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234小说>穿越历史>大唐:东宫毒士,请陛下退位让贤> 第22章 急了,他急了!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2章 急了,他急了!(1 / 1)

“???” 李泰一头雾水,满头问号。 自那晚御书房不欢而散后,太子何曾入宫面圣过? 可如今,李承乾不仅来了,还和李世民详谈甚欢,一副其乐融融的父子情深场面,令李泰不由的陷入了沉思。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为何父皇会如此的高兴,甚至招手示意他入座呢? 于志宁微笑行礼,“见过魏王殿下。” 李泰点点头,收起了杂乱的思绪,抬头看向李世民的时候,李世民正含笑看着他,“你派人送来消息,说是有喜事上奏,想要入宫一趟,究竟是何喜事?” 闻言。 李泰精神一震,当即起身拿出了准备好的括地志,“启禀父皇,儿臣自禁足之日起,便痛定思痛,专心致志的在府上编著括地志。” “如今,括地志终有所成,儿臣便迫不及待的想要呈现父皇,让父皇一睹为快。” 李世民面有惊讶:“这么快就编著好了括地志?” 李泰:“得益于之前那些求财的能人异士,儿臣方才有此成效,请父皇过目。” 括地志转交到了李世民的手中,李世民余光却不觉的看了一眼李承乾的神色。 李承乾一脸微笑,似有赞赏之意,“四弟做的好啊。” 李泰:“……?” 李承乾:“父皇一直苦于没有舆地类史籍,无法确切掌控我大唐辽阔疆土,如今,四弟编著括地志一书大有成效,实在是一大喜事。” “儿臣恭喜四弟流芳千古,贺喜父皇喜得爱书!” 李泰逐渐的瞪大了眼睛,心中的惊骇更是难以言喻。 彼此双方私下捉对厮杀,乃至是对簿朝堂,都已经是人尽皆知的了,如今,他竟然为我道贺? 不对劲! 这个混蛋绝对不对劲! “哈哈,太子说的好!” 李世民放声大笑,拿着括地志品鉴道:“此书一成,便填补了我大唐没有舆地类书籍的空白!” “写的好,编写的很好!” “青雀,你用心了。” 李世民不吝夸奖,李泰只是笑了笑。 因为他现在还搞不懂,李承乾的葫芦里面卖的是什么药! 太怪了! “太子也看看。” 李世民随手把括地志,交给了身边的太监,转交到了李承乾的手中。 李承乾心中不以为意,但目光扫过之后,却不得不承认,在这一方面,李泰做的还是比较出色的。 “好好好,四弟大才啊!” 李承乾真情流露,感叹莫名,“此书能成,四弟功不可没,说是造福后人,流芳千古也绝不为过啊!” 李泰:“……” 谢谢二字李泰是很难开口说出来。 莫名就有一种非常恶心,却又无法表达出来的难受。 他为什么夸我? 他是不是准备给我下绊子? 李世民欣慰的点点头,“太子能够想通,能够理解他的不易,朕深感欣慰。” 李承乾郑重道:“父皇,往日都是儿臣太过执拗了,此次看了四弟编著的括地志,儿臣方才明白,此物之贵重!” “父皇,儿臣觉得,此事交给四弟来做,实在是太适合不过的了。” “为此,儿臣已经为四弟张罗了一些人手就在外面,每一个人都是精通地利的能人,儿臣想要把这些人送去魏王府,以助四弟一臂之力!” “……?” 李泰愣住。 所以说。 外面的那些人,是太子找来的,帮我编著括地志的人? 他有这么好心? 该不会是如同之前那般,弹劾他一个私授官职的罪名吧? “你说的那些人,朕已经命人查过了,都是不错的可用之才。” 李世民一脸慈父的和蔼,转头看向李泰道,“青雀,太子为你张罗人才,你可要好好的谢谢他。” 李泰有种吃了苍蝇的恶心感,迎着二人的目光,喉咙里面挤出了谢谢二字。 李世民叹了口气,“都说父子没有隔夜仇,兄弟之间也应该如此才是。” “青雀。” “儿臣在!” “朕将你禁足魏王府,是为了你好,如今看来果有成效。” “……?” 李泰心中的郁闷,更是加剧几分。 李世民继续道:“除了殿外的那些人才,太子还特意为你搜罗了一些舆地类书籍,于志宁已经安排好了,等会儿出宫后,便一同带回去吧。” “儿臣遵旨。” “对了。” 李世民像是想到了什么似得,“流鬼国的使臣,已经到了万年县了,流鬼国使臣不远万里而来,而我大唐却对其知之甚少,如何称得上天朝上国?” “朕希望你能把流鬼国的风土人情,地理山川大致的编写成书,以彰显我天朝风采。” “???” 李泰心中狂震。 流鬼国距离大唐何止万里之遥? 编著流鬼国的风土人情,他需要花费多少的经历,多少的人脉与资源? 况且。 大唐境内的括地志都没有编著好,在编著流鬼国,这将耗费多少时间? “父皇,儿臣原本的计划中,括地志共有四期,如今……” “唉,四弟这是要扫了父皇的兴致么?” 李承乾抬手打断了李泰的话,有些抱怨的说道。 “流鬼国使臣不远万里而来,我大唐身为天朝上国,礼仪之邦,为其编著成书,这不仅是彰显我大唐风采,同样是两国永结情谊的佐证啊!” 我…… 李泰想骂人。 拿我的功劳讨好父皇,全然不管我的死活是吧? “太子说的不错。” 李世民开口附和,脸上满是期待的看向了李泰。 “青雀?” “儿臣……遵旨!” 李泰咬牙切齿的答应了下来。 见状。 李承乾差点笑出了声。 哪怕是李泰看穿了他的计划,知道他的想法,但却没有任何的办法! 括地志是李世民需要的,又是李泰经手的! 再加上,他现在还做出了成绩! 他不想做,就能不做的吗? 李世民十分满意的点点头,“趁着你禁足的日子,好好做事,待你解禁之后,朕与太子定为你庆贺。” 李承乾笑着点头:“理应如此!” 庆贺个屁! 看着笑眯眯的李承乾,李泰心中愤怒不已。 原本凭借着手中的括地志,完全可以从李世民手中,讨要解禁的命令。 但是现在,却因为李承乾的出现,他不仅无法解禁,还要继续待在魏王府内,专心致志的编著括地志? 不仅编写大唐境内的风土人情,山川地貌,就连远在万里之外的流鬼国也要编写下来。 这是多大的工程量? 李泰单纯的想一想,就觉得头皮发麻! “陛下……” 一直没有出声的于志宁,忽然开口道,“微臣倒是有一个不大成熟的想法。” 李泰目光冷冽的横扫而去。 不成熟你可以不说! 父子冰释前嫌,又有李泰奉上的括地志,李世民心情大好。 对于于志宁的开口,李世民自然是没有回绝的道理,更是乐呵呵的说道,“说来听听。” 于志宁躬身道:“既然陛下意欲与流鬼国交好,编著流鬼国的风土人情,自流鬼国与大唐之间的国家,是否也可以编著成书呢?” “当然,这项任务的工作量,确实是大了一些,有些为难魏王殿下了,只是微臣见陛下如此重视括地志,也就是这么一想,若有不妥之处,还请陛下恕罪。” 李承乾侧头看了一眼,于志宁一脸端正,一心为公。 没想到。 于长史也是如此的腹黑啊。 嘶! 李泰头皮发麻,冷汗淋淋。 李世民却是双眸放光,感觉大有可为。 “父皇,不可!” 李泰见状,急忙出声打断了李世民的想法,“大唐距离流鬼国何止千万里……” 急了。 他急了。 李承乾嘴角微扬,比ak还难压。 “青雀!” 李世民皱眉不满的斥责一声,“于爱卿都说了,恐担心你无法胜任,只是这么一个想法而已,为何情绪如此激动?” 李泰:“……” 我难啊! 这时,一名太监前来汇报,“启禀陛下,刑部尚书李大人等在殿外听宣。” 李世民叹了口气,“宣他们入宫觐见。” 太监离开。 李世民安抚了李泰两句,“不过,于爱卿说的倒也没错,不如等你编著好了大唐与流鬼国境内的风土人情山川地岳后,再将此事提上日程。” “……是。” 李泰咬了咬牙,无奈的点头应下。 当李泰目光恶狠狠的转向李承乾二人的时候,二人的脸上,尽皆带着微笑,尤其是李承乾的笑容中,更是夹杂着一些看戏的味道。 让李泰心中顿时有种不好的预感,缓缓的升起。 “父皇,为何召李大人入宫觐见?” “太子此番除了想要缓和你们之间的关系外,就是来告状的了。” 李世民一脸平静的拿起了茶杯,“那个叫苏尘的,竟然被人埋伏袭杀,若非东宫侍卫保护,怕是死在了西市中。” “嗯……嗯??”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