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234小说>穿越历史>大明:被打入教坊司的皇太孙> 第274章 藩王的出路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74章 藩王的出路(1 / 1)

原本以为朱文珏会一口答应下来,结果竟然变得沉默起来! 朱允熥问道:“殿下,可是为难?” 朱文珏摇头道:“不是我为难,而是父皇为难,虽说安南那边的仗打完了,但也耗费了许多兵马钱粮,朝廷的事情我还是明白的!” “为了打这两仗,国库已经耗尽了,工部尚书傅友文,内阁首辅董伦被累死,户部尚书郁新累的一病不起,朝廷实在无法出兵漠北了!” 朝廷的情况,晋王当然也知道,他是实在不好意思再提什么要求了,所以才让朱允熥来找太子,希望太子能向朝廷开这个口。 很明显,太子不再是当年那个只会贪玩的孩子了,经过老爷子在凤阳调教几年,已经有了很大的成长。 不过是他的这些长辈还把他当成个孩子来看。 “哎……” 朱允熥叹了口气,也明白了,说道:“既然如此,那我这就去回报晋王,早做决定!” “熥叔,你等等!” 朱文珏犹豫了片刻,说道:“就算我是太子,也不能随意调动北方的兵马,但是,我可以以太子的名义给朝廷上奏,至于能不能出兵,那就由父皇来决定了!” 朱文珏念及和晋王三叔爷的亲情,还是决定帮这个忙。 朱允熥立马拱手道:“臣替三叔多谢殿下了!” 朱允熥走后,杨溥立马劝道:“殿下,您不该答应徐王的,朝廷早就是捉襟见肘了,打帖木儿的钱都是陛下东拼西凑才勉强拿出来的!” 王艮结结巴巴的也跟着劝道:“殿下,您……您要是……上奏……上奏此事,必然会引来……引来群臣……对您的非议……请殿下……三思啊!” 朝廷很难,皇帝因为钱粮的事都愁的睡不着觉,你这个太子又要上奏出兵,这不是给朝廷添乱吗。 “别说了,我都明白!” 朱文珏吩咐道:“给朝廷上奏吧,王师傅,你来写,就说这是我这个太子的主意,别为难晋王!” 从小在一个温暖家庭长大的孩子,受到长辈的关心和爱护,又有良好的教育,心里是很干净的,至少 装着亲情。 朱文珏就是这样一个孩子,虽然小时候顽劣,桀骜不驯,像匹野马一样,但除此之外,也挑不出他太大的毛病。 但话又说回来,谁小时候不贪玩啊,皇子也不例外。 相反,这孩子在老爷子重视亲情思想的影响下,也很珍惜亲情,为了曾经疼爱,保护自己的三叔爷,他愿意让自己受到朝廷的非议。 应天府! 燕王征战安南,胜利班师回朝,朱雄英带着满朝文武亲自出宫迎接,当晚,在宫中设宴接风。 官员都在喝酒之时,叔侄二人坐在一起,说起了话。 “四叔,辛苦了!” 朱雄英真情实意,不管怎么说,燕王确实出力了,收复安南,而且还是在后面几个月没有朝廷的支持下。 “陛下,臣实在有愧啊!” 朱棣低头叹息一声! 朱雄英突然抓住朱棣的手臂,说道:“高煦的事情,是朕暗中安排的,四叔,朕对不起你!”朱棣瞬间愣住了,他心里早已明白这一切都是大侄子干的好事,但从他一个皇帝嘴里说出来,还是感到惊愕。 “朕知道,你心里一定恨朕,但四叔,朕不怪你,这件事换成谁心里都不舒服!” 大侄子如此坦诚,这让朱棣却不知道该如何开口了,你骂他一顿,那肯定不行,你不说话,心里憋得慌。 你这个当叔叔的不开口,人家大侄子主动说了,还给你认错了,你还能说什么。 “陛下,臣想问,您为何要让高煦去攻打占城?” 朱棣憋了半天,也只能问道:“据臣所知,占城对大明一直都很恭顺,为何……” 朱雄英喝了杯酒,反问道:“四叔,你不觉得咱们家的房子和地有点少了吗?” 朱棣一愣,没反应过来! “现在看那绝对是够,压根住不了,可你想过十年,五十年,一百年,三百年后吗?” 朱雄英敞开心扉,继续说道:“一代又一代的繁衍下去,到那个时候,咱们朱家会有多少人,恐怕不下于几百万吧!” “几百万的宗室需要朝廷来供养,四叔觉得朝廷养得起吗? ” “养不起又该如何,难道要饿死他们吗?” “真要饿死几个,那真是打皇室的脸,打祖宗的脸!” 朱棣彻底听明白了,问道:“所以陛下是想让各藩全部到外面去?” “是有这个打算!” 朱雄英突然一笑,说道:“你们总觉得朕要削你们的藩,也不知道从哪来的错觉,不就是减点俸禄吗,那也不至于……” “其实,朕压根就没把你们这些藩王放在心上,包括你们九大塞王,别以为朕是看在皇爷爷的面子上,说句不好听的话,即使将来皇爷爷不在了,朕也不会动你们!” “没别的意思,朕不想把事干的太绝,这和朕的脸面没什么关系!” “所以啊,才让你们这些藩王干活,这样才能给朕一个不削你们的理由!” “所幸你们做的都不错,就连五叔都动起来了,朕很欣慰!” 这些话让燕王有些接不下去了,心中五味杂陈,实在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了。 你说他不削藩吧,这是好事,可说的那些话,有些小瞧人了,那意思就是,你们九大塞王全绑一块,我也能轻松捏死你们,我都不屑去欺负你们。 朱雄英说的也都是心里话,其实他以前确实有削藩的想法,后来越发觉得没必要了。 他们都是老爷子的儿子,将来九泉之下知道自己的孙子逼死了儿子们,一定会很伤心。 其次,固守国门,将来开疆拓土,治理一方,少不了他们出力。 还有,藩王造反,这就是不可能的事,没有兵权,没有行政权,没有军械钱粮,能造个屁的反。 历史上朱棣能打赢靖难之役,不是他这个燕王有多厉害,而是建文失了人心,除了江南文官,上到宗室勋贵,下到士子百姓全部和他离心离德。 特别是北方,在建文心中,他都没把北方当成过大明的疆土。 而老爷子当初设立藩王戍边的初衷也很明确,就是戍边,经略地方,固守国门。 自己的亲儿子绝对信得过,如果让蓝玉那帮骄兵悍将去守长城一线,老爷子恐怕喝两斤蒙汗药都睡不着。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