然是他的短板,强烈建议有关部门把李毅的这种背诗方法在全国推广,我们真的太难了!” “毅神这波用实力圈粉了,建议多改编一些!” “谁要是因为这个抨击李毅,那我可就要一秒五喷了!” “不是李毅的粉丝,但这波我绝对站李毅!” “……” 青歌赛决赛第三轮结束,李毅再一次收获了全场最高分。 目前,他以巨大的优势强势领跑青歌赛积分榜榜首。 秦书言排在第二名。 当天晚上,各大娱乐门户网站当晚的热搜词条换了好几轮。 但核心关键词却没有任何变化,全是李毅。 李毅在回到酒店后,还发了一条意味深长的微博—— “可惜你们没有看过《大鱼海棠》,不懂湫的深情! 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生与死,而是我站在你面前你却不知道我爱你! 很庆幸,你们没有看过《大鱼海棠》,不会因为心疼湫奋不顾身的付出,而哭的稀里哗啦! 这一生很短,我们终将会失去它,所以不妨大胆一点,爱一个人攀一座山,追一次梦!” 看着李毅的微博,一众网友都懵了。 大鱼海棠是什么? 湫又是谁? 大鱼海棠和大鱼有什么关系? 网友们脑海中虽然有无数的问号,但是当晚并没有得到答案。 因为始作俑者李毅在发完这条微博以后,便和书言姐姐深入地交流了一番声乐学。 在书言姐姐一阵阵动人、哀婉的高音声中,两人倦倦的沉睡了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