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家后。 李想则坐在书房里,思考着李世民交给他的任务。 “我记得宋朝的时候,就有《三字经》和《百家姓》了。” 他拿起笔,忽然想起这事。 今天在甘露殿的时候,他就想到了《三字经》、《百家姓》,用来当启蒙读物,再合适不过了。 至于四书五经,自然有大人物去处理。 那就从百家姓开始吧。 赵钱孙李。 不不不,现在是唐代,赵不适合写在前面。 “李赵钱孙。” 写完这句话,李想的心情顿时好了不少。 等会给干爹看一眼,也能让干爹开心一下。 书房里,烛火摇曳。 李想提起毛笔,默默的写了起来。 第二天一早,李想悠悠转醒。 看了看自己盖在身上的被子,他揉了揉惺忪的睡眼,喃喃自语道:“怎么会在书房里睡着了。” 这时,门开了,云香儿端着一个木盆走了进来,笑吟吟道:“夫君,你昨晚说要写书,就留在书房睡觉呢。” “哦对!” 李想忙从桌子上捡起那张稿子,看了一眼。 《百家姓》写完了,《三字经》也写完了。 “这是夫君写的?” 云香儿看了一眼,柳眉一挑。 “李赵钱孙、周吴郑王、冯陈褚卫、蒋沈韩杨,好顺口啊,这是什么?” 李想擦了擦脸颊,咧嘴一笑,道:“这些都是我写的启蒙读物。” 同时,他在心里补充了一句,你就说这字是不是我写的吧。 “不知道什么意思,不过听起来很顺口。” 云香儿抿嘴一笑。 李想道:“这本书叫《百家姓》,里面写的都是天下姓。” “云也有吗?”云香儿俏皮一笑,眨了眨大眼睛。 李想指着手中的手稿道:“那是自然,云排名六十七,你自己看。” 云香儿大喜,连忙接过,仔细看了看,笑得花枝乱颤。 “夫君把我的姓氏也编到了书里,香儿很高兴。” 看着她开心的样子,李想一阵高兴。 从书房出来,院子里静悄悄的。 他好奇的问道:“爹娘呢?” 云香儿将饭菜送到李想面前,解释道:“一大早就走了。” “这段时间,他们在家的时间不多,基本都是早晨出去,晚上才会回来。” 李想皱眉道:“他们最近有没有对你做什么?” 云香儿掩住红唇笑道:“自从长乐妹妹来了之后,爹和娘对我都很好,对左邻右舍也都很好。” 也不知道为什么,这二人一开始作妖,他也没怎么放在心上。 但是现在,却是如此的老实,这让他感觉到了一丝不妙。 裴寂被他阴了一把,肯定不会善罢甘休,他们在这里潜伏了这么长时间,必定有所图谋。 “待会我进宫,让长乐来陪你。” 李想放下碗筷,沉声说道。 云香儿道:“不用了,长乐妹妹最近很忙,怕是没空。” 李想一听,顿时愣住了。 长乐很忙? 一个小丫头能忙什么? 忙着欺负人? “父皇看她整天玩闹,气得不行,就把她送到了崇文馆,跟几个皇子一起读书。” 云香儿似是察觉到李想的疑惑,笑吟吟的说道。 “噗!” 李想差点没笑死,长乐那个混世魔王一样的性格,怎么可能会安安静静的学习? 那才是真正的奇迹。 不过转念一想,他心中一动。 从年龄上来看,齐王李佑,蜀王李愔,蒋王李恽,越王李贞,唐高宗李治,都到了启蒙年龄。 这些人应该都在崇文馆读书,正好用他们来实验三字经还有百家姓,看看这两本书的启蒙效果怎么样。 短时间内,他可找不到这么多该启蒙的孩子。 这些人,就是他的试验品。 还有李治! 想到这里,李想的眼睛顿时亮了起来。 自己也没见过李治几次,这位大唐第三代皇帝,恐怕还只是一个小男孩吧。 抱歉,你老婆已经是我的了! 去崇文馆看看,顺便去看看未来的唐高宗。 出了院子,一路往皇宫而去。 崇文馆,位于太极殿东侧,是给诸位皇子上课的地方。 一座恢弘的大殿中,摆着十几张桌子,十多个孩子,正郎朗地看着书。 而在他们前方,则是一位面色阴沉的儒生,手持戒尺,端坐在那里。 此人,赫然是魏征。 整个大殿之中,都弥漫着一股凝重的气息。 李想趴在窗口,也是打了个寒颤。 看来学堂都差不多,就连皇子们读书的地方,都有这种压抑的感觉。 就在他偷看的时候,一名明眸皓齿的小男孩忽然朝他看了过来,然后抬起头来,惊喜的喊了一声:“二哥!” 他这么一喊,殿中的读书声顿时为之一静。 数十道目光齐刷刷的看向他。 坐在上首的魏征,亦是睁开眼来,一拍桌子,气势逼人:“读书当专心,泰山崩于前而不惊。” “九皇子!” 李治猛然转身,望着面色凝重的魏征,身躯忍不住颤抖了起来。 “夫子,对不起!” 魏征淡然道:“不错,知错就改,但有功必赏,有过必罚,不可轻饶。” “把今天学到的东西抄写五十遍,明天交上来。” 李治一听,脸色大变。 “弟子遵命!” “嗯!” 一旁的李想看得暗暗咋舌。 魏夫子的气势太强了,太可怕了。 想到这里,他赶紧一缩头,准备开溜。 “燕王!” 还没走出几步,魏征的声音便传了过来。 “哈哈哈,夫子!” 李想满脸苦涩的对着魏征抱拳行礼。 魏征脸色一沉:“这里是读书之地,燕王却在这里鬼鬼祟祟的做什么,进来吧,随诸位皇子一同读书。” “啊!” 李想一脸大写加粗的懵逼,我也学! 好吧,这是他自找的。 魏征嘿嘿一笑,一副“赶紧跳入我的浩瀚学海”的模样。 好在大厅里还有空位,李想低着头,坐在了最后一排。 李愔在左,李佑在右,长乐在前面掩嘴轻笑。 而李承乾、李泰、李恪却不见踪影。 想来,他们都已经封了王,没必要来这里学习了。 可是自己都一把年纪了,还跟着一群孩子读书做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