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的糖霜,真他娘的灰。 那是白糖吗? 有甜味吗? 有,但其中夹杂着灰不拉几的东西,总是让人无法直视。 灰糖,就是现在普遍存在的糖。 一般人还吃不起。 “这是什么东西?” 叶莲娜发现李祐没有搭理她,于是靠近问道。 “糖。” 叶莲娜一愣,糖?你的库房之中不是有很多吗? 叶莲娜突然意识到一件事,自己到大唐以来,似乎已经很少吃到糖了。 李祐在纸上写完最后一笔,长吐一口气。 “来人,叫马周来!” 半晌之后,马周蹲坐在李祐书房的门槛上,眼神里面几乎要放出光。 以前是盐,现在是糖。 “王……王爷……” “这东西您打算卖多少?” 李祐躺在榻上,享受着叶莲娜贴心又贴身的服务。 “这东西你觉得该卖多少?” 马周满脸兴奋:“那不得一贯钱?” “一斤?” “不,一两!” 李祐脸黑了,好家伙,你比我更会抢钱。 唐朝的制糖技术改革,现在还没有出现,直到贞观中后期才有人从天竺取经,学会了一些制糖的高明手法。 从那以后,一发不可收拾,唐朝,名副其实成了糖朝。 李祐现在要做的,就是制作出红糖,和白砂糖。 红糖用的则是古法熬制,说白了就是明朝宋朝的法子。 而白砂糖,则是用了明朝的黄泥水淋法,用黄泥吸附色素和杂质,留下的就是晶莹剔透的白砂糖。 木炭也完全可以用在这个过程中,并且,可以制作出冰糖。 齐州城,封闭工坊里的工匠几乎一天都没有休息过。 他们看着面前高耸的如同坟包的炉子,从上面倒下一层煤,一层矿,红彤彤的炉火一旁,还有风箱不断的鼓动着,吹进了大量的空气。 冶铁坊的工匠们汗流浃背,哪怕天气已经寒冷。 而制盐坊的工匠一个个则优哉游哉正在一点点从地面上将盐颗粒铲起。 “下雪了!” 齐州迎来了今年冬天的第一场雪,这一场雪,比过去几年都来的更早一些。 工匠们兴奋的叫喊了起来,制盐的工匠则是急了。 领头的不断叫骂:“让你们慢悠悠的,下雪了,手上快点。” 一边骂,一边自己也加入了收盐的行列。 毕竟,耽误了产盐,那可是重大的失误,王爷怪罪下来,几个脑袋都不够砍的。 工坊中,一排排独立的小院里,女人们正在不断的洗衣,工坊管饭,所以也不需要做饭。 正午时分,饭点。 大雪已经变得如同鹅毛一般大小。 工坊之中,一个人兴冲冲的来到了侍卫面前。 “军爷,上次发下来的图,俺好像在哪里见过。” 王府侍卫,一个比一个眼尖,听到这个瘦不拉几的工匠的话,立马就兴奋了起来。 “别吃了,跟我回王府!” 上次李祐安排下来一个任务,那就是棉花的种子。 工匠一脸迷茫:“军爷,不能这样啊,这一碗饭不吃,浪费了。” “多好的白米啊,多好的饼啊。” 王府侍卫笑了,朝着人群大喊:“这一碗饭谁要。” 瞬间,十几只手就探了过来,下一刻,更多的人目光看向了这里。 工匠脸上带着黝黑,咕咕叫的肚子一路上都没有安生。 王府之中,马周看到了王府侍卫带回来的工匠,皱起眉头:“怎么回事?” “先生,他见过那个棉花种子。” 马周喜上眉梢,还真有! 御书房里,工匠跪在地上不敢抬头。 “你在哪里见过?” 李祐没有抬头,声音传来。 工匠小心翼翼说道:“王爷,俺去年的时候,见过一个从高昌国回来的商人,那人有一箱这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