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喜一愁,在床上来回翻了好几次身才渐渐睡着。
临近傍晚,青木儿和双胎拎着小竹篮去河边摘柳芽。
早春时节的柳芽长得快,没几日就成了叶儿,想吃不苦涩的柳芽,得在刚长出两三片嫩叶的时候采摘,这时候的柳芽最嫩。
河边柳树多,沿着河一直往下,全是被风吹起的细柳条。
青木儿和双胎摘不到上面的柳条,只能踮起脚摘下面的,手握住柳条枝,顺着往下一|撸,这柳芽便落在了小竹篮里。
他们没摘多少,只摘了今晚吃的,摘完之后,把小竹篮放到河里,水顺着竹篮孔渗进来,柳芽不脏,青木儿来回抓了几下,便拿起了小竹篮。
“再折几支柳条回去吧,漱口用。”青木儿说。
“好!我去摘!”赵玲儿说:“弟弟,快来!”
赵湛儿跟着跑了过去,青木儿走在后头看着他们,甩了几下小竹篮。
家里还剩了些槐条,柳条不用折太多,折三根就足够了。
他们刚折完准备回去,抬头一看,远处走来一人。
青木儿愣了愣,还未说话,赵玲儿便喊:“哥哥!”
赵炎挥了挥手,看向青木儿,笑了一下。
青木儿登时小跑过去,脸上扬起笑,还未走近,便笑问:“今日怎么回这么早?回到家了?我和玲儿湛儿摘柳芽,今晚阿爹说做柳芽炒蛋。”
一句话说完,人也到了跟前。
来到跟前,青木儿方才想起身后还有两个娃娃,顿时有些不好意思。
“哥夫郎!等等我们!”赵玲儿喊。
赵湛儿也说:“等等。”
青木儿脸都红了。
赵炎垂眸笑看了小夫郎一眼,拿过他手里的小竹篮,对双胎说:“慢些,不着急。”
说完转头看向小夫郎:“今日客人不多下工早,方才回了家阿爹说你们在河边便过来了。”
“哦。”青木儿挠了挠红红的脸颊。
“今日簪花卖得如何?”赵炎问他。
说起这个,青木儿顿时把那点不好意思抛掷脑后,脸上满是欣喜:“好的花都卖完,还有许多人说明日要过来买呢。”
赵炎一挑眉,由衷赞道:“刚做一日,便有了回头客,木儿,你真厉害。”
“哦。”青木儿又应了一声,脸上笑意渐深,又多说了一些:“还有一位娘子,想请我上门做簪花。”
赵炎一愣:“上门做簪花?你一人去?”
“对。”青木儿点点头,等双胎走近,四人一起回去,他背着手,脚步轻盈,边走边说:“那娘子说家里的小女儿要办生辰宴,家里人都想做簪花,约莫二十朵,一日做完。”
“何时去?”赵炎说。
“娘子说过两日,具体时间还未说。”青木儿回道。
“你答应了?”赵炎问道。
青木儿一顿,抬头看了赵炎一眼,只见赵炎眉头蹙起,似是不怎么高兴的模样,他迟疑一瞬,试探道:“没呢,我说要回家同你商量一下,你……不愿我去?”
“不是不愿。”此时刚好回到家,赵炎没有多解释,只说:“先吃饭,晚些时候同你说。”
青木儿抿了抿唇:“嗯。”
晚上吃过饭洗了澡,青木儿回房拿出今日的钱袋放在桌上,他本是十分高兴,但思及吃饭前赵炎蹙起的眉头,心里的喜悦就淡了一些。
钱袋摆在桌上都没心思数,只想等赵炎洗完澡回来问问。
赵炎回来时,还端了盆热水,他把木盆放到青木儿面前,说:“今日走了许久,泡一泡热水,脚底舒坦些。”
青木儿点了点头,拉着赵炎坐下,说:“一起泡。”
“嗯。”赵炎坐下后,拉过小夫郎的手一看,果然掌心还是红,他拇指蹭了蹭小夫郎的手腕:“一会儿再擦些药。”
“方才擦过了,不疼。”青木儿摊开手掌压在赵炎的手掌上,他的手比赵炎的手要小很多,放上去,能完完全全包裹住。
赵炎摊着手,任由小夫郎比对。
青木儿张开五指,又压了上去,低声问:“你为何不愿我去?”
“不是不愿你去,只是不想你一人去。”赵炎说:“那娘子为人如何未可知,你一人上门怕是有危险。”
青木儿眉头轻蹙,他光想着接了大单子高兴,倒是没想那么多,再者他看那娘子面善,觉得不像坏人。
不过知人知面不知心,多的是看着良善实则黑心黑肺之人。
“你若要去,叫阿爹与你同去。”赵炎说。
青木儿摇了摇头说:“不成,家里还有许多活计,家里菜地翻耕好了得先种菜,这几日时间紧,还有山上的笋尖再不挖,便被人挖走了……”
数来数去,事情多,周竹走不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