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祐回来第一件事,就是画图。 图纸上,李祐画出来的东西,绝对是那些老头子们最喜欢的玩意儿。 长长的杆子,尽头,是一个类似于小锅一般的存在,大小也就胳膊长短,但里面的道道可就不一样了。 烟袋锅子搞出来,很多老头日常生活中就有事情做了。 小武和武顺不知道什么时候回来了,她们手里还拿着手稿,躺在李祐的榻上,已经睡的昏天黑地。 就算是再年轻的容颜,面对天天九九六一般的强度,也遭不住啊。 君不见,后世那些年轻的小伙,入职三年,头顶已经稀疏可见。 入职十年,那纯正的地中海,让地道的伦敦人都自愧不如。 但很明显,马周日夜颠倒的次数不少,没见过他谢顶吧? 李祐缓缓摇头,或许,后世比起现在,污染程度,已经超过人们心中的想象了。 武顺嘤咛着,翻了个身,揉着眼睛爬起来,看到了正在伏案 的李祐。 “王爷,您回来了。” 看到李祐回来,武顺兴奋的拿出手稿。 “王爷,您看看我设计的纺纱流水线。” 武顺是个聪慧的女子,第一次听到流水线的时候,她就开始用我们华夏人独有的意象联想去开始琢磨了。 到后面,纺纱机再度改良之后,她立马就反应了过来。 这样的纺纱机,如果只是单人制作,那耗时费力,人再多,产量也是有限的。 所以,她设计的是一个如同流水线一般的存在。 武顺画图,师承李祐,就连上面的标注也用的是李祐的方式。 图纸的尽头,是十架珍妮纺纱机,在纺纱机前方,有专门用来织布的一套东西,两个妇人站在流水线左右两侧,不停的将手里的木梭来回摆动,在那些丝线之中穿插,伴随着水动力转动的巨大木轮,很快,就成了一匹布。 而在这些工艺之前,搓线阶段,也是经过精简的,效率极高。 虽说和后世比起来,这些设计还比较粗糙,但仔细一想,这已经是不小的进步了。 “武顺,你做的不错。” 武顺被李祐一夸,小脸通红:“王爷,您今年十四了?” 李祐错愕了一下:“对啊,十四了啊。” 转头就看到小武捂着脸跑了出去。 在大唐,女子问男子年龄,和男子问女子年龄,都是有一定寓意的。 里面有着不同的情愫,但大都跟情窦初开有关。 …… 泉水巷里,李渊抱着自己的儿子,坐在椅子上,笑嘻嘻的看着刚刚恢复的桃儿。 “桃儿,说来也是啊,老夫也是给二郎写信了,他怎么就不肯给老夫回信呢?” “难不成,他还在嫉恨老夫?” 李渊有些不理解,孩子出生,他内心之中那些愧疚烟消云散。 权利的游戏桌子已经被李世民掀翻了,本来的进程被打断,二郎既然已经上桌,那就继续走下去就对了。 孩子出生之后,他唯一的那些心头的雾霭也消失的干净。 “不行,再写一封信,得告诉二郎,老夫收了不少礼物,让他替老夫高兴高兴。” “桃儿,快,吃点荔枝,老夫专门去李祐那小子那里拿的。” “那个小家伙,别看富可敌国,就是有些抠门,老夫好歹也是他爷爷呢。” 桃儿在一旁喝着鸡汤,吃着荔枝,看着李渊怀中的孩子,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 长安就像是一个大杂烩,或者说像是戏台。 你方唱罢,我方登场。 吐蕃的使臣来到长安已经五天 了,每一天都等待着求见大唐陛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