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234小说>穿越历史>大唐:国库老鼠含泪走,我的私库堆不下> 第578章房玄龄:有朝中重臣参与谋反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578章房玄龄:有朝中重臣参与谋反(1 / 1)

他们俩个, 都是最了解陛下心思的人, 但也完全不知道该怎么办。 上奏之前, 他还特意去紫宸殿汇报了。 那时候, 陛下的意思,跟他们的意思是一样的,只斩首恶。 怎么现在又要重办呢? 常言伴君如伴虎,但这态度转变的未免也太快了点。 杜如晦捋了捋胡须,道:“陛下让我们重办,一定是陛下不满如此处置。” “只是不知陛下是想严惩,还是从轻发落。” 房玄龄道:“我以为,陛下定要严惩此人。” 杜如晦抬头看向自己的老朋友,眉头一皱:“你如何知道?” 房玄龄道:“今日在燕王府,我和燕王见过面,燕王想要拉拢我,让我和他联手对付裴相。” 杜如晦浑浊的眼睛里,闪过一丝精光。 “燕王要与裴相为敌?为什么?” 房玄龄道:“他说要改革取仕制度,可是裴相手握官吏任免大权,想要改革,就必须要扳倒他。” “这就完了?” 杜如晦一脸懵逼。 房玄龄想了想,道:“我相信燕王!” 杜如晦用一种看白痴的眼神看着自己的老朋友。 两人都是权斗大师,在官场上摸爬滚打多年,最后都成了朝中重臣,被封为国公。 看待问题都绝对不是那么简单的。 朝堂上只要有一点动静,就会掀起一场腥风血雨。 更别说一位皇子,想要推翻一代宰相,这是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 “玄龄,你太天真了!” 杜如晦道:“裴寂在朝堂上做了十余年的宰相,门下弟子不计其数,想要动他?单凭燕王一人之力,如何能行?” “这也是为什么燕王会提议与我们结盟!” 他说的是我们,而不是我! 房玄龄、杜如晦、长孙无忌,这些在玄武门之变中立下赫赫战功的人,都是朝廷中新崛起的力量。 这些人不同于那些前朝的老臣,都是李世民登上皇位之后才重用的。 不过,他们的影响力,比起裴寂这样的老臣,还是差了一些。 虽说有李世民撑腰,可裴寂他们这些年也是经营多年,党羽也不少。 这么多年来,双方也是明争暗斗。 别的不说,李世民曾经命杜如晦提拔一批大臣。 然而,裴寂却一再阻拦,到了尽头,那些本该被提拔的人,依旧没有一个能够进入中枢。 在之前的几次交锋中,房玄龄等人也尝试过几次,但都以失败而告终。 杜如晦也是沉思不已。 毕竟,这件事牵扯到皇子。 没有陛下的首肯,任何人都不敢在这件事上偏袒任何一方 “你说,燕王有圣上撑腰?” “嗯!”房玄龄点了点头,不再多说。 “陛下栽培燕王的心思,我们都看在眼里。” “众皇子中,权势最强的就是燕王了。” 杜如晦皱了皱眉头:“但你确定燕王不会有其他想法?” “哈哈哈哈,克明兄,你想多了吧?” 房玄龄哈哈一笑,说道:“燕王只是陛下的义子,就算他想要那个位置,也没有这个资格啊。” “说的也是!” 杜如晦苦笑道:“我倒是忘了这一茬。” “燕王殿下,一次比一次让人震惊,我都忘记他是陛下义子了。” 房玄龄笑了笑,道:“以他如今的实力,还不足以威胁皇位,况且以我看,燕王并无此意,只是与裴相不合罢了。” “也就是说,我们可以参与其中?”杜如晦摸着胡子,眯着眼睛问道。 “嗯!” 房玄龄道:“裴寂年纪大了,也是时候放权了,现在燕王在前面冲锋陷阵,我们帮他一把,也没什么。” 两个老狐狸瞬间达成了共识,拿起卷宗开始思考如何将裴寂拖下水。 第二天,紫宸殿。 群臣肃立。 李世民坐在龙椅上,目光缓缓扫过满朝文武。 “有事启奏!” 吏部左侍郎缓缓上前一步。 “陛下,臣有奏!” “关于和突厥的贸易章程,臣已经拟定好了,具体内容如下……” 听着那老家伙的喋喋不休,李想只觉得自己宛如前世上早八一样,昏昏欲睡。 是的,他又上朝了。 这几天,李想一改以往,经常参加朝会。 不过,每次上朝的时候,他都会犯困。 以往的时候,他以为朝堂上的大臣们讨论的都是国家大事,一定会很激烈,很精彩。 但实际上,大多数时候,还是挺无聊的。 三省六部,州郡,边关,都有事,其中大部分都是鸡毛蒜皮的小事,但都要汇报处理。 不过,他也越来越觉得,自己这个干爹,实在是太牛逼了。 几乎每一件事,都要他来决定,但每一个决定,都不会有错。 看来这个皇帝,不是谁都能当的。 还不如做个逍遥王爷呢。 李想心中暗暗盘算着。 折腾了一上午,总算是有件事有点意思了。 房玄龄上前道:“启禀皇上,臣已经查清楚了裴元吉谋反之事。” “是吗?结果怎么样?” 房玄龄拿出一封折子,交给太监。 “裴元吉谋反一事,微臣已经掌握了所有证据,而且,这件事的背后,还牵扯到了朝堂上的大臣!” 此言一出,满殿文武百宫皆是浑身一震! 朝中大臣参与了谋反? 谁敢这么做? 与此同时,裴寂那张苍老的面庞上,也浮现出一抹骇然之色。 整个紫宸殿内,鸦雀无声。 众人看向房玄龄的目光,充满了不可思议。 这是怎么回事,老房今天是不是疯了,怎么会说出这么惊世骇俗的话来? 朝中重臣牵扯到谋反,如果闹大了,不杀一大群人能完事儿? 再说了,就算真的有这事,也应该和陛下先商量一下才对。 但是…… 这一刻,陛下脸上的震惊之色,一点都不像是装出来的。 这是怎么回事? 众人绞尽脑汁,想要从房玄龄的表情中,看出一些端倪。 李世民也是懵逼了。 他只是让房玄龄再查一遍,如果能恶心一下裴寂就好了。 这老伙计,怎么突然玩这么大了? 也不知过了多久,李世民淡淡道:“房爱卿,兹事体大,你可不能信口开河!” 房玄龄微微颔首,面无表情。 “启禀皇上,微臣明白,但此事,臣有确凿的证据!” 他们俩个,都是最了解陛下心思的人,但也完全不知道该怎么办。 上奏之前,他还特意去紫宸殿汇报了。 那时候,陛下的意思,跟他们的意思是一样的,只斩首恶。 怎么现在又要重办呢? 常言伴君如伴虎,但这态度转变的未免也太快了点。 杜如晦捋了捋胡须,道:“陛下让我们重办,一定是陛下不满如此处置。()?()” “只是不知陛下是想严惩,还是从轻发落。?()?[(.)]▃?+?+??()?()” 房玄龄道:“我以为,陛下定要严惩此人。()?()” 杜如晦抬头看向自己的老朋友,眉头一皱:“你如何知道?()?()” 房玄龄道:“今日在燕王府,我和燕王见过面,燕王想要拉拢我,让我和他联手对付裴相。” 杜如晦浑浊的眼睛里,闪过一丝精光。 “燕王要与裴相为敌?为什么?” 房玄龄道:“他说要改革取仕制度,可是裴相手握官吏任免大权,想要改革,就必须要扳倒他。” “这就完了?” 杜如晦一脸懵逼。 房玄龄想了想,道:“我相信燕王!” 杜如晦用一种看白痴的眼神看着自己的老朋友。 两人都是权斗大师,在官场上摸爬滚打多年,最后都成了朝中重臣,被封为国公。 看待问题都绝对不是那么简单的。 朝堂上只要有一点动静,就会掀起一场腥风血雨。 更别说一位皇子,想要推翻一代宰相,这是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 “玄龄,你太天真了!” 杜如晦道:“裴寂在朝堂上做了十余年的宰相,门下弟子不计其数,想要动他?单凭燕王一人之力,如何能行?” “这也是为什么燕王会提议与我们结盟!” 他说的是我们,而不是我! 房玄龄、杜如晦、长孙无忌,这些在玄武门之变中立下赫赫战功的人,都是朝廷中新崛起的力量。 这些人不同于那些前朝的老臣,都是李世民登上皇位之后才重用的。 不过,他们的影响力,比起裴寂这样的老臣,还是差了一些。 虽说有李世民撑腰,可裴寂他们这些年也是经营多年,党羽也不少。 这么多年来,双方也是明争暗斗。 别的不说,李世民曾经命杜如晦提拔一批大臣。 然而,裴寂却一再阻拦,到了尽头,那些本该被提拔的人,依旧没有一个能够进入中枢。 在之前的几次交锋中,房玄龄等人也尝试过几次,但都以失败而告终。 杜如晦也是沉思不已。 毕竟,这件事牵扯到皇子。 没有陛下的首肯,任何人都不敢在这件事上偏袒任何一方 “你说,燕王有圣上撑腰?” “嗯!”房玄龄点了点头,不再多说。 “陛下栽培燕王的心思,我们都看在眼里。” “众皇子中,权势最强的就是燕王了。” 杜如晦皱了皱眉头:“但你确定燕王不会有其他想法?” “哈哈哈哈,克明兄,你想多了吧?” 房玄龄哈哈一笑,说道:“燕王只是陛下的义子,就算他想要那个位置,也没有这个资格啊。” “说的也是!” 杜如晦苦笑道:“我倒是忘了这一茬。” “燕王殿下,一次比一次让人震惊,我都忘记他是陛下义子了。” 房玄龄笑了笑,道:“以他如今的实力,还不足以威胁皇位,况且以我看,燕王并无此意,只是与裴相不合罢了。” “也就是说,我们可以参与其中?”杜如晦摸着胡子,眯着眼睛问道。 “嗯!” 房玄龄道:“裴寂年纪大了,也是时候放权了,现在燕王在前面冲锋陷阵,我们帮他一把,也没什么。” 两个老狐狸瞬间达成了共识,拿起卷宗开始思考如何将裴寂拖下水。 第二天,紫宸殿。 群臣肃立。 李世民坐在龙椅上,目光缓缓扫过满朝文武。 “有事启奏!” 吏部左侍郎缓缓上前一步。 “陛下,臣有奏!” “关于和突厥的贸易章程,臣已经拟定好了,具体内容如下……” 听着那老家伙的喋喋不休,李想只觉得自己宛如前世上早八一样,昏昏欲睡。 是的,他又上朝了。 这几天,李想一改以往,经常参加朝会。 不过,每次上朝的时候,他都会犯困。 以往的时候,他以为朝堂上的大臣们讨论的都是国家大事,一定会很激烈,很精彩。 但实际上,大多数时候,还是挺无聊的。 三省六部,州郡,边关,都有事,其中大部分都是鸡毛蒜皮的小事,但都要汇报处理。 不过,他也越来越觉得,自己这个干爹,实在是太牛逼了。 几乎每一件事,都要他来决定,但每一个决定,都不会有错。 看来这个皇帝,不是谁都能当的。 还不如做个逍遥王爷呢。 李想心中暗暗盘算着。 折腾了一上午,总算是有件事有点意思了。 房玄龄上前道:“启禀皇上,臣已经查清楚了裴元吉谋反之事。” “是吗?结果怎么样?” 房玄龄拿出一封折子,交给太监。 “裴元吉谋反一事,微臣已经掌握了所有证据,而且,这件事的背后,还牵扯到了朝堂上的大臣!” 此言一出,满殿文武百宫皆是浑身一震! 朝中大臣参与了谋反? 谁敢这么做? 与此同时,裴寂那张苍老的面庞上,也浮现出一抹骇然之色。 整个紫宸殿内,鸦雀无声。 众人看向房玄龄的目光,充满了不可思议。 这是怎么回事,老房今天是不是疯了,怎么会说出这么惊世骇俗的话来? 朝中重臣牵扯到谋反,如果闹大了,不杀一大群人能完事儿? 再说了,就算真的有这事,也应该和陛下先商量一下才对。 但是…… 这一刻,陛下脸上的震惊之色,一点都不像是装出来的。 这是怎么回事? 众人绞尽脑汁,想要从房玄龄的表情中,看出一些端倪。 李世民也是懵逼了。 他只是让房玄龄再查一遍,如果能恶心一下裴寂就好了。 这老伙计,怎么突然玩这么大了? 也不知过了多久,李世民淡淡道:“房爱卿,兹事体大,你可不能信口开河!” 房玄龄微微颔首,面无表情。 “启禀皇上,微臣明白,但此事,臣有确凿的证据!” 他们俩个,都是最了解陛下心思的人,但也完全不知道该怎么办。 上奏之前,他还特意去紫宸殿汇报了。 那时候,陛下的意思,跟他们的意思是一样的,只斩首恶。 怎么现在又要重办呢? 常言伴君如伴虎,但这态度转变的未免也太快了点。 杜如晦捋了捋胡须,道:“陛下让我们重办,一定是陛下不满如此处置。?()???????()?()” “只是不知陛下是想严惩,还是从轻发落。()?()” 房玄龄道:“我以为,陛下定要严惩此人。()?()” 杜如晦抬头看向自己的老朋友,眉头一皱:“你如何知道?()?()” 房玄龄道:“今日在燕王府,我和燕王见过面,燕王想要拉拢我,让我和他联手对付裴相。” 杜如晦浑浊的眼睛里,闪过一丝精光。 “燕王要与裴相为敌?为什么?” 房玄龄道:“他说要改革取仕制度,可是裴相手握官吏任免大权,想要改革,就必须要扳倒他。” “这就完了?” 杜如晦一脸懵逼。 房玄龄想了想,道:“我相信燕王!” 杜如晦用一种看白痴的眼神看着自己的老朋友。 两人都是权斗大师,在官场上摸爬滚打多年,最后都成了朝中重臣,被封为国公。 看待问题都绝对不是那么简单的。 朝堂上只要有一点动静,就会掀起一场腥风血雨。 更别说一位皇子,想要推翻一代宰相,这是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 “玄龄,你太天真了!” 杜如晦道:“裴寂在朝堂上做了十余年的宰相,门下弟子不计其数,想要动他?单凭燕王一人之力,如何能行?” “这也是为什么燕王会提议与我们结盟!” 他说的是我们,而不是我! 房玄龄、杜如晦、长孙无忌,这些在玄武门之变中立下赫赫战功的人,都是朝廷中新崛起的力量。 这些人不同于那些前朝的老臣,都是李世民登上皇位之后才重用的。 不过,他们的影响力,比起裴寂这样的老臣,还是差了一些。 虽说有李世民撑腰,可裴寂他们这些年也是经营多年,党羽也不少。 这么多年来,双方也是明争暗斗。 别的不说,李世民曾经命杜如晦提拔一批大臣。 然而,裴寂却一再阻拦,到了尽头,那些本该被提拔的人,依旧没有一个能够进入中枢。 在之前的几次交锋中,房玄龄等人也尝试过几次,但都以失败而告终。 杜如晦也是沉思不已。 毕竟,这件事牵扯到皇子。 没有陛下的首肯,任何人都不敢在这件事上偏袒任何一方 “你说,燕王有圣上撑腰?” “嗯!”房玄龄点了点头,不再多说。 “陛下栽培燕王的心思,我们都看在眼里。” “众皇子中,权势最强的就是燕王了。” 杜如晦皱了皱眉头:“但你确定燕王不会有其他想法?” “哈哈哈哈,克明兄,你想多了吧?” 房玄龄哈哈一笑,说道:“燕王只是陛下的义子,就算他想要那个位置,也没有这个资格啊。” “说的也是!” 杜如晦苦笑道:“我倒是忘了这一茬。” “燕王殿下,一次比一次让人震惊,我都忘记他是陛下义子了。” 房玄龄笑了笑,道:“以他如今的实力,还不足以威胁皇位,况且以我看,燕王并无此意,只是与裴相不合罢了。” “也就是说,我们可以参与其中?”杜如晦摸着胡子,眯着眼睛问道。 “嗯!” 房玄龄道:“裴寂年纪大了,也是时候放权了,现在燕王在前面冲锋陷阵,我们帮他一把,也没什么。” 两个老狐狸瞬间达成了共识,拿起卷宗开始思考如何将裴寂拖下水。 第二天,紫宸殿。 群臣肃立。 李世民坐在龙椅上,目光缓缓扫过满朝文武。 “有事启奏!” 吏部左侍郎缓缓上前一步。 “陛下,臣有奏!” “关于和突厥的贸易章程,臣已经拟定好了,具体内容如下……” 听着那老家伙的喋喋不休,李想只觉得自己宛如前世上早八一样,昏昏欲睡。 是的,他又上朝了。 这几天,李想一改以往,经常参加朝会。 不过,每次上朝的时候,他都会犯困。 以往的时候,他以为朝堂上的大臣们讨论的都是国家大事,一定会很激烈,很精彩。 但实际上,大多数时候,还是挺无聊的。 三省六部,州郡,边关,都有事,其中大部分都是鸡毛蒜皮的小事,但都要汇报处理。 不过,他也越来越觉得,自己这个干爹,实在是太牛逼了。 几乎每一件事,都要他来决定,但每一个决定,都不会有错。 看来这个皇帝,不是谁都能当的。 还不如做个逍遥王爷呢。 李想心中暗暗盘算着。 折腾了一上午,总算是有件事有点意思了。 房玄龄上前道:“启禀皇上,臣已经查清楚了裴元吉谋反之事。” “是吗?结果怎么样?” 房玄龄拿出一封折子,交给太监。 “裴元吉谋反一事,微臣已经掌握了所有证据,而且,这件事的背后,还牵扯到了朝堂上的大臣!” 此言一出,满殿文武百宫皆是浑身一震! 朝中大臣参与了谋反? 谁敢这么做? 与此同时,裴寂那张苍老的面庞上,也浮现出一抹骇然之色。 整个紫宸殿内,鸦雀无声。 众人看向房玄龄的目光,充满了不可思议。 这是怎么回事,老房今天是不是疯了,怎么会说出这么惊世骇俗的话来? 朝中重臣牵扯到谋反,如果闹大了,不杀一大群人能完事儿? 再说了,就算真的有这事,也应该和陛下先商量一下才对。 但是…… 这一刻,陛下脸上的震惊之色,一点都不像是装出来的。 这是怎么回事? 众人绞尽脑汁,想要从房玄龄的表情中,看出一些端倪。 李世民也是懵逼了。 他只是让房玄龄再查一遍,如果能恶心一下裴寂就好了。 这老伙计,怎么突然玩这么大了? 也不知过了多久,李世民淡淡道:“房爱卿,兹事体大,你可不能信口开河!” 房玄龄微微颔首,面无表情。 “启禀皇上,微臣明白,但此事,臣有确凿的证据!” 他们俩个,都是最了解陛下心思的人,但也完全不知道该怎么办。 上奏之前,他还特意去紫宸殿汇报了。 那时候,陛下的意思,跟他们的意思是一样的,只斩首恶。 怎么现在又要重办呢? 常言伴君如伴虎,但这态度转变的未免也太快了点。 杜如晦捋了捋胡须,道:“陛下让我们重办,一定是陛下不满如此处置。()?()” “只是不知陛下是想严惩,还是从轻发落。?()???@?@??()?()” 房玄龄道:“我以为,陛下定要严惩此人。()?()” 杜如晦抬头看向自己的老朋友,眉头一皱:“你如何知道?()?()” 房玄龄道:“今日在燕王府,我和燕王见过面,燕王想要拉拢我,让我和他联手对付裴相。” 杜如晦浑浊的眼睛里,闪过一丝精光。 “燕王要与裴相为敌?为什么?” 房玄龄道:“他说要改革取仕制度,可是裴相手握官吏任免大权,想要改革,就必须要扳倒他。” “这就完了?” 杜如晦一脸懵逼。 房玄龄想了想,道:“我相信燕王!” 杜如晦用一种看白痴的眼神看着自己的老朋友。 两人都是权斗大师,在官场上摸爬滚打多年,最后都成了朝中重臣,被封为国公。 看待问题都绝对不是那么简单的。 朝堂上只要有一点动静,就会掀起一场腥风血雨。 更别说一位皇子,想要推翻一代宰相,这是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 “玄龄,你太天真了!” 杜如晦道:“裴寂在朝堂上做了十余年的宰相,门下弟子不计其数,想要动他?单凭燕王一人之力,如何能行?” “这也是为什么燕王会提议与我们结盟!” 他说的是我们,而不是我! 房玄龄、杜如晦、长孙无忌,这些在玄武门之变中立下赫赫战功的人,都是朝廷中新崛起的力量。 这些人不同于那些前朝的老臣,都是李世民登上皇位之后才重用的。 不过,他们的影响力,比起裴寂这样的老臣,还是差了一些。 虽说有李世民撑腰,可裴寂他们这些年也是经营多年,党羽也不少。 这么多年来,双方也是明争暗斗。 别的不说,李世民曾经命杜如晦提拔一批大臣。 然而,裴寂却一再阻拦,到了尽头,那些本该被提拔的人,依旧没有一个能够进入中枢。 在之前的几次交锋中,房玄龄等人也尝试过几次,但都以失败而告终。 杜如晦也是沉思不已。 毕竟,这件事牵扯到皇子。 没有陛下的首肯,任何人都不敢在这件事上偏袒任何一方 “你说,燕王有圣上撑腰?” “嗯!”房玄龄点了点头,不再多说。 “陛下栽培燕王的心思,我们都看在眼里。” “众皇子中,权势最强的就是燕王了。” 杜如晦皱了皱眉头:“但你确定燕王不会有其他想法?” “哈哈哈哈,克明兄,你想多了吧?” 房玄龄哈哈一笑,说道:“燕王只是陛下的义子,就算他想要那个位置,也没有这个资格啊。” “说的也是!” 杜如晦苦笑道:“我倒是忘了这一茬。” “燕王殿下,一次比一次让人震惊,我都忘记他是陛下义子了。” 房玄龄笑了笑,道:“以他如今的实力,还不足以威胁皇位,况且以我看,燕王并无此意,只是与裴相不合罢了。” “也就是说,我们可以参与其中?”杜如晦摸着胡子,眯着眼睛问道。 “嗯!” 房玄龄道:“裴寂年纪大了,也是时候放权了,现在燕王在前面冲锋陷阵,我们帮他一把,也没什么。” 两个老狐狸瞬间达成了共识,拿起卷宗开始思考如何将裴寂拖下水。 第二天,紫宸殿。 群臣肃立。 李世民坐在龙椅上,目光缓缓扫过满朝文武。 “有事启奏!” 吏部左侍郎缓缓上前一步。 “陛下,臣有奏!” “关于和突厥的贸易章程,臣已经拟定好了,具体内容如下……” 听着那老家伙的喋喋不休,李想只觉得自己宛如前世上早八一样,昏昏欲睡。 是的,他又上朝了。 这几天,李想一改以往,经常参加朝会。 不过,每次上朝的时候,他都会犯困。 以往的时候,他以为朝堂上的大臣们讨论的都是国家大事,一定会很激烈,很精彩。 但实际上,大多数时候,还是挺无聊的。 三省六部,州郡,边关,都有事,其中大部分都是鸡毛蒜皮的小事,但都要汇报处理。 不过,他也越来越觉得,自己这个干爹,实在是太牛逼了。 几乎每一件事,都要他来决定,但每一个决定,都不会有错。 看来这个皇帝,不是谁都能当的。 还不如做个逍遥王爷呢。 李想心中暗暗盘算着。 折腾了一上午,总算是有件事有点意思了。 房玄龄上前道:“启禀皇上,臣已经查清楚了裴元吉谋反之事。” “是吗?结果怎么样?” 房玄龄拿出一封折子,交给太监。 “裴元吉谋反一事,微臣已经掌握了所有证据,而且,这件事的背后,还牵扯到了朝堂上的大臣!” 此言一出,满殿文武百宫皆是浑身一震! 朝中大臣参与了谋反? 谁敢这么做? 与此同时,裴寂那张苍老的面庞上,也浮现出一抹骇然之色。 整个紫宸殿内,鸦雀无声。 众人看向房玄龄的目光,充满了不可思议。 这是怎么回事,老房今天是不是疯了,怎么会说出这么惊世骇俗的话来? 朝中重臣牵扯到谋反,如果闹大了,不杀一大群人能完事儿? 再说了,就算真的有这事,也应该和陛下先商量一下才对。 但是…… 这一刻,陛下脸上的震惊之色,一点都不像是装出来的。 这是怎么回事? 众人绞尽脑汁,想要从房玄龄的表情中,看出一些端倪。 李世民也是懵逼了。 他只是让房玄龄再查一遍,如果能恶心一下裴寂就好了。 这老伙计,怎么突然玩这么大了? 也不知过了多久,李世民淡淡道:“房爱卿,兹事体大,你可不能信口开河!” 房玄龄微微颔首,面无表情。 “启禀皇上,微臣明白,但此事,臣有确凿的证据!” 他们俩个()?(), 都是最了解陛下心思的人()?(), 但也完全不知道该怎么办。 上奏之前()?(), 他还特意去紫宸殿汇报了。 那时候?()_[(.)]???。?。??()?(), 陛下的意思,跟他们的意思是一样的,只斩首恶。 怎么现在又要重办呢? 常言伴君如伴虎,但这态度转变的未免也太快了点。 杜如晦捋了捋胡须,道:“陛下让我们重办,一定是陛下不满如此处置。” “只是不知陛下是想严惩,还是从轻发落。” 房玄龄道:“我以为,陛下定要严惩此人。” 杜如晦抬头看向自己的老朋友,眉头一皱:“你如何知道?” 房玄龄道:“今日在燕王府,我和燕王见过面,燕王想要拉拢我,让我和他联手对付裴相。” 杜如晦浑浊的眼睛里,闪过一丝精光。 “燕王要与裴相为敌?为什么?” 房玄龄道:“他说要改革取仕制度,可是裴相手握官吏任免大权,想要改革,就必须要扳倒他。” “这就完了?” 杜如晦一脸懵逼。 房玄龄想了想,道:“我相信燕王!” 杜如晦用一种看白痴的眼神看着自己的老朋友。 两人都是权斗大师,在官场上摸爬滚打多年,最后都成了朝中重臣,被封为国公。 看待问题都绝对不是那么简单的。 朝堂上只要有一点动静,就会掀起一场腥风血雨。 更别说一位皇子,想要推翻一代宰相,这是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 “玄龄,你太天真了!” 杜如晦道:“裴寂在朝堂上做了十余年的宰相,门下弟子不计其数,想要动他?单凭燕王一人之力,如何能行?” “这也是为什么燕王会提议与我们结盟!” 他说的是我们,而不是我! 房玄龄、杜如晦、长孙无忌,这些在玄武门之变中立下赫赫战功的人,都是朝廷中新崛起的力量。 这些人不同于那些前朝的老臣,都是李世民登上皇位之后才重用的。 不过,他们的影响力,比起裴寂这样的老臣,还是差了一些。 虽说有李世民撑腰,可裴寂他们这些年也是经营多年,党羽也不少。 这么多年来,双方也是明争暗斗。 别的不说,李世民曾经命杜如晦提拔一批大臣。 然而,裴寂却一再阻拦,到了尽头,那些本该被提拔的人,依旧没有一个能够进入中枢。 在之前的几次交锋中,房玄龄等人也尝试过几次,但都以失败而告终。 杜如晦也是沉思不已。 毕竟,这件事牵扯到皇子。 没有陛下的首肯,任何人都不敢在这件事上偏袒任何一方 “你说,燕王有圣上撑腰?” “嗯!”房玄龄点了点头,不再多说。 “陛下栽培燕王的心思,我们都看在眼里。” “众皇子中,权势最强的就是燕王了。” 杜如晦皱了皱眉头:“但你确定燕王不会有其他想法?” “哈哈哈哈,克明兄,你想多了吧?” 房玄龄哈哈一笑,说道:“燕王只是陛下的义子,就算他想要那个位置,也没有这个资格啊。” “说的也是!” 杜如晦苦笑道:“我倒是忘了这一茬。” “燕王殿下,一次比一次让人震惊,我都忘记他是陛下义子了。” 房玄龄笑了笑,道:“以他如今的实力,还不足以威胁皇位,况且以我看,燕王并无此意,只是与裴相不合罢了。” “也就是说,我们可以参与其中?”杜如晦摸着胡子,眯着眼睛问道。 “嗯!” 房玄龄道:“裴寂年纪大了,也是时候放权了,现在燕王在前面冲锋陷阵,我们帮他一把,也没什么。” 两个老狐狸瞬间达成了共识,拿起卷宗开始思考如何将裴寂拖下水。 第二天,紫宸殿。 群臣肃立。 李世民坐在龙椅上,目光缓缓扫过满朝文武。 “有事启奏!” 吏部左侍郎缓缓上前一步。 “陛下,臣有奏!” “关于和突厥的贸易章程,臣已经拟定好了,具体内容如下……” 听着那老家伙的喋喋不休,李想只觉得自己宛如前世上早八一样,昏昏欲睡。 是的,他又上朝了。 这几天,李想一改以往,经常参加朝会。 不过,每次上朝的时候,他都会犯困。 以往的时候,他以为朝堂上的大臣们讨论的都是国家大事,一定会很激烈,很精彩。 但实际上,大多数时候,还是挺无聊的。 三省六部,州郡,边关,都有事,其中大部分都是鸡毛蒜皮的小事,但都要汇报处理。 不过,他也越来越觉得,自己这个干爹,实在是太牛逼了。 几乎每一件事,都要他来决定,但每一个决定,都不会有错。 看来这个皇帝,不是谁都能当的。 还不如做个逍遥王爷呢。 李想心中暗暗盘算着。 折腾了一上午,总算是有件事有点意思了。 房玄龄上前道:“启禀皇上,臣已经查清楚了裴元吉谋反之事。” “是吗?结果怎么样?” 房玄龄拿出一封折子,交给太监。 “裴元吉谋反一事,微臣已经掌握了所有证据,而且,这件事的背后,还牵扯到了朝堂上的大臣!” 此言一出,满殿文武百宫皆是浑身一震! 朝中大臣参与了谋反? 谁敢这么做? 与此同时,裴寂那张苍老的面庞上,也浮现出一抹骇然之色。 整个紫宸殿内,鸦雀无声。 众人看向房玄龄的目光,充满了不可思议。 这是怎么回事,老房今天是不是疯了,怎么会说出这么惊世骇俗的话来? 朝中重臣牵扯到谋反,如果闹大了,不杀一大群人能完事儿? 再说了,就算真的有这事,也应该和陛下先商量一下才对。 但是…… 这一刻,陛下脸上的震惊之色,一点都不像是装出来的。 这是怎么回事? 众人绞尽脑汁,想要从房玄龄的表情中,看出一些端倪。 李世民也是懵逼了。 他只是让房玄龄再查一遍,如果能恶心一下裴寂就好了。 这老伙计,怎么突然玩这么大了? 也不知过了多久,李世民淡淡道:“房爱卿,兹事体大,你可不能信口开河!” 房玄龄微微颔首,面无表情。 “启禀皇上,微臣明白,但此事,臣有确凿的证据!” 他们俩个,都是最了解陛下心思的人,但也完全不知道该怎么办。()?() 上奏之前,他还特意去紫宸殿汇报了。()?() 那时候,陛下的意思,跟他们的意思是一样的,只斩首恶。()?() 怎么现在又要重办呢? ?瓜州有点甜提醒您《大唐:国库老鼠含泪走,我的私库堆不下》第一时间在[]更新,记住[(.)]?10?_?_?? ()?() 常言伴君如伴虎,但这态度转变的未免也太快了点。 杜如晦捋了捋胡须,道:“陛下让我们重办,一定是陛下不满如此处置。” “只是不知陛下是想严惩,还是从轻发落。” 房玄龄道:“我以为,陛下定要严惩此人。” 杜如晦抬头看向自己的老朋友,眉头一皱:“你如何知道?” 房玄龄道:“今日在燕王府,我和燕王见过面,燕王想要拉拢我,让我和他联手对付裴相。” 杜如晦浑浊的眼睛里,闪过一丝精光。 “燕王要与裴相为敌?为什么?” 房玄龄道:“他说要改革取仕制度,可是裴相手握官吏任免大权,想要改革,就必须要扳倒他。” “这就完了?” 杜如晦一脸懵逼。 房玄龄想了想,道:“我相信燕王!” 杜如晦用一种看白痴的眼神看着自己的老朋友。 两人都是权斗大师,在官场上摸爬滚打多年,最后都成了朝中重臣,被封为国公。 看待问题都绝对不是那么简单的。 朝堂上只要有一点动静,就会掀起一场腥风血雨。 更别说一位皇子,想要推翻一代宰相,这是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 “玄龄,你太天真了!” 杜如晦道:“裴寂在朝堂上做了十余年的宰相,门下弟子不计其数,想要动他?单凭燕王一人之力,如何能行?” “这也是为什么燕王会提议与我们结盟!” 他说的是我们,而不是我! 房玄龄、杜如晦、长孙无忌,这些在玄武门之变中立下赫赫战功的人,都是朝廷中新崛起的力量。 这些人不同于那些前朝的老臣,都是李世民登上皇位之后才重用的。 不过,他们的影响力,比起裴寂这样的老臣,还是差了一些。 虽说有李世民撑腰,可裴寂他们这些年也是经营多年,党羽也不少。 这么多年来,双方也是明争暗斗。 别的不说,李世民曾经命杜如晦提拔一批大臣。 然而,裴寂却一再阻拦,到了尽头,那些本该被提拔的人,依旧没有一个能够进入中枢。 在之前的几次交锋中,房玄龄等人也尝试过几次,但都以失败而告终。 杜如晦也是沉思不已。 毕竟,这件事牵扯到皇子。 没有陛下的首肯,任何人都不敢在这件事上偏袒任何一方 “你说,燕王有圣上撑腰?” “嗯!”房玄龄点了点头,不再多说。 “陛下栽培燕王的心思,我们都看在眼里。” “众皇子中,权势最强的就是燕王了。” 杜如晦皱了皱眉头:“但你确定燕王不会有其他想法?” “哈哈哈哈,克明兄,你想多了吧?” 房玄龄哈哈一笑,说道:“燕王只是陛下的义子,就算他想要那个位置,也没有这个资格啊。” “说的也是!” 杜如晦苦笑道:“我倒是忘了这一茬。” “燕王殿下,一次比一次让人震惊,我都忘记他是陛下义子了。” 房玄龄笑了笑,道:“以他如今的实力,还不足以威胁皇位,况且以我看,燕王并无此意,只是与裴相不合罢了。” “也就是说,我们可以参与其中?”杜如晦摸着胡子,眯着眼睛问道。 “嗯!” 房玄龄道:“裴寂年纪大了,也是时候放权了,现在燕王在前面冲锋陷阵,我们帮他一把,也没什么。” 两个老狐狸瞬间达成了共识,拿起卷宗开始思考如何将裴寂拖下水。 第二天,紫宸殿。 群臣肃立。 李世民坐在龙椅上,目光缓缓扫过满朝文武。 “有事启奏!” 吏部左侍郎缓缓上前一步。 “陛下,臣有奏!” “关于和突厥的贸易章程,臣已经拟定好了,具体内容如下……” 听着那老家伙的喋喋不休,李想只觉得自己宛如前世上早八一样,昏昏欲睡。 是的,他又上朝了。 这几天,李想一改以往,经常参加朝会。 不过,每次上朝的时候,他都会犯困。 以往的时候,他以为朝堂上的大臣们讨论的都是国家大事,一定会很激烈,很精彩。 但实际上,大多数时候,还是挺无聊的。 三省六部,州郡,边关,都有事,其中大部分都是鸡毛蒜皮的小事,但都要汇报处理。 不过,他也越来越觉得,自己这个干爹,实在是太牛逼了。 几乎每一件事,都要他来决定,但每一个决定,都不会有错。 看来这个皇帝,不是谁都能当的。 还不如做个逍遥王爷呢。 李想心中暗暗盘算着。 折腾了一上午,总算是有件事有点意思了。 房玄龄上前道:“启禀皇上,臣已经查清楚了裴元吉谋反之事。” “是吗?结果怎么样?” 房玄龄拿出一封折子,交给太监。 “裴元吉谋反一事,微臣已经掌握了所有证据,而且,这件事的背后,还牵扯到了朝堂上的大臣!” 此言一出,满殿文武百宫皆是浑身一震! 朝中大臣参与了谋反? 谁敢这么做? 与此同时,裴寂那张苍老的面庞上,也浮现出一抹骇然之色。 整个紫宸殿内,鸦雀无声。 众人看向房玄龄的目光,充满了不可思议。 这是怎么回事,老房今天是不是疯了,怎么会说出这么惊世骇俗的话来? 朝中重臣牵扯到谋反,如果闹大了,不杀一大群人能完事儿? 再说了,就算真的有这事,也应该和陛下先商量一下才对。 但是…… 这一刻,陛下脸上的震惊之色,一点都不像是装出来的。 这是怎么回事? 众人绞尽脑汁,想要从房玄龄的表情中,看出一些端倪。 李世民也是懵逼了。 他只是让房玄龄再查一遍,如果能恶心一下裴寂就好了。 这老伙计,怎么突然玩这么大了? 也不知过了多久,李世民淡淡道:“房爱卿,兹事体大,你可不能信口开河!” 房玄龄微微颔首,面无表情。 “启禀皇上,微臣明白,但此事,臣有确凿的证据!” 他们俩个, 都是最了解陛下心思的人, 但也完全不知道该怎么办。 上奏之前, 他还特意去紫宸殿汇报了。 那时候, 陛下的意思,跟他们的意思是一样的,只斩首恶。 怎么现在又要重办呢? 常言伴君如伴虎,但这态度转变的未免也太快了点。 杜如晦捋了捋胡须,道:“陛下让我们重办,一定是陛下不满如此处置。” “只是不知陛下是想严惩,还是从轻发落。” 房玄龄道:“我以为,陛下定要严惩此人。” 杜如晦抬头看向自己的老朋友,眉头一皱:“你如何知道?” 房玄龄道:“今日在燕王府,我和燕王见过面,燕王想要拉拢我,让我和他联手对付裴相。” 杜如晦浑浊的眼睛里,闪过一丝精光。 “燕王要与裴相为敌?为什么?” 房玄龄道:“他说要改革取仕制度,可是裴相手握官吏任免大权,想要改革,就必须要扳倒他。” “这就完了?” 杜如晦一脸懵逼。 房玄龄想了想,道:“我相信燕王!” 杜如晦用一种看白痴的眼神看着自己的老朋友。 两人都是权斗大师,在官场上摸爬滚打多年,最后都成了朝中重臣,被封为国公。 看待问题都绝对不是那么简单的。 朝堂上只要有一点动静,就会掀起一场腥风血雨。 更别说一位皇子,想要推翻一代宰相,这是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 “玄龄,你太天真了!” 杜如晦道:“裴寂在朝堂上做了十余年的宰相,门下弟子不计其数,想要动他?单凭燕王一人之力,如何能行?” “这也是为什么燕王会提议与我们结盟!” 他说的是我们,而不是我! 房玄龄、杜如晦、长孙无忌,这些在玄武门之变中立下赫赫战功的人,都是朝廷中新崛起的力量。 这些人不同于那些前朝的老臣,都是李世民登上皇位之后才重用的。 不过,他们的影响力,比起裴寂这样的老臣,还是差了一些。 虽说有李世民撑腰,可裴寂他们这些年也是经营多年,党羽也不少。 这么多年来,双方也是明争暗斗。 别的不说,李世民曾经命杜如晦提拔一批大臣。 然而,裴寂却一再阻拦,到了尽头,那些本该被提拔的人,依旧没有一个能够进入中枢。 在之前的几次交锋中,房玄龄等人也尝试过几次,但都以失败而告终。 杜如晦也是沉思不已。 毕竟,这件事牵扯到皇子。 没有陛下的首肯,任何人都不敢在这件事上偏袒任何一方 “你说,燕王有圣上撑腰?” “嗯!”房玄龄点了点头,不再多说。 “陛下栽培燕王的心思,我们都看在眼里。” “众皇子中,权势最强的就是燕王了。” 杜如晦皱了皱眉头:“但你确定燕王不会有其他想法?” “哈哈哈哈,克明兄,你想多了吧?” 房玄龄哈哈一笑,说道:“燕王只是陛下的义子,就算他想要那个位置,也没有这个资格啊。” “说的也是!” 杜如晦苦笑道:“我倒是忘了这一茬。” “燕王殿下,一次比一次让人震惊,我都忘记他是陛下义子了。” 房玄龄笑了笑,道:“以他如今的实力,还不足以威胁皇位,况且以我看,燕王并无此意,只是与裴相不合罢了。” “也就是说,我们可以参与其中?”杜如晦摸着胡子,眯着眼睛问道。 “嗯!” 房玄龄道:“裴寂年纪大了,也是时候放权了,现在燕王在前面冲锋陷阵,我们帮他一把,也没什么。” 两个老狐狸瞬间达成了共识,拿起卷宗开始思考如何将裴寂拖下水。 第二天,紫宸殿。 群臣肃立。 李世民坐在龙椅上,目光缓缓扫过满朝文武。 “有事启奏!” 吏部左侍郎缓缓上前一步。 “陛下,臣有奏!” “关于和突厥的贸易章程,臣已经拟定好了,具体内容如下……” 听着那老家伙的喋喋不休,李想只觉得自己宛如前世上早八一样,昏昏欲睡。 是的,他又上朝了。 这几天,李想一改以往,经常参加朝会。 不过,每次上朝的时候,他都会犯困。 以往的时候,他以为朝堂上的大臣们讨论的都是国家大事,一定会很激烈,很精彩。 但实际上,大多数时候,还是挺无聊的。 三省六部,州郡,边关,都有事,其中大部分都是鸡毛蒜皮的小事,但都要汇报处理。 不过,他也越来越觉得,自己这个干爹,实在是太牛逼了。 几乎每一件事,都要他来决定,但每一个决定,都不会有错。 看来这个皇帝,不是谁都能当的。 还不如做个逍遥王爷呢。 李想心中暗暗盘算着。 折腾了一上午,总算是有件事有点意思了。 房玄龄上前道:“启禀皇上,臣已经查清楚了裴元吉谋反之事。” “是吗?结果怎么样?” 房玄龄拿出一封折子,交给太监。 “裴元吉谋反一事,微臣已经掌握了所有证据,而且,这件事的背后,还牵扯到了朝堂上的大臣!” 此言一出,满殿文武百宫皆是浑身一震! 朝中大臣参与了谋反? 谁敢这么做? 与此同时,裴寂那张苍老的面庞上,也浮现出一抹骇然之色。 整个紫宸殿内,鸦雀无声。 众人看向房玄龄的目光,充满了不可思议。 这是怎么回事,老房今天是不是疯了,怎么会说出这么惊世骇俗的话来? 朝中重臣牵扯到谋反,如果闹大了,不杀一大群人能完事儿? 再说了,就算真的有这事,也应该和陛下先商量一下才对。 但是…… 这一刻,陛下脸上的震惊之色,一点都不像是装出来的。 这是怎么回事? 众人绞尽脑汁,想要从房玄龄的表情中,看出一些端倪。 李世民也是懵逼了。 他只是让房玄龄再查一遍,如果能恶心一下裴寂就好了。 这老伙计,怎么突然玩这么大了? 也不知过了多久,李世民淡淡道:“房爱卿,兹事体大,你可不能信口开河!” 房玄龄微微颔首,面无表情。 “启禀皇上,微臣明白,但此事,臣有确凿的证据!” 他们俩个,都是最了解陛下心思的人,但也完全不知道该怎么办。 上奏之前,他还特意去紫宸殿汇报了。 那时候,陛下的意思,跟他们的意思是一样的,只斩首恶。 怎么现在又要重办呢? 常言伴君如伴虎,但这态度转变的未免也太快了点。 杜如晦捋了捋胡须,道:“陛下让我们重办,一定是陛下不满如此处置。()?()” “只是不知陛下是想严惩,还是从轻发落。()?()” 房玄龄道:“我以为,陛下定要严惩此人。()?()” 杜如晦抬头看向自己的老朋友,眉头一皱:“你如何知道?◢()_[(.)]◢?◢_?_?◢()?()” 房玄龄道:“今日在燕王府,我和燕王见过面,燕王想要拉拢我,让我和他联手对付裴相。” 杜如晦浑浊的眼睛里,闪过一丝精光。 “燕王要与裴相为敌?为什么?” 房玄龄道:“他说要改革取仕制度,可是裴相手握官吏任免大权,想要改革,就必须要扳倒他。” “这就完了?” 杜如晦一脸懵逼。 房玄龄想了想,道:“我相信燕王!” 杜如晦用一种看白痴的眼神看着自己的老朋友。 两人都是权斗大师,在官场上摸爬滚打多年,最后都成了朝中重臣,被封为国公。 看待问题都绝对不是那么简单的。 朝堂上只要有一点动静,就会掀起一场腥风血雨。 更别说一位皇子,想要推翻一代宰相,这是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 “玄龄,你太天真了!” 杜如晦道:“裴寂在朝堂上做了十余年的宰相,门下弟子不计其数,想要动他?单凭燕王一人之力,如何能行?” “这也是为什么燕王会提议与我们结盟!” 他说的是我们,而不是我! 房玄龄、杜如晦、长孙无忌,这些在玄武门之变中立下赫赫战功的人,都是朝廷中新崛起的力量。 这些人不同于那些前朝的老臣,都是李世民登上皇位之后才重用的。 不过,他们的影响力,比起裴寂这样的老臣,还是差了一些。 虽说有李世民撑腰,可裴寂他们这些年也是经营多年,党羽也不少。 这么多年来,双方也是明争暗斗。 别的不说,李世民曾经命杜如晦提拔一批大臣。 然而,裴寂却一再阻拦,到了尽头,那些本该被提拔的人,依旧没有一个能够进入中枢。 在之前的几次交锋中,房玄龄等人也尝试过几次,但都以失败而告终。 杜如晦也是沉思不已。 毕竟,这件事牵扯到皇子。 没有陛下的首肯,任何人都不敢在这件事上偏袒任何一方 “你说,燕王有圣上撑腰?” “嗯!”房玄龄点了点头,不再多说。 “陛下栽培燕王的心思,我们都看在眼里。” “众皇子中,权势最强的就是燕王了。” 杜如晦皱了皱眉头:“但你确定燕王不会有其他想法?” “哈哈哈哈,克明兄,你想多了吧?” 房玄龄哈哈一笑,说道:“燕王只是陛下的义子,就算他想要那个位置,也没有这个资格啊。” “说的也是!” 杜如晦苦笑道:“我倒是忘了这一茬。” “燕王殿下,一次比一次让人震惊,我都忘记他是陛下义子了。” 房玄龄笑了笑,道:“以他如今的实力,还不足以威胁皇位,况且以我看,燕王并无此意,只是与裴相不合罢了。” “也就是说,我们可以参与其中?”杜如晦摸着胡子,眯着眼睛问道。 “嗯!” 房玄龄道:“裴寂年纪大了,也是时候放权了,现在燕王在前面冲锋陷阵,我们帮他一把,也没什么。” 两个老狐狸瞬间达成了共识,拿起卷宗开始思考如何将裴寂拖下水。 第二天,紫宸殿。 群臣肃立。 李世民坐在龙椅上,目光缓缓扫过满朝文武。 “有事启奏!” 吏部左侍郎缓缓上前一步。 “陛下,臣有奏!” “关于和突厥的贸易章程,臣已经拟定好了,具体内容如下……” 听着那老家伙的喋喋不休,李想只觉得自己宛如前世上早八一样,昏昏欲睡。 是的,他又上朝了。 这几天,李想一改以往,经常参加朝会。 不过,每次上朝的时候,他都会犯困。 以往的时候,他以为朝堂上的大臣们讨论的都是国家大事,一定会很激烈,很精彩。 但实际上,大多数时候,还是挺无聊的。 三省六部,州郡,边关,都有事,其中大部分都是鸡毛蒜皮的小事,但都要汇报处理。 不过,他也越来越觉得,自己这个干爹,实在是太牛逼了。 几乎每一件事,都要他来决定,但每一个决定,都不会有错。 看来这个皇帝,不是谁都能当的。 还不如做个逍遥王爷呢。 李想心中暗暗盘算着。 折腾了一上午,总算是有件事有点意思了。 房玄龄上前道:“启禀皇上,臣已经查清楚了裴元吉谋反之事。” “是吗?结果怎么样?” 房玄龄拿出一封折子,交给太监。 “裴元吉谋反一事,微臣已经掌握了所有证据,而且,这件事的背后,还牵扯到了朝堂上的大臣!” 此言一出,满殿文武百宫皆是浑身一震! 朝中大臣参与了谋反? 谁敢这么做? 与此同时,裴寂那张苍老的面庞上,也浮现出一抹骇然之色。 整个紫宸殿内,鸦雀无声。 众人看向房玄龄的目光,充满了不可思议。 这是怎么回事,老房今天是不是疯了,怎么会说出这么惊世骇俗的话来? 朝中重臣牵扯到谋反,如果闹大了,不杀一大群人能完事儿? 再说了,就算真的有这事,也应该和陛下先商量一下才对。 但是…… 这一刻,陛下脸上的震惊之色,一点都不像是装出来的。 这是怎么回事? 众人绞尽脑汁,想要从房玄龄的表情中,看出一些端倪。 李世民也是懵逼了。 他只是让房玄龄再查一遍,如果能恶心一下裴寂就好了。 这老伙计,怎么突然玩这么大了? 也不知过了多久,李世民淡淡道:“房爱卿,兹事体大,你可不能信口开河!” 房玄龄微微颔首,面无表情。 “启禀皇上,微臣明白,但此事,臣有确凿的证据!” 他们俩个()?(), 都是最了解陛下心思的人♀()♀[(.)]?♀♀?♀?♀()?(), 但也完全不知道该怎么办。 上奏之前()?(), 他还特意去紫宸殿汇报了。 那时候()?(), 陛下的意思,跟他们的意思是一样的,只斩首恶。 怎么现在又要重办呢? 常言伴君如伴虎,但这态度转变的未免也太快了点。 杜如晦捋了捋胡须,道:“陛下让我们重办,一定是陛下不满如此处置。” “只是不知陛下是想严惩,还是从轻发落。” 房玄龄道:“我以为,陛下定要严惩此人。” 杜如晦抬头看向自己的老朋友,眉头一皱:“你如何知道?” 房玄龄道:“今日在燕王府,我和燕王见过面,燕王想要拉拢我,让我和他联手对付裴相。” 杜如晦浑浊的眼睛里,闪过一丝精光。 “燕王要与裴相为敌?为什么?” 房玄龄道:“他说要改革取仕制度,可是裴相手握官吏任免大权,想要改革,就必须要扳倒他。” “这就完了?” 杜如晦一脸懵逼。 房玄龄想了想,道:“我相信燕王!” 杜如晦用一种看白痴的眼神看着自己的老朋友。 两人都是权斗大师,在官场上摸爬滚打多年,最后都成了朝中重臣,被封为国公。 看待问题都绝对不是那么简单的。 朝堂上只要有一点动静,就会掀起一场腥风血雨。 更别说一位皇子,想要推翻一代宰相,这是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 “玄龄,你太天真了!” 杜如晦道:“裴寂在朝堂上做了十余年的宰相,门下弟子不计其数,想要动他?单凭燕王一人之力,如何能行?” “这也是为什么燕王会提议与我们结盟!” 他说的是我们,而不是我! 房玄龄、杜如晦、长孙无忌,这些在玄武门之变中立下赫赫战功的人,都是朝廷中新崛起的力量。 这些人不同于那些前朝的老臣,都是李世民登上皇位之后才重用的。 不过,他们的影响力,比起裴寂这样的老臣,还是差了一些。 虽说有李世民撑腰,可裴寂他们这些年也是经营多年,党羽也不少。 这么多年来,双方也是明争暗斗。 别的不说,李世民曾经命杜如晦提拔一批大臣。 然而,裴寂却一再阻拦,到了尽头,那些本该被提拔的人,依旧没有一个能够进入中枢。 在之前的几次交锋中,房玄龄等人也尝试过几次,但都以失败而告终。 杜如晦也是沉思不已。 毕竟,这件事牵扯到皇子。 没有陛下的首肯,任何人都不敢在这件事上偏袒任何一方 “你说,燕王有圣上撑腰?” “嗯!”房玄龄点了点头,不再多说。 “陛下栽培燕王的心思,我们都看在眼里。” “众皇子中,权势最强的就是燕王了。” 杜如晦皱了皱眉头:“但你确定燕王不会有其他想法?” “哈哈哈哈,克明兄,你想多了吧?” 房玄龄哈哈一笑,说道:“燕王只是陛下的义子,就算他想要那个位置,也没有这个资格啊。” “说的也是!” 杜如晦苦笑道:“我倒是忘了这一茬。” “燕王殿下,一次比一次让人震惊,我都忘记他是陛下义子了。” 房玄龄笑了笑,道:“以他如今的实力,还不足以威胁皇位,况且以我看,燕王并无此意,只是与裴相不合罢了。” “也就是说,我们可以参与其中?”杜如晦摸着胡子,眯着眼睛问道。 “嗯!” 房玄龄道:“裴寂年纪大了,也是时候放权了,现在燕王在前面冲锋陷阵,我们帮他一把,也没什么。” 两个老狐狸瞬间达成了共识,拿起卷宗开始思考如何将裴寂拖下水。 第二天,紫宸殿。 群臣肃立。 李世民坐在龙椅上,目光缓缓扫过满朝文武。 “有事启奏!” 吏部左侍郎缓缓上前一步。 “陛下,臣有奏!” “关于和突厥的贸易章程,臣已经拟定好了,具体内容如下……” 听着那老家伙的喋喋不休,李想只觉得自己宛如前世上早八一样,昏昏欲睡。 是的,他又上朝了。 这几天,李想一改以往,经常参加朝会。 不过,每次上朝的时候,他都会犯困。 以往的时候,他以为朝堂上的大臣们讨论的都是国家大事,一定会很激烈,很精彩。 但实际上,大多数时候,还是挺无聊的。 三省六部,州郡,边关,都有事,其中大部分都是鸡毛蒜皮的小事,但都要汇报处理。 不过,他也越来越觉得,自己这个干爹,实在是太牛逼了。 几乎每一件事,都要他来决定,但每一个决定,都不会有错。 看来这个皇帝,不是谁都能当的。 还不如做个逍遥王爷呢。 李想心中暗暗盘算着。 折腾了一上午,总算是有件事有点意思了。 房玄龄上前道:“启禀皇上,臣已经查清楚了裴元吉谋反之事。” “是吗?结果怎么样?” 房玄龄拿出一封折子,交给太监。 “裴元吉谋反一事,微臣已经掌握了所有证据,而且,这件事的背后,还牵扯到了朝堂上的大臣!” 此言一出,满殿文武百宫皆是浑身一震! 朝中大臣参与了谋反? 谁敢这么做? 与此同时,裴寂那张苍老的面庞上,也浮现出一抹骇然之色。 整个紫宸殿内,鸦雀无声。 众人看向房玄龄的目光,充满了不可思议。 这是怎么回事,老房今天是不是疯了,怎么会说出这么惊世骇俗的话来? 朝中重臣牵扯到谋反,如果闹大了,不杀一大群人能完事儿? 再说了,就算真的有这事,也应该和陛下先商量一下才对。 但是…… 这一刻,陛下脸上的震惊之色,一点都不像是装出来的。 这是怎么回事? 众人绞尽脑汁,想要从房玄龄的表情中,看出一些端倪。 李世民也是懵逼了。 他只是让房玄龄再查一遍,如果能恶心一下裴寂就好了。 这老伙计,怎么突然玩这么大了? 也不知过了多久,李世民淡淡道:“房爱卿,兹事体大,你可不能信口开河!” 房玄龄微微颔首,面无表情。 “启禀皇上,微臣明白,但此事,臣有确凿的证据!”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