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苏渝看到下面的批注理由时,不禁忍俊不禁。
万卷堂虽家大业大,但背后并无强大背景。
若它胆敢暗中搞鬼,盗印书局的书稿,苏渝便能让院里直接抄了它的家,抄得它倾家荡产,到时候挣的银子恐怕更多。
苏渝笑着摇了摇头,继续往下看。
虽然这只是个初稿,但已相当周全。
苏渝不由得赞叹王启年的谨慎与细致,感慨自己找对了掌柜。
两人讨论了一番,又补充了一些细节。
随后,苏渝想了想,问道:“有个问题,虽然书稿的货源全在我们手中,但如何防止印出去后被其他书商盗印呢?”这个问题不容忽视,但王启年的计划书中并未提及。
苏渝笑了笑,或许是因为“灯下黑”的缘故吧。
若非将他拉入此局,他恐早已独自踏上盗印贩售之路。
而今身为店主,却无意识地将此隐患抛诸脑后。
诚然,彼时世人对于版权之念尚显淡薄,简而言之,尚无此等认知。
或许在王启年的观念里,赚取自个儿的银子,天经地义。
首尝甜头后,余者愿饮残羹冷炙,悉听尊便。
但转念一想,这最后的揣测,似不太可能。
以王启年的脾性,莫说残汤,便是渣滓亦不愿予人。
闻此,王启年一愣,眉梢轻扬,轻拍桌案。
“苏兄此问,实为精妙!”
“如此关键之事,王某竟未曾留意,当罚。”
“此事务必解决,否则银钱流失甚多。”“容王某思量一番。”
言罢,王启年斟满一杯佳酿,自罚一杯。
心中懊悔,如此大事,何以遗忘。
时下无良书商遍地,此书若风靡京城,盗印之事必生。
届时,低价售予未睹此书之新客,吾等岂不损失惨重?
随即摇头,低头沉思对策。
若若在一旁,侧耳倾听,满目敬仰地望着苏渝。
心中暗赞,先生专注议事之态,甚是悦目。
观王叔叔之神色,
似乎先生所提,确为一个值得深思之题。
心中暗叹,先生果然睿智,所思总比他人超前一步。
笵思哲本对王启年心存不满,闻二人谈及开店,尤其是王启年提及挣钱二字,
忽生兴趣,觉此话题饶有趣味。
虽有些言语不明其意,
但对于苏渝所提之问题,
小胖墩眼珠一转,猛然抬头,傲然言道:“先生,此吾已知。”
苏渝眉宇轻扬,淡然一笑:“愿闻其详。”
苏渝心中确有几分好奇。
三岁孩童笵思哲,竟有如此智谋?
已有良策?
但随即眉头微蹙,
回想笵思哲在府中之行径,他总觉得,
小胖墩所想,绝非妙计。
若若亦侧首,疑惑地望向笵思哲。
她不信,这吊儿郎当、顽皮之弟,能有何良策。
然观其胸有成竹之态,又不禁心生好奇。
王启年眉头紧锁,随意地支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