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234小说>其他类型>打铁匠的俏夫郎> 打铁匠的俏夫郎 第124节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打铁匠的俏夫郎 第124节(2 / 2)

第115章 开张

“客人走了?”赵炎见二万走过来, 问了一句。

“刚走,这二位准备在县里开个大饭馆,就在隔壁街巷, 方才看了锅还看了菜刀铁勺, 一并订了不少东西, 我都记在账簿上了。”二万把账簿给赵炎。

赵炎打开一看, 大锅一口, 铁勺两个,铁铲两个, 菜刀从薄都厚、从大到小共三把, 一个半月内做完,除了大铁锅需要耗费不少时间, 别的都做惯的活儿, 一两日就能打完。

“好。”赵炎说:“开张之后再开工,这几日不着急,一会儿先去把新租的房间整理了, 今夜有地方睡, 之后还有一位叫钱照的打铁师傅, 同你一起住。”

二万点头应了一声。

天色不早, 青木儿把晚饭做了,今日从家里带来的菜晒久了有点蔫,洗菜时得捋开叶子慢慢洗。

他简单炒了三个菜,蒸了五个大饼,两刻钟做完,顺手摆在灶台上。

这灶台没有家里的好使,家里的火灶两个炉肚,能放一个大铁锅, 两个小锅还能再来个小小锅,这儿就只有一个炉肚,炒菜加做饭,就占满了位置。

青木儿煮好了再把水烧上,去后门叫赵炎和二万吃饭。

租的新院子就在斜对面,喊一声就能听到。

赵炎和二万回来时,把那边的小木桌小矮凳搬了过来,摆在院子里,吃饭正合适。

吃完了饭,天已擦黑,今日刚从家里过来,舟车劳顿,又里外整理了一番,三人累极,索性关了铺子回房歇息。

钱照是开张前三日到的,彼时赵炎和青木儿正在挂招牌幌子。

幌子挂在房檐下边横插的竹竿上,正面写着“铁匠铺”,背面画了一把大锤子,走过路过的人一看便知这里有家铁匠铺。

门口两旁的灯笼上面贴着“打铁”二字,十分醒目。

“赵师傅早,这我来搬吧?”

青木儿听这浑厚的嗓音,好奇转过头,来人高壮长相憨厚,一身褐色短打,肩上挑着扁担,年纪瞧着比赵炎大好几岁。

他初听闻钱照学成回乡,还以为是个跟赵炎差不多年岁的汉子,却没想到比赵炎大这么多。

转念一想,赵炎八年学成打铁,本就天赋异禀,学个十几年才有所成的人才是常态。

“不用,这边弄好了。”赵炎拍了拍手,和青木儿说:“这位是钱照钱师傅,师傅说的帮手。”

青木儿点了点头,喊了声“钱师傅”。

钱照摆了摆手道:“赵小夫郎客气。”

里头二万闻声出来,二人见过后,二万带着钱照去窄巷院子卸行李。

多个人,摆铺子整理铁器就快很多,每一件铁器都扎上了红绳贴上红纸,大件儿甚至挂上红布稠。

青木儿把那红布稠攒成大红花,瞧着十分喜庆。

没过几日,赵有德和周竹带着玲儿湛儿坐马车来凤平县。

玲儿湛儿从小到大去过最远的地方便是三凤镇,县里是头一回来,高兴了一路。

俩孩子精神比周竹赵有德都好,周竹坐了半日牛车,路上颠簸,浑身难受,只有俩孩子团坐在一块儿睡了大半路。

快到时醒了,一瞧凤平县近在眼前,忍不住转头小声说话,言语间全然是对县里的好奇。

“爹爹阿爹,到了!我看到哥哥和哥夫郎了!”玲儿大声道。

“在前面!”湛儿抬手一指,周竹和赵有德远远看去,大热天,茶水摊里其他人都坐得远,只有他俩黏在一块儿,极好辨认。

赵炎和青木儿提前在县路口的茶水摊上等着,天儿热,茶水摊上不仅卖茶,还卖绿豆汤。

两人一碗绿豆汤喝着,看到前方牛车渐进,青木儿连忙起身挥了挥手。

赵炎把碗底一点儿绿豆汤一口喝完,和小夫郎一起去接人。

“师傅,辛苦送到天福客栈。”赵炎和赶牛车的车夫说。

“好嘞!”车夫回道。

“方才在茶水摊买的绿豆汤。”青木儿把四个小竹筒给家里人,“天福客栈在铺子不远,离这儿有些距离,先喝点儿绿豆汤解解渴。”

顶着大太阳赶半日的车,现下一筒绿豆汤喝下去,解渴解热,路上的疲累散去不少。

玲儿湛儿小口喝着绿豆汤,两双圆溜溜的大眼睛不停看向街市上的人。

县里比镇上大得多,人更是多,街边小摊商铺卖什么的都有,看得人眼花缭乱。

“客栈的房间定好了,一会儿放了行李先去吃饭。”赵炎偏过头说。

赵有德点了点头说:“行。”

到了客栈安顿好,一家六口人去隔壁饭馆吃饭,这家饭馆的糖醋鱼深得青木儿喜爱,故而点了一条大的,也叫家里人尝尝鲜。

一顿饭吃完没花多少时间,赵炎去付了钱,便带着家里人去铁匠铺。

铺子虽未正式开张,但门开着,有生意时,二万也会紧着招呼。

二万刚接了两个修缮农具的客人,转头便看到赵家一行人,连忙上前问好,他去过一次赵家,认得赵家的人,还算熟稔,钱照是第一回见,众人一番寒暄。

如今铺子整理得井井有条,该挂上墙的铁器全部挂了上去,这几日砌好的炉子正烧着旺火,钱照已经开始着手打小物件。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翻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