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234小说>其他类型>东北道事> 第一卷 第1章 大夹皮沟山里的老棒槌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卷 第1章 大夹皮沟山里的老棒槌(2 / 2)

戴好狗屁帽子,老胡将四根手指粗细的草绳在腰间缠了十几圈,拿着磨得锃亮的铁器,借着晨雾的掩护,一头扎进大夹皮沟山的阴影里。

临近晌午时,老胡已翻过大夹皮沟山顶,手上握着用来探测积雪深度的木棍,棍子上挂了一层反光的冰。

他站在大夹皮沟山阴面的边缘,探出脑袋顺着岩壁向下望着。

观察将近十分钟,老胡隐约瞧见了生长在下方某处的东西,随即面色一冷咬了咬牙,决定攀下去。

他将草绳系在老白杨树干上,另一头在腰上缠了两圈并打了个活结,将腰后别着的尖镐紧握手中,顺着岩壁缓缓下降。

不知过去多久,他悬在冷风狂吹的岩壁上,就着微辣的咸菜疙瘩吞下两个又冷又硬的窝头。

麻绳在他掌心勒出深红的印子,那副羊皮手套被他挂在肩膀上,他可舍不得把这副手套磨坏了。

搭钩、攀钉被反复摩挲得锃亮,后腰的狗腿刀泛着幽蓝寒光,食盒里还剩下的几块硬面饼撞出沉闷声响。

并不是老胡不想再下降一些,而是那浓雾始终没有散去,在视线不明朗的情况下贸然下降,很危险。

现在的他,只能悬在岩壁上苦等。

双脚踩在覆盖残余积雪的石头缝里,铁钩刮擦岩石的声响在山间回荡,他的手掌渐渐渗出鲜血,和着白雪在石壁上晕开暗红痕迹。

当最后一缕晨雾被山风卷走,他终于扒住了一块凸出岩石的边沿,粗重的喘息震得眼前盖雪的松针乱颤。

这是一种只会生长在峭壁上的松,可这一株株孤零零的松在他眼里,是显眼的坐标。

距离老胡左脚下方不远的位置,那里有一个两三丈见方的平台。

平台中间位置,有一抹嫣红格外显眼。

那是一株老棒槌,上面的红果如玛瑙串成的灯笼,裸露在外的参须在微风中轻摆。

说来也是奇怪,寻常的棒槌都是深埋在土里的,可这株老棒槌却生长在岩壁上,颜色也奇怪得很,青红各一半,尤其是那宛如蛛网一般的参须,几乎爬满了整个平台。

这个地方,是老胡上次跟随一位老把式「赶山」时无意间发现的,由于那日风骤雾浓,老胡不敢贸然攀过来,只能从远远的地方瞧见几枚若隐若现的红果,他在心底将这个地方牢牢记住,至于那位老把式,光忙着采集岩壁上的黄桐花和嗷嗷叫,压根儿没瞧见这处平台。

资深「赶山」的人,被称为「老把式」。

老把式们每一次「赶山」不一定带出东西,可他们记在脑子里的位置,也能换上不少的钱粮。

并不是他们不想直接挖棒槌,而是他们做不到。

长着红果的植物,在大山里可是实打实的稀罕物。

发现红果后,老把式通常会踩点标识,然后立刻返回,他们回村后有两个选择,一是第二天独自去挖棒槌,二是将棒槌所在的位置卖给其他人。

之所以不马上把棒槌挖出来,是因为只有完整的棒槌才能卖个好价钱,而老把式「赶山」时只会携带土枪和防身用的铁器,绝大多数的时候他们不会随身带着挖掘棒槌的工具,那些复杂的工具很占用体力,因为没人知道哪里有棒槌。

一般情况下,老把式都会在山里溜达好久好久,只有运气好的人才能瞧见红果,可若是使用蛮力一不小心导致棒槌断了须,那样的棒槌比萝卜贵不了几个钱。

可若不能及时将棒槌挖出来,它们会在一夜之间消失得无影无踪,仿佛没在这里出现在过一样。

以至于后来「赶山」的老把式,瞧见红果后会第一时间在红果周围系上一圈红绳,另外一头系在长有红果的花径上,并在绳上挂几枚大钱儿和铃铛。

特别注意的是,瞧见红果后不能大声吆喝,若是有人突然喊出那么一句“哇,好大的人参”那就完了,人参会‘嗖’的一下跑掉,所以才有将人参叫做棒槌的说法。

至于绑在绳子上的大钱儿,说是用来孝敬人参娃娃的,这样棒槌就不会趁夜跑了。

挖出棒槌后,要用红布将它包好,如果换成其他颜色的布或者是什么东西,棒槌依然会跑掉,至于为什么,没有人知道,只知道这是老一辈子的人传下来的规矩。

老胡之所以会选择今天来这里,一是因为婆娘生产需要钱,二来嘛,黄历上印着‘今日宜出行’五个大字。

老胡悬在石壁上已有一个小时,他一手握着粗绳,一手扶在石头上,双脚紧踩石壁突出的地方,双眼直勾勾盯着那株老棒槌,眼里渐渐亮起贪婪的光。

他的喉结上下滚动,想起那些药材商人常说的“七两为参,八两为宝”,此时出现在他眼前的这一株,怕是要成精了。

目测来看,这株老棒槌通体修长又圆润,参须插入半米之深的石头缝里,它重量绝对超过八两,甚至极有可能接近九两之重。

没经过百年风雪的棒槌,根本长不成这样。

九两的参,价值连城。

他心里有个估摸,如果能将这株老棒槌带回去,再换五间大瓦房应该不成问题!

整个大夹皮沟山就没人挖出重量超过九两的棒槌。

他忽然攥紧手里的镐头,指甲几乎掐进掌心,渗出出猩猩嫣红。

都说不到黄河不死心,可人为财死,鸟为食亡。

当老胡把最后一枚攀钉楔进岩缝时,碎石簌簌掉落,惊起几只寒鸦。

碎石滚落深涧,许久才传来闷响。

就在老胡打算跳向平台之时,突然从他左侧的岩壁上传来碎石滚落的脆响。

他猛地侧头望去,待瞧见那里的一瞬间,瞳孔骤缩成针尖!

只见一条碗口粗的白蛇正顺着岩壁游弋而下,鳞片泛着珍珠母贝的光泽,足有驴头大小的蛇正昂首凝视着,琥珀色竖瞳映出老胡那副惊恐的面容。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翻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