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之地,外商抗议大唐收取费用,宣扬人人平等……” 听到这里,李恪没由来笑出了声音。 人人平等? 如果他是一个普通的少年,他当然会这么认为。 毕竟,佛门那些和尚也是这么说的。 但,他是一个皇子。 皇子和皇子之间尚且不一样,你怎么敢说人人平等? 如果真的人人平等,自己何须到齐州之地? “殿下,老道送你到齐州和大唐的中间,就得回来,不然会起疑。” “你凭空消失,皇宫之中,这两日定然会有躁动。” 李恪点点头,这一点他已经准备好了,他在自己的桌子上,留下了一封书信,那是给父皇的。 如果有人发现自己离开了,只要父皇看了那封书信,就不会怪罪他人。 想到这里,李恪心头闪过一丝黯淡,或许,不会有人发现呢,是吧? 皇宫那么大,自己或许真的没有那么重要。 …… 渭水河畔,禄东赞长吐一口气:“坚持坚持,还有不到六十里,就到长安了。” 随行的文书一路上昏昏沉沉,如今终于有些清醒了。 “国师,吐蕃出发, 我为何总是觉得昏昏欲睡,仿佛天神在我的头上按了一块儿石头,每日根本不想动弹。” 禄东赞回答不了这个问题,但禄东赞知道,从吐蕃下去的人,会有一两天这样的情况。 从高海拔的地方出发,到低海拔的地方,会出现醉氧现象。 吐蕃人或许并不知道是醉氧,但他们每一个人都有一个信念,只有雪山之上,才是天地之间最纯洁之地。 雪山之下,会污浊他们的内心。 不然强壮的他们为什么一下山,就成了病恹恹的状态? “走吧,咱们出发,长安就在眼前了。” “国师,您通晓大唐文化,您觉得长安和吐蕃巍峨的宫殿比起来哪个厉害?” 禄东赞通晓大唐文化,那是一句屁话,他对于大唐的了解,仅限于报纸。 当然,如果不是报纸的缘故,他带着人出使大唐还会晚些年。 现在的大唐,充满了神奇,禄东赞在吐蕃的时候,日思夜想,马奶茶之中似乎都带着大唐的味道,他不知道大唐是什么样子,但心向往之。 终于,他向吐蕃的王申请了到出使大唐的机会,带着吐蕃的试探,或许也有友谊。 他还没有膨胀到吐蕃天下无敌的程度,尤其是一路上过来,他看到了大唐的风土人情,看到了瑰丽神奇的地貌,看到了遍地商贾不畏艰难的精神,也看到了吐蕃面对唐人,可能要吃尽苦头的可能。 “大唐,是世界的中心。” “记住,我们此番而来,是学习大唐文化,了解为什么大唐如此强大的原因。” 文书点点头,从一旁拿出一张报纸,放在了禄东赞手里。 禄东赞喜欢看报纸,上面记载的任何事情,每一个字,他都会看完,并且思索。 “六十六岁,生了儿子?呵呵,大唐人真的是很奇怪,他们竟然还有人活到六十六岁?” 这倒不是禄东赞自己稀奇,主要是,在吐蕃人的印象之中,能活过五十岁的人,都已经是人间奇迹,都是活着的佛陀,都是雪山之上神明眷顾的王者。 “不对,为何会出现真佛舍利?” 禄东赞从没有如此惊喜过。 他的眼神,就像是雪山之上的雄鹰,锐利无比,仿佛能把报纸刺穿。 “难道,舍利的传说,是真的?” 他在心中不停的思索着,佛门从天竺传到中土的时候,吐蕃人就提前接触到了佛门之中的和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