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纸有多恐怖,他不是不知道。 前一天还在寺院之中和他侃侃而谈的官员,第二天就在报纸上爆出贪污,打入天牢。 几天前还在礼佛之时和智云禅师说起生平,声泪俱下的商贾,不出几天,就成了报纸之上无良商人的代表。 “师父,您怎么了?” “没事,我累了,休息会儿。” 李世民也看到了报纸,面带惊讶,送过来报纸的不是别人,而是房玄龄。 “房相,你怎么看?” 房玄龄苦着脸,“陛下,那玄奘归来,在齐州,不是坏事。” “朕问你怎么看这香烛和琉璃佛。” 房玄龄脸一红,“原来是看这个啊,臣以为是陛下让臣看齐州的花边消息呢。” “这香烛和琉璃佛不是很便宜么,看起来似乎并不重要。” 不重要?李世民摇了摇头。 这报纸是李祐的,一般很少出现没有用的信息。 别看香烛和琉璃佛的消息在报纸的角落里,但李世民隐约觉得有些不安。 罢了,是朕自己多心了。 李世民吐了一口气:“房相,朕许久没有出宫了,你陪朕出去走走吧。” 房玄龄一怔,不是,陛下这有些突然啊,早上才去了大佛寺么?大唐官员宰府处理政务的地方,哪个不知道? 朱雀大街上,李世民背着手走在前面,房玄龄走在后面。 路过安业坊的时候,李世民突然挑起了眉毛。 房玄龄顺着李世民的目光看去,看到了奇怪的一幕。 几个道士模样的人,正在搬运东西。 这倒是没有什么奇怪,毕竟京城之中,道观和佛寺每隔一段时间就要修缮一次,这也算正常。 可这些道士手上似乎戴着什么白色的东西,跟平日里他们空手搬运重物,完全不一样。 “房相,注意到了没?” “那东西是什么?” 李世民以前对新出现的东西一点也不在意,但现在,他不知道为何,每一次看到没有见过的事物,总是会第一时间想到齐州。 房玄龄笑了笑:“陛下,臣去问问。” 道士搬运粗大的木桩,汗流浃背,一回头就看到了一个慈祥的老头对着他们笑。 瞬间,几个道士吓了个激灵。 “哎呦……这位老先生,您怎么突然出现在背后呢?” 房玄龄背着手,笑盈盈看着几人。 “几位忙活着呢?这玄都观修缮呢?” 其中一个小道士朝着房玄龄行了个礼,笑着说道:“是啊,老先生,您要不要去看看?” “那就不用了,老夫就是好奇,你们手上这是什么东西?” 道士恍然大悟,原来是被这东西吸引了。 “这位老先生,这东西叫手套,你摸摸看。” 说罢还拿出来一只丢给了房玄龄。 房玄龄摸到那叫做手套的东西,一瞬间就感觉像是摸到了什么软绵绵的东西。 “这……是棉花?” “哦?老先生高见,竟然知道棉花!”小道士笑嘻嘻的回答道,“老先生,这是齐州最新的货物,当然,您一般用不着。” “这些东西,都是下人们用的,我们几个是道观里面最小的,这些活都得我们干,所以观里就让我们去买点这样的手套,戴上干活,不伤手。” 房玄龄突然感觉自己老了。 他离开齐州也不过短短半年,这一切,就变了。 这半年里,齐州出现的东西已经越来越快看不懂了。 小瓶茶?这东西能卖那么贵,其中一定有猫腻。 陛下不知道,他房玄龄还不知道吗? 齐王出手,那些东西可能真没有那么贵。 在报纸上刊登小瓶茶的故事,那绝对是齐王殿下的手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