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234小说>穿越历史>大唐:东宫毒士,请陛下退位让贤> 第286章 留在长安城,得以重用是两码事!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86章 留在长安城,得以重用是两码事!(1 / 1)

薛元超终就还是坐下。 虽然这个时候多少有些不合适,但是那也要看看,对面坐着的人是谁。 苏尘相邀,太子没有拒绝,其他的三位也没有开口,显然是同意他入席了。 他要是在拒绝的话,多少是有几分不识好歹了。 苏尘笑着为薛元超介绍道,“这位是太子爷,这位是东宫长史于志宁,这位是当朝驸马爷杜荷,这位是中郎将赵节,今日见面就算认识了,以后免不了打交道的。” 苏尘每介绍一人,薛元超便起身一次。 毫无疑问,能够坐在这里的,大多是太子的心腹,左膀右臂,薛元超怎么敢怠慢呢! 薛元超忽然有些庆幸自己今日来的巧了! “薛元超,河东薛氏,我听说过你的名字。” 李承乾夹起一片羊肉,笑呵呵的说道,“之前在卢氏二房谋反的时候,你曾与苏禀他们一起送来了不少的卷宗。” 薛元超当即起身,“太子日理万机,还能记得这些……” “坐下说话。” 李承乾摆了摆手,“这里都是自己人,不要像在外面那样拘束。” 薛元超看了苏尘一眼,然而苏尘的注意力,却是在锅中的羊肉上,丝毫没有理会他。 薛元超尴尬的笑了笑,落座后说道:“太子说的是。” 李承乾:“我还听说,你在河东道的名气不小,才学过人?” 薛元超谦虚道:“比起苏公子和于大人还差得远。” 杜荷抬头看去,“我呢?” 薛元超眼皮一跳,急忙道:“比起杜郡公自然也是差得远了。” 杜荷嘿嘿一笑,“瞧你给吓得,和你说笑呢。” “我有几斤几两,我自己还不清楚?哪能和你们这样的读书人比较,那不是自讨苦吃嘛。” 薛元超:“……” 赵节笑呵呵的说道:“人家第一次来太子居,又有太子当面本就紧张,你还逗人家?” 杜荷笑着拿起酒壶,给薛元超倒了一杯酒。 “杜郡公使不得……” “无妨,以后就熟络了。” 苏尘笑着夹了一筷子的青菜,放在了薛元超的面前,“不用这么紧张,大家都是两个肩膀扛着一个脑袋,他们还能吃了你不成?” 于志宁点头附和:“苏公子说的没错,你能帮太子做事,足以证明你的眼光不差,既然都是自己人,不用这般拘谨。” 薛元超笑了笑,点头称是,但是心里却丝毫放松不下来。 本来是来拜访苏尘的,谁知道一见面就有太子等人在场…… 就像是做足了准备,想要去见一见未来的合作伙伴,却没有想到,未来老板已经在场了。 虽然大老板客客气气的,但是薛元超能放得开? “薛礼给你的信,你收到了吧?” “已经收到了。” 薛元超点点头,放下了筷子,沉声道:“他在书信中说,希望我能来参加这次仲冬的吏部试。” “在下虽然才疏学浅,但是得知此次前来长安城是参加吏部试后,已经提前做足了功课,对于此次的吏部试,还是有一定的把握的。” 只要吏部试考试合格,就可以留任长安城,薛元超怎么可能不用心? 苏尘笑道:“不用那么紧张,不过是一次考试而已,我相信以你的才学,定然不是什么大问题。” 还有一些话苏尘没有直说。 哪怕是此次薛元超考试不合格,以他们的手段,想要让薛元超留在长安城也不是什么难事儿。 但是,薛元超能不能用,能不能重用,还是要看看他的个人能力的。 这次的吏部试,便是一个机会。 薛元超也明白自己的处境,虽然成功的搭上了东宫这一条线,但是能不能留在长安城,能不能得以重用还要看他的真本事。 而且留在长安城,和得以重用是两码事! 凭借着之前的功劳,即便是他此次考试落榜了,仍旧可以留在长安城任职,或许李承乾会随便给他一个小官儿。 可若是成功了,拔得头筹,那就不单单是留在长安城了。 极有可能会成为东宫的属官! 将来,太子继承大统后,他的位置自然而然的水涨船高! “我明白。” 薛元超点点头。 像是想到了什么似得,薛元超从袖口中取出了一封书信,交给了苏尘,“苏公子,这是我在来时,苏禀公子让我转交给你的书信。” “苏禀的信?” 李承乾抬头看去,苏尘笑道:“之前交代了苏禀一些事情罢了。” 李承乾调侃道:“我现在越来越觉得,你和他们原比我和他们更亲近了。” “目的是一样的。” 苏尘笑了笑,打开了书信,“要看看么?” 李承乾摇了摇头,“你都安排好了,我又何须费心?” 苏尘点点头,目光落在了书信上。 薛元超目光在李承乾与苏尘的身上略过,难以想象,这是一个商人和当朝太子之间的对话。 薛元超觉得,他还是低估了,苏尘和李承乾之间的关系! 如若到时候李承乾当真坐在了那个位置上,苏尘必将是权倾朝野,堪比霍家两兄弟。 武可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之外,文可治理江山,辅佐万世基业。 看完了书信后,苏尘随手就把书信丢进了火炉中。 “哎哎哎,苏兄,你这是作甚。” 赵节挥了挥袖袍,驱散面前的烟雾,“这可是我花了不少银子买的上等木炭,你这一弄还有什么价值可言。” 苏尘愣了一下,目光看向了火炉。 “苏兄?” 见苏尘盯着火炉不言语,赵节感绝像是说错了话,急忙找补,“其实也用不了几两银子,苏兄你不必如此。” 李承乾几人,也是怪异的看着苏尘。 苏尘笑了笑,“大家不必紧张,只是方才赵节的话,给我提了个醒。” “提醒?” “提醒你什么了?” 李承乾等人一脸好奇。 不过就是个火炉,一些上等木炭罢了,这能有什么提醒? 苏尘笑盈盈的拿起了酒杯,“太子可还记得我们的棉衣计划?” 李承乾点点头,“此乃造福大唐百姓的大事。” 苏尘指了指面前的火炉,“这个也是。” 火炉? 众人皱眉思索。 薛元超看了看苏尘,又看了看火炉,这东西冬日取暖,自然是效果极好。 但是…… “苏公子,民间百姓根本没有多余的钱财购买木炭。” 薛元超轻声道,“即便是他们有时间进山捡柴火,那也需要他人的同意。” 世人皆以为,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余下的三分啸成剑气,绣口一吐,便是半个盛唐。 实则不然。 大唐境内的任何山林,不是朝廷掌控着,就是在那些世家豪门,士绅富商的手中。 寻常人想要进山都需要他们的同意,更何况是进山砍柴,捡柴火呢? 如若不然,一旦被发现了,轻则毒打一顿,收走所有的柴火,重则扭送衙门,服役数年,甚至客死异乡。 白居易就曾以卖炭翁的视角,阐述木炭制作的不易与卖炭人的困境。 苏尘点点头,“这个我明白。” “不过我说的不是木炭而是火炉,不用木柴的火炉。” “不用木柴的火炉?” 李承乾等人面面相觑,“世上有不用木柴的火炉?” “当然有!” 苏尘笑了笑,“所以我说,是赵兄提醒了我。” “然后呢?” 李承乾一脸期待。 苏尘只是淡淡的看了他一眼后,便摇头说道:“说了你也不懂,何必浪费时间?” 李承乾顿时不乐意了,“你不说怎么知道我不懂?” 苏尘笑了笑,沉吟着开口道:“这火炉造型简单,只需加入木炭便可燃烧,不会有烟雾升起,也不会令人晕眩。” “但是有一种可以燃烧散发着刺鼻的味道……” “苏公子说的可是石炭?” 薛元超一瞬间,便明白了苏尘所说之物。 苏尘看了他一眼后,继续道:“此物用来取暖,做饭效果也十分不错。” “如若能够批量开采,加以利用的话,那么今年的寒冬,将不会有人冻死路边。” 李承乾抿了口酒,好奇的看向了薛元超,“你知道石炭?” 薛元超点点头:“此物确实是可以燃烧,但是因为气味刺鼻,很少被人利用,大多是一些贫苦人家,会利用此物取暖,但这东西有毒。” “河东就有不少百姓,因为使用了这种石炭,导致中毒身亡。” “不可能。” 对于薛元超的说法,杜荷第一时间反驳道,“既然苏兄提及此物,足以证明此物的可取之处。” 毫无疑问,杜荷现在对苏尘莫名的信任。 哪怕是薛元超给出了解释,杜荷仍就不信,觉得石炭定有他人没有发现的妙用。 “不错。” 苏尘微笑着开口道:“杜荷说的没错,石炭确实是有可取之处。” 说着,苏尘目光转向了薛元超,“当然,你说的也没有错,石炭本来是没毒的,可是一旦燃烧后,它就变成有毒的了。” “苏公子的意思是?” “只需要我们稍加利用,把有毒的气体,从房间里面排出去,用其火,用其热,不用其毒,便可安然无恙!” 薛元超若有所思。 李承乾却是两眼摸黑,“所以说,石炭究竟是什么东西?” “殿下,石炭是黑色的可以燃烧的石头。” “原来那东西就叫石炭啊。” 李承乾恍然大悟,似乎是见过听过这种东西,但并不是很了解。 目光转向苏尘,李承乾继续道:“所以你有办法,让石炭用来取暖做饭,却不会令人中毒?” 苏尘含笑点头。 李承乾像是想到了什么,问道:“石炭价格,相较于木炭如何?” 这一句话倒是问住了于志宁他们。 以他们的身份地位,何曾接触过这么低级的东西? “完全没有可比性!” 薛元超开口道:“河东那边的石炭价格几近与零。” “啊?” 李承乾等人愣住,“白送?” 薛元超摇了摇头,“不是白送,是白捡,有的石炭是露天的,无需开采,可以随手带回家。” “但是因为其拥有一定的毒性,所以很少有人使用石炭。” 一瞬间。 李承乾等人都明白了苏尘的意思。 石炭虽然有毒,但是可以处理掉其毒性,最重要的是,这些石炭随便可以捡到,仍在路上都没有人捡! 一旦把石炭的毒性去掉,这就是根本无需花钱的御寒之物啊! 尤其是对那些贫苦百姓来说,这就是保命的东西! “孤明白了!” “苏兄,你说这事儿怎么办?!”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