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234小说>穿越历史>大唐:东宫毒士,请陛下退位让贤> 第254章 吾剑也未尝不利!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54章 吾剑也未尝不利!(1 / 1)

“大人,卢承司想通了。” “想通了好啊。” 孙伏伽揉了揉脑袋,看了一眼外面的天色,打着哈欠道:“你带上纸笔去见他,让他把他知道的内容,详细的记录下来,本官明天一早再看。” “若是有什么遗漏了,或是案件影响太小的话,本官相信太子殿下不会对他的事情感兴趣的。” 李天:“卑职明白了!” 李天找来纸笔,转身来到了监牢内。 看到李天,卢承司的脸上,顿时露出了喜色,“李巡捕,可是孙大人愿意见我了?” 李天:“抱歉,这都什么时辰了,孙大人已经睡下了。” 卢承司脸上的喜色顿时散去,多了几分恐慌,“那我怎么办?” “不急。” 李天笑着扬了扬手中的纸笔,“孙大人说了,把你知道的事情,全部写下来,大人明日一早就会查看。” “当然,你可要想清楚了,若是案件太小,无法引起太子殿下注意的话,哪怕是孙大人有意帮你求情,却也很为难呐!” 卢承司连连点头,“我明白,我明白,把纸笔给我。” 李天笑着放下了纸笔,卢承司急忙将其接过,快速的研磨起来。 “李巡捕,这监牢里面,太过清冷,可否给我送点吃的过来,暖和暖喝身子?” “小事一桩。” 李天点点头,随即对着身边的狱卒吩咐道,“去准备一些酒水菜肴送过来,让他吃饱了好好写。” “是。” 狱卒点头离去。 有了李天的交代,卢承司动笔的时候,没有丝毫的犹豫、 绞尽脑汁也要把卢氏子弟中,那些犯下了各种过错的人,全部一一记录下来。 很快,李天就发现,拿给卢承司的纸张,似乎不够用了! 命人去取来了一本本全新未曾用过的账本,放在了卢承司的面前,让他放心且大胆的写下去。 卢承司也没有辜负李天的信任,纸张写不下了,就拿起账本开始记录。 同时,除了卢氏子弟犯下的事情外,还有他所知晓的孔氏子弟之人…… 一直到天亮十分,卢承司方才手酸的放下了笔,拿起了酒壶喝了一气。 “就只有这些么?” 李天一脸平静的看着,一张张,一本本的犯罪记录。 卢承司想了想,“差不多都在这里了。” 李天点点头,“签字吧。” 卢承司接过毛笔,犹豫了一下,“孙大人会为我求情的对么?” 李天:“孙大人从未有过食言而肥之举!” 卢承司深吸一口气,在上面写下了自己的名字。 李天笑着把东西收了起来,看了一眼窗外的天色,“时候不早了,卢先生早点休息。” …… 天色放明。 孙伏伽伸着懒腰从房间内走了出来,因为卢承司的缘故,他不得不在大理寺对付一宿。 不过结果是好的,至少卢承司肚子里的东西,都被他榨的一干二净的了。 看着卢承司写下的这些内容,孙伏伽挠了挠脑袋,不说是罄竹难书吧,那也是擢发难数了。 八页纸,四个账本都写满了各种事情。 小到霸王餐之类的不给钱,大到强迫威胁转让土地什么的。 真是让孙伏伽大开眼界。 虽说卢氏孔氏都是传承了几百上千年,但也正是因为这样的大家族,才会滋生出许多的恶。 他们的恶是寻常看不见的,隐藏起来的,可一旦真的曝光出来,却是令人不可置信的。 孙伏伽将其收好,塞入了卷宗内,“卢承司还有什么交代?” 李天:“他现在就想着,能否活下来。” 孙伏伽笑着点点头,“人之常情。” “不过他把这些内容写出来了,还想好好的活下去,怕是要换个身份了。” 那么多的卢氏子弟,孔氏子弟牵连其中,这两家定然是不会放过他的。 所以,即便是有大理寺的保护,最好的结果,也是换个身份隐姓埋名,从此以后当个普通人。 “看好了卢承司。” 孙伏伽招了招手,李天凑上前,孙伏伽低声的交代了几句,李天若有所思的点点头。 “请大人放心,我一定防着他们!” 孙伏伽拍了拍李天的肩膀,“事关太子的启蒙新学,陛下那边也在盯着,千万不能有事。” “若是处理不了,便把岳明二人叫上,除了本官又或者是太子亲临,无论是谁,都不能靠近他!” “是!” 孙伏伽起身,抖了抖身上的官袍,“好了,本官上朝去了。” …… 宫门外。 孙伏伽笑盈盈的看着,走来的李道宗,拱手应了上去。 李道宗看了他一眼,“听说你昨天抓了卢承司?” 孙伏伽点头:“王爷那边的进展如何?” 李道宗:“已经安排人手抓人了。” “卢承司在大理寺,可曾说了什么?” 孙伏伽笑道:“若是王爷见了,必然大为震怒。” 想来孙伏伽是得到了不少有用的消息了。 李道宗笑道:“那倒是要恭喜孙大人了。” 孙伏伽摇了摇头,“我倒是希望他什么都说不出来。” 李道宗淡然一笑,“传承久了,自然会滋生一些蛀虫。” 孙伏伽点头。 李道宗:“卢氏南北两祖五房,经此事后还能剩下几房?” 孙伏伽:“南祖势弱,倒是犯错不多,大多是北祖势大,四房犯下的事情,罄竹难书。” 李道宗叹了口气,似乎是因为卢氏犯错而感到惋惜,“这倒是让太子方便行事了。” “二位大人在聊什么呢?” 这时,卢承庆笑着走了过来,“与我说到说到?” “不是什么大事,等会卢大人就知道了。” 孙伏伽笑道:“倒是卢大人,不去西市那边盯着,怎么跑来上朝了?” 卢承庆耸了耸肩,“经过昨日的事情,长安学子们的态度明显好转了一些,不至于发生什么冲突事件。” 长安学子的面子找回来了,总不能再动手吧? 若是如此,那岂不是丢人丢到姥姥家去了。 孙伏伽笑道:“也多亏了卢大人,西市那边的学子比拼,方才能够如此顺利进行啊。” 卢承庆:“分内之事罢了。” 李道宗:“好了,不说了,进宫吧。” 孙伏伽点点头,跟着李道宗一起,并肩走向皇宫。 “可惜了。” 卢承庆摇了摇头。 从孙伏伽二人的态度不难看的出来,卢承司这次是有难了。 太极殿。 李承乾负手而立,嘴角含笑,立足于龙椅下方。 如若不是上面还有个李世民的话,众人都觉得,李承乾坐着这个位置,无疑是最好的选择。 至于一旁满脸笑容的李泰,面无表情的李佑,终究是差了点意思。 “参见太子殿下。” “诸位免礼。” 李承乾抬手虚浮,温声道:“诸位大臣有什么事情,可细细道来。” 兵部侯君集走了出来,沉声道:“启禀太子,松州传来消息,吐蕃与松州境外,陈兵五万,意欲对松州不利。” 嘶。 这是何时传来的消息? 吐蕃这么快就有动静了么? 开口就来了个大的? 众多大臣闻言,纷纷心中惊愕。 李承乾沉吟道:“吐蕃对我大唐觊觎之心不死,此前穆赤等人在长安城内犯下大错,给于重罚,可惜还是没有让松赞干布看清楚情况。” “诸位大人对此有何看法?” “启禀太子,臣以为当议和为主。” 一名文官站了出来,李承乾目光看去,是一名苑姓的官员。 “太子殿下提议推广启蒙新学一事,使得大家的注意力都放在了启蒙新学一事上,其次,修建学堂耗费了十几万两银子,以致国库空虚,臣以为此时不可战。” 李承乾不动声色的点点头,目光再度扫视。 又有一名官员站了出来,是范阳的董姓官员,手持笏板道:“臣附议!” “眼下秋收在即,国库空虚,众将士怕是无力参与此战,倒不如议和。” “臣附议。” “臣附议。” 随着苑姓与董姓官员的先后开口,余下的一些大臣们,也都是一一的选择了议和为主。 当然,在这些文臣开口的同时,一些武将则是按捺不住了。 侯君集:“太子,臣以为当战!” “吐蕃此前求亲之时,就已经在暗中调查我大唐境内之事,如今陈兵五万,显然是有备而来。” “如若不应战,对方必然得寸进尺,届时我松州百姓该如何自处?” “侯大人说的没错,不过小小吐蕃而已,此前就如败家之犬狼狈而逃,此次定然与上次一样!” “可是如今没有钱粮,如何应战?” “钱粮可以想办法,松州那边的百姓,却是等不得!” “河间王说的轻巧,一旦对吐蕃用兵,此去松州路途遥远,至少要抽调三万将士,钱粮不计其数,河间王府一向富裕,倒不如河间王拿出钱粮支持此战?” “太子都没有开口,你倒是惦记上了本王的家产了!” 李孝恭怒斥一声,拱手道:“太子殿下,若是愿意一战,臣定竭尽全力,拿出家产支持此战!” “不过……” 李孝恭转头看了过去,“邹大人,你家中产业也有不少,若是议和的话,倒不如把你的家产送去吐蕃,乞求议和?” 邹越脸色一沉,“粗鄙的武夫!” 李孝恭梗着脖子,“入你娘!” 邹越瞬间气的握紧了拳头,“察汝之行,莫如豚彘乎?” 李孝恭当即撸起了袖子,大步朝着邹越就走了过去,“来来来,咱们比划比划!” “使不得,使不得啊河间王,你这一拳下去,怕是要打坏了邹大人啊。” “是啊河间王,冷静点,不能动武。” 一旁的武将见状,急忙上前拉住了李孝恭。 莫说李孝恭是武夫出身,就是没有练过武,凭他的体格,一拳下去,邹大人都得在床上躺个十天半月的。 “呵,当以老夫之剑不利也?” 邹越同样撸起了袖子,“你追随陛下征战四方,本官也未尝怯战!” “邹大人,你可少说两句吧。” “邹大人冷静冷静啊。” “还不快把他们二人拉到一旁?” 李承乾头痛的揉着脑袋,吩咐着他们二人身边的官员们,把他们拉到了一旁。 无论是李孝恭,还是邹越,都是跟着李世民搏杀出来的。 这个时代的书生,可不是真的手无缚鸡之力。 射和御,这六艺中的两艺,他们可还没有丢下呢! 当然,如若真打起来的话,李承乾肯定是买李孝恭赢的。 “三位大人,你们怎么想?” 房玄龄三人对视一眼,齐齐笑道:“全凭太子做主。” 李承乾:“……” 很好。 说了等于没说。 揉了揉脑袋,李承乾缓声道,“此事稍后再议,可还有别的事情?” 经过李孝恭二人这么一闹,再加上李承乾这么以说,众人也都纷纷的安静了下来。 但是谁都知道,这事儿终究是要分出一个结果的。 李承乾目光看向了孙伏伽,给予了期待的眼神。 孙伏伽手持笏板走出,“启禀太子,臣有要事启奏。” “说。” “臣最近接到了一桩案子,事关范阳卢氏子弟卢承司的,此人依仗着卢氏的名头欺行霸市,兼并土地,导致百姓怨声载道,苦不堪言。” 李承乾缓声道:“卢氏子弟三礼传家、通经致仕,学综经史、续写春秋,都是饱读诗书之人,怎么会犯下如此恶事?” “可是这里面有什么误会,闹出了这样的笑话?” 卢承司? 这倒是奇了怪了。 此行长安发难,可是他和孔邵新来的,现在他竟然被抓了! 孙伏伽:“回太子,已经查明此事证据确凿,同时,卢承司为了免于处罚,检举了许多涉案人员,口供在此,请太子过目。” 当孙伏伽拿出了一本本口供后,一个个大臣的脸色都发生了微妙的变化。 “这么多?” “这上面全是卢承司的口供?” “回太子,全是!” 众人目光死死的盯着送到李承乾手中的口供,即便是置身事外的李泰和李佑,都忍不住的暗暗心惊。 这里面究竟写了多少人的名字,与他们涉及的案件? 卢承司这是为了自己的活路,把他们全都给卖了!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