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奘皱眉,匪夷所思,闻所未闻。 大唐何时竟然有如此工艺? 在天竺的时候,他见过大唐的琉璃,那品相,比起波斯的,比起西域的,有过之无不及,甚至商贾一路上都告诉他,一定要从大唐进口琉璃,能赚大钱。 虽说琉璃比较脆,不容易保存,可一本万利,实在是诱人。 “大师,您看咱这个衣服,这是王爷给咱发的。” “您摸摸看。” 玄奘伸出手,好奇的摸了摸陈三槐的衣服,然后整个人就变了。 这种衣服,软绵绵的,里面像是什么絮状的东西。 “这衣服,不冷吗?” 陈三槐还没说话,一旁的小娃娃已经忍不住了。 “大师,现在哪里还有冷的冬天啊。” “咱不是正在烤炉子吗?” 童言无忌,玄奘也不在意,但娃娃口中说的路子,一下子让玄奘来了兴致。 “炉子?是暖炉吗?” 陈三槐这才解释道:“小孩儿不懂事,大师莫要怪罪。” “这炉子一般看不见的,主要是藏在这石桌下面了。” “这也是王府那边给咱设计的,说是安全。” 玄奘这才注意到,石桌之下,有一个大墩。 石墩外面裹着厚厚的黄泥,里面正在散发着一种难以抑制的热气。 难怪,自己进屋之后,整个屋子温暖如春,甚至小孩儿在家里只穿了一件单衣。 “这炉子,烧的是木炭?” 玄奘大为震撼,现在的百姓已经有钱买得起木炭了? 就算是寺庙,每年在关键时候,也没有那么多钱啊。 寺庙比起大唐百姓何其富有,自己离开大唐的时候,他们尚且无法完全使用木炭,古刹之中,奈何木质太多,冬日僧侣只能搓手取暖,团坐在一起。 想不到,短短几年,大唐的变化,如此之大。 “大师,你说错了,这里面烧的不是木炭,木炭多贵啊,烧的是煤。” 煤?一下子玄奘的好奇心就被勾起。 陈三槐字字句句都是自己认识的字,可每一个字组合起来,玄奘就是不知道是什么。 吃了斋饭之后,玄奘决定,要去齐州看看。 一路上,商贾们都说齐州是大唐变化之根源,比长安还要繁华。 玄奘一定要亲眼看到。 长安城,皇宫之中,李世民正在打摆子。 “咋回事,咋回事,没有炉子了吗?” 李世民开口就是质问。 一旁的小太监战战兢兢,跪在地上,奴性尽显无疑。 负责内库的侍郎小心翼翼对李世民说道:“陛下,宫中的钱,花的太快了,半个月之前还有买煤的钱,现在已经没了。” 李世民大怒:“不可能,绝对不可能。” “内库之中,金银众多,朕珍藏多年的宝贝,就算是拿出钱换钱,也能换个几万贯吧?” “大胆,竟然敢贪墨朕的内库!” 一旁的房玄龄突然意识到一件事,上次陛下花了不少钱,血本无归,难道是因为那次? 李世民大口喘了几下,挥挥手让侍郎赶紧离开,眼不见为净。 坐在屋子里,他的只觉得自己的脑壳像是被什么东西挤了一般。 长孙皇后让大臣们退下,这才小心翼翼对李世民说道:“陛下,您上次可能花完了。” 李世民嘴上一言不发,心里面已经确定,那不是可能,而是真的花完了。 内库之中,半年之前,从李祐那里搜刮的财物,也是李祐预缴的税,一下子就没了。 李世民捂着胸口:“传孙神医!” 孙思邈来的很快,主要是就没有离开皇宫。 这几天皇宫之中没有了煤,只能用碳火,碳火虽好,可就容易让人头晕目眩煤气中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