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来的路上,他不止一次在脑海之中演示过回来之后被怎么盘问。 终于来了。 自己这一路上优哉游哉的准备,并没有浪费。 陛下问我齐州民风,我有十种回答方式。 陛下问我齐州商贾,我也有一番言论。 陛下问我齐州官员风气,山东之地如何?我当然有更多的方法应对。 反正,字里行间一句话,我房玄龄在齐州没有吃喝享乐,没有贪图安逸,也没有去青楼看歌舞,更没有贪那些小小的功绩。 “你见到齐王,觉得他如何?” 房玄龄就像是被当头浇下一盆凉水一般,表情凝固了。 陛下不问国事,不问民生,不问官员,不问齐王封地情况,偏偏要问齐王。 齐王殿下不过是十来岁的孩子,这个年纪的孩子,脑子里就只有玩,陛下难道不了解自己的儿子吗? 不过想想齐王,陛下不了解也是正常的。 应该说,正常人都不了解。 “怎么?房相为何不说话?” 房玄龄额头上已经沁出了汗珠,随后拱手:“陛下,能不能不答。” “不能。” 房玄龄心里一沉,脑海之中迅速浮现出李祐在齐州的日常生活。 王府之中,李祐的生活作息最为稳定,不如,就拿他的日常来说吧,说一天干啥,总不会有错吧? 更何况,齐王殿下那么厉害,稍微夸大一点,也不会怪罪自己吧? 陛下听到自己的儿子如此优异,定然心头喜悦。 房玄龄摸着胡子,心里面很满意。 看吧,松懈了半年多,我的脑子还是这么快! “臣在齐州,看到齐王殿下的时候,齐王殿下正在写字。” “当时臣不解,就问殿下写的是什么,殿下没有说话,只是笑笑拿起来让我看。” 李世民一听,顿时来了兴致。 李祐会写字这不假,但他的字,肯定不如自己的苍劲有力! “臣一看,当时就心头震颤,陛下有这样的儿子,乃是天意啊!” 文人墨客,儒道大家,总会是将某些东西归于天命。 房玄龄深知其中的厉害之处,也通晓为官之道,自然早就已经凌驾于那一套儒道之上,是真正的权术。 “什么天意,都是骗人的把戏,房相,你好好说话。” 李世民直接点破,声音焦急。 他已经迫不及待要听李祐幼稚的一面了。 废话,一个十一岁多的孩子,怎么可能不幼稚? 在那个年纪,李世民还号称小伙伴里尿的最远的呢。 哪个人没有青春年少的时候? 就算是李祐再厉害,也脱离不开这个规律吧? 老房,你不要客气,不要看朕的面子。 “殿下的写的东西很奇怪,字很青涩,上面的内容却让臣大为震撼。” “若非神人,怎能有如此见地!” “殿下一日三餐,花样极多,据臣所知,殿下最喜欢胡辣汤,尤其是牛羊肉胡辣汤,还有一种小吃叫什么豆腐脑。” “殿下喜欢看书,只是不看四书五经,只看地方志,民间志怪……” “殿下这个人也不是说喜欢享受,主要是喜欢搞些新奇的东西出来。” “像是工坊之中那些东西啊,都是殿下自己的兴趣,殿下为了吃美味,就搞出来盐,为了吃牛羊肉更爽口,就搞出来辣椒……” 房玄龄滔滔不绝,回想起和李祐在一起的日子,每一天都是惊喜啊。 你永远不知道清晨起来,会有什么美味等着你。 王府之中能吃到的,你也能吃到。 齐王殿下享受到的,你也能享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