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过多久,百姓们被这种情绪感染,蛊惑,一个个也伸出手,大声喊着愿意跟随芈平,收复失地,去复国。 芈平满意的笑着点点头。 “好!那诸位便随在下歼灭秦军,收腹吾等山河。” “在下已与楚国项将军计划好,里应外合,定不会放过秦国的军队!” “我,以楚国王室子的身份向众位保证,打倒暴秦收复失地后,在下便愿意归还原韩国,赵国,燕国,魏国的土地!” “绝不如同暴秦一般奴役百姓,实施暴政!” 芈平看着这些头脑十分简单的百姓,轻易就被煽动说服的模样,心中暗自发笑。 打下秦国,他才不会还把土地还给他们。 他又不是傻子,他要做的是秦国的王! 而且这些随便就被煽动的百姓,他定要斩草除根,以绝后患! 他才不会做那些吃力不讨好,白白费力的事情。 于是在李信和蒙武正对着楚国国都蓄势待发之际。 芈平率领百姓军反叛军,同楚国项燕一同对李信和蒙武发动了包抄战略。 蒙武第一时间就发现了后方被包抄,赶紧与李信会师,商量御敌之策。 “后方道路已经被截断,粮草军资进不来,若是再一味地深入,终究会有粮草殆尽的时候。” 蒙武皱紧眉头:“现在最好的办法只能回转,重新拿下失地。” 李信看着地图:“后方是谁?知道么?” 蒙武摇摇头:“我发现后方聚集敌军,立刻就与你汇合。” 李信咬牙,他不甘心,明明就差一步,就差一步就能攻下楚国国都。 “明日你我一同御敌,你抵挡后方,我去攻打楚国国都!” 蒙武不赞成:“我军本就腹背受敌。不可再深入!” “我是主将!听我的!” “也许他们只是空城计!也许他们就等着我们调头回去!” 没等第二日两人按照计划实行,他们所在的城池,前后城门同时被人包围进攻。 “李将军,蒙将军!” 守城的士兵跑过来,仓皇的看向李信和蒙武。 “昌平君公子正带兵攻击我军,昌平君…反了!” 第80章 伐楚1 昌平君反了? 李信看向前来禀报的士兵,怒气冲冲道:“不可能!” 蒙武惊疑的看向李信,有些犹豫:"昌平君人远在咸阳城,怎么会反?你不要信口雌黄。" 通报的士兵一脸无奈:"李信将军,蒙武将军在下真的没有说谎啊!昌平君真的反了。带兵包抄我军的,正是昌明君世子芈平啊。" 昌平君公子…芈平? 李信不知怎的脑海中突然想到黎侍郎在朝中提出让昌平君留在咸阳时,被群臣群起而攻。 黎姜想要留昌平君在咸阳城时,黎姜是如何说的? 他们又是如何反驳的? 甚至还觉得黎姜根本容不下他们这些别国的客卿大臣,就连他,都在朝堂上嘲讽过黎姜。 李信咬牙道:"全军戒备!抵御外敌!" 不知道是不是楚国也听说了秦军更换军备,换了神兵利器,前后两拨大军,就牢牢的围住李信和蒙武所在的城池。 既不主动出击,也不正面攻城。 势必要将他们围堵到弹尽粮绝时再进攻,让李信大军,上天无地,入地无门,不费吹灰之力,困死他们。 李信和蒙武尝试突围,可每次都被逼回来,根本出不去这座城。 "物资进不来,城中百姓家的粮食都已经被我们征收过来了。" 蒙武叹了口气,城中百姓足不出户,像是一座死城。 "粮草一天比一天少,士兵食物一天比一天少。" 李信何曾不知道? 士兵们的精神一天比一天萎靡,让人堵着门,出不去,也冲不出去。 李信咬咬牙,这样下去不行了,必须得想一个办法,突围出去。 同时心里也有些后悔,后悔没听王翦的话,后悔没听黎姜的话,后悔在朝堂上还和黎姜梗着脖子犟。 王翦和黎姜的顾虑是对的,若是他听从他们的话… 李信走出去,看着士兵们三三两两蔫头耷脑的围坐在一起。 三十来岁的汉子,眼眶微红。 这些士兵是他带出来的,可现在就是因为他,可能会永远的留在这里。 还有留在其余城池的都尉们,芈平既然已经围堵过来,那些都尉,也定是凶多吉少了。 李信握紧拳头,转身走入房中,看向蒙武:“不能再拖下去了,拖下去军粮断了,全军覆没。” 蒙武点头:“为今之计,只有将所有兵力集中在一点,从后方冲出去,撕开一道口子,然后退回秦大秦边境。” 是的,只有这样,才不至于等我军完全疲惫,全军覆没。 也只有尽全力冲出去,退后一步,才会有新的生机。 与其在这儿等着大家被慢慢磨死,不如破釜沉舟冲出去。 李信对着墙壁狠狠的发泄自己的憋闷,不断用手捶打,眼眶微红。 “传令下去,全军将士集合。” 李信和蒙武穿戴整齐后,走出房门,看着街道上的士兵们。 "我!李信!对不起你们!不能将你们带回秦国,是我李信对不住你们,是我李信轻敌,才让我们如今陷入如此被动的境地。" 李信眼圈发红:"是我对不住你们,不能带你们建功立业,就连……" 说到这,李信声音有些哽咽,这时候都讲究落叶归根,就是两军对垒,都会在交战结束后打扫战场。 清点各自伤亡情况,整理战死士兵的尸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