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为什么对,他还有些朦胧。 政令的颁布,几乎和李世民的觉醒是同步进行的。 长安城里,一片哀嚎,五姓七望的产业在长安东市和西市之中相继被查封。 李世民在朝堂上第一次拔出了锋利的天子剑:给你们一个月时间,清算完成。 这一刻,五姓七望才意识到一件事,他们的手,从魏晋时期,到现在,伸 的太长了。 以前的他们,可以左右一个国家的君王。 谁当皇帝不重要,重要的是只要不耽误他们垄断天下就行。 流水的皇帝,铁打的世家。 可现在,一切似乎朝着不一样的方向发展了。 朝堂之上,第一次出现了百官跪地求情。 李世民不管不顾,手里端着五谷液,脸色阴沉。 “再求情者,朕不念旧情。” 报纸第一时间紧跟大唐时政,这一次,李世民体会到了报纸的好处。 长安之中,陛下对门阀动手,减免农民赋税,一时间成了风靡的话题。 不出一年,整个天下,都将会是如此。 百姓支持,寒门士子紧随其后,都说李世民是明德之君。 是人是鬼都在秀,只有士族在挨揍。 “凭什么,我们崔家的产业要全部变卖,而长孙无忌就可以继续经商?” “山东士族是门阀,关陇世家就不是了?” “陛下糊涂啊!” 崔民干暴怒无比。 范阳卢氏的家主,今日也出现在了长安。 荥阳郑氏也来了。 博陵崔氏现在已经成了三流世家,被李世民摧残的不成人样,但依旧保持着站队的习惯。 太原王氏今日最为沉默,但此时,王氏家主开口了。 “诸位,我有一言,不知当讲不当讲。” “陛下既然已经下定决心,且多年未用的黑骑皆已出动,可见陛下决心之坚定。” “我们几家过去几百年,根基深厚,当识时务。” “陛下的政令,影响之处,也不过是十之三四,忍痛割肉,保全根基,乃是上策啊。” 太原王氏家主话音落下,一旁的卢氏家主就忍不住了。 范阳卢氏号称最有文采的世家,当官的人多,当官又做生意的人更多。 文人清高,那也得看出身! 出身差的人,你饭都吃不饱,清高什么劲儿? 卢氏子弟却可以,毕竟,他们再清高,也有无数同族中人为他们的清高负重前行。 但现在,负重前行的人不让赚钱了,其他人怎么办? 家大业大的烦恼就是,过不了多少年,家产也会没落,不进则退的道理,谁不懂? “你太原王氏就是墙头草,卢氏不敢苟同。” “就是,风吹就倒,不配合我等同为天下士族。” 王氏的家主很难受,他已经答应了陛下,现在看来,这些人是不打算给他们自己留活路了。 话不投机半句多,转身离去,出门就朝着皇宫赶去。 李世民这一招是真的狠。 看到太原王氏家主的那一刻,李世民大手一挥:“你是忠于朕的,朕也不会亏待于你。” “太原王氏所在之地,煤矿极多,虽说多数已经被齐王买下,可依旧有漏掉的。” “你尽管开采,朕许你们将煤卖到豫南道古鹰城!” “那里冬天寒冷,百姓对于煤炭需求极大。” 太原王氏家主一听,喜不自胜,连连高呼圣上英明。 倒不是李祐知道这个消息太快,主要是太原王氏太高调了。 “太没骨气了吧,你们好歹也是五姓七望啊,就不敢跟他干一架呢?” “不过也好,他也不是什么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