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234小说>穿越历史>大明:百岁修仙者,朱元璋亲爹> 第229章:咱的好大孙!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29章:咱的好大孙!(1 / 1)

做人要时刻怀揣希望,尽最大的努力,余下交给天命。 “你先照顾老爷子,我去吩咐下人弄点早餐过来。” “还有,头上的热毛巾也要再换一次,不可懈怠了。” 朱允熥仿佛受到莫大的鼓舞,重重点头:“好!大哥!” 朱雄英点头,拍了拍朱允熥的肩膀,看着这小子满眼通红的样子,笑道:“好样子!好男儿!” 说完,他便走了出去。 朱允熥望着朱雄英离去的背影,突然吸了吸鼻子。 还是和小时候一样,只要有大哥在,他的心就会无比安宁。 即便长大了。 如今的大哥,依旧和小时候一样,一点也没变,依旧是他朱允熥的主心骨! 朱允熥揉了揉疲惫的眼睛,望着朱怀的背影有些出神:“大哥,你啥时候回去呀!” 突的,一个声音响起。 “孙,孙儿。” 朱允熥仿佛出现幻听,身子有些僵硬, 下一刻,一只手搭在他的手臂上,“孙儿。” 此时,一道阳光透过窗户,直射书房的床沿。 朱允熥以为自己在做梦。 他机械性的转头,看着朱元璋睁开眼,浑浊的眼中,污浊之色竟褪,取而代之的是一抹明亮。 “爷….爷爷?” 既没有重呼吸,也没有露出什么痛苦,而是平静,十分的平静,就好似是无波古井。 朱允熥大惊,急道:“爷爷,您,您…好些了没?好些了吗?” 说着,一股眼泪竟是开始决堤,声音也有些梗咽起来。 朱元璋抚摸着朱允熥稚嫩的脸,宠爱的道:“爷爷好多了,心里堵着那股子气……散了。” 朱元璋本来感染的疟疾就不深,现在又被及时治疗,加上老爷子即便年过半百了,身子骨却依旧健硕。 所以才恢复的那么快。 朱元璋仿佛提前历经了生死,看着守在床头的朱允熥,心疼的很。 只有病重,才会知道那一缕亲情是多么的重要。 才能看出他的儿孙对他多么孝顺。 看着朱允熥通红的眼睛,老爷子虚弱的道:“好孙……不哭,昨夜……没睡吗?” 朱允熥微微摇头:“爷爷,我……我睡了会,大哥……大哥才……才真的一夜没睡。” 朱元璋眼神有些愣住,左右看看,鼻头一酸,竟是没找到朱雄英。 “大孙……大孙呐?” 朱允熥道:“昨晚大哥写了一晚上应对灾情的文书,夜里给你换了几次头巾,刚才出去,说给我弄点早饭吃。” 朱元璋听着,欣慰着,骄傲着,开心着。 心里五味陈杂。 老爷子有种想哭的冲动。 这句话,这孩子从没忘记过。 甚至朱元璋都认为他不过哄自己开心。 可是这一刻,一种莫名的情绪突然在老爷子心中翻涌。 他双眸微微一张,似乎又想起什么,眼神变的有些欣喜起来:“大孙的药……起作用了!” 老爷子现在,考虑的不仅仅是自己。 老人到这个时候,依旧在心心念念他的子民,他的百姓! “去,去将你大哥的应灾书拿给咱看看。” 朱允熥急道:“好!” 刚起身,眼前一黑,差点摔倒。 朱元璋有些心疼:“你这孩子,不要急。” “诶诶,好的爷爷!”朱允熥心里更是无比欣喜。 朱元璋半靠在床上,拿着纸张,一点点看着。 眉宇微微蹙起,这里面有七条应对策略。 有些他能理解。 有些他理解不了。 譬如灾民要喝热水……譬如要划如厕区…… 譬如要用石灰处理尸体……这些他看不懂。 但前面的,譬如让军兵介入到瘟疫区,控制秩序,用醋等消毒碗筷,统一管理瘟疫病情等等,他看的清楚明白。 老爷子微微点点头。 这小子写的都不错,十分合理,也符合灾时应对的策略。 “爷爷。”朱允熥低声叫唤。 朱元璋嗯了一声。 朱允熥道:“为啥不让我大哥回东宫?” 朱元璋有些发愣:“你告诉他了吗?” 朱允熥摇头:“孙儿不知道爷爷在布局什么,孙儿没敢乱说。” 朱元璋笑笑:“咱不是不让他回去,是咱还没布控好,朝廷还有一些不待见你大哥的人,咱还没料理干净。” “咱也不想瞒着他什么,本来昨晚爷爷就想让你大哥回皇宫,回到群臣面前……” “今年,今年过年咱一家子团聚,你大哥在治理交趾,他要做出点成绩,让人闭嘴,咱在等着他。” 对朱允熥,朱元璋现在也不隐瞒什么。 以前他没注意过朱允熥,很少会关注这个三孙子。 懦弱就懦弱点吧,不争就不争吧,至少朱元璋现在看清了,这个孙子是打骨子里对自己孝顺! …… 门外。 朱雄英走到院子里,从井里打了一桶冷水。 他使劲摇摇头,将冷水甩干净,又去一趟厨房,吩咐下人煮一些米粥蒸一些包子。 一切做完之后,他又去蓝玉房间看了看。 铿锵有力的呼声此起彼伏,蓝玉昨夜也很晚才入眠。 朱雄英不想去打扰蓝玉。 他想了想,又去打了一盆热水,然后端着铜盆,朝书房走去。 “老三,你要么先去睡一会儿,我来照顾老爷子。” 朱雄英进门,将铜盆放在桌子上,用毛巾沾湿了热水,呼哈一番,将毛巾拧干净。 “这玩意儿去热效果很好。” “你小子也累了一夜了,对了,我还不知道你叫什么名字呐,叫你老三没问题吧?呵呵。” 朱雄英转头。 霎时间,他愣住了。 四双眼睛望着自己。 自己也死死盯着朱元璋和朱允熥。 “老……老爷子!” 朱雄英惊呼。 朱元璋在笑,笑着对自己眨眼,眼中止不住的溺爱。 春日的暖阳,折射在书房内。 如果不是微风撩动了窗户书桌上的书本,还以为这里是禁止画面。 朱雄英吸了吸鼻子,酸酸的。 看着老人如往日一样,对自己眨眼再笑。 朱雄英拧着的心,安了。 他也跟着傻笑。 朱允熥见朱雄英和老爷子对视而笑,自己也挠挠头,跟着笑了起来。 老爷子身子还有些虚弱,虽然精神还不算好,但看起来已经没有什么痛苦之色。 老爷子招招手,暖阳下,神色显得十分和蔼:“大孙,过来。” 朱雄英应了一声:“哎!” 他走过去,想了想,还是将毛巾按在朱元璋头上。 朱元璋摆手:“退热了,还捂啥?再捂出痱子来咯。” 昨晚老爷子精神萎靡到了极致,今天却还能和自己开玩笑。 朱雄英微微咧嘴:“那就不用。” 他理所当然的递给朱允熥:“你小子,去,将凉国公叫起来,去端一碗白米粥过来!” 朱允熥乐呵呵的道:“噢噢!好!” 朱元璋看着朱雄英的面庞,竖起拇指:“厉害!” 朱雄英不解的道:“啥?” 朱元璋道:“像个男子汉!能扛起一个家了!也能扛起一个国了!” 朱雄英摇头:“爷爷,您老可莫瞎扯了,目前家我能扛起来,国恐怕还不行。” “所以呐!您老还要健健康康的,多教我一些本事才是正办!” 朱元璋唏嘘:“好,好好!” 他盯着朱雄英,就那么盯着,许久,许久。 “我眼睛有眼屎啊?” 朱元璋笑骂道:“去去去!你眼里没有眼屎,但有疲惫,昨晚累坏了吧?” 老爷子有些心疼。 虽然朱雄英强打起精神,但老爷子还是从朱雄英眼中看出疲惫感。 朱雄英摇头:“不累!年轻!累啥?” “呵!臭小子!” 朱元璋精神头越来越足,除了感觉有些饿,也没有其他什么感觉。 他不免有些神奇:“这树皮,咋就这么神奇?你小子又咋知道这些的?” 朱雄英想了想,道:“看书瞎琢磨的。” 朱元璋愣了愣,似乎有些不信,可又实在没办法解释,只能说这小子涉猎的广泛,看了不少奇怪的书籍。 似乎想起什么,朱元璋欲言又止,不过还是道:“你先去睡觉!” 朱雄英摇头:“等爷爷你吃了饭吧。” 朱元璋点头:“对对!早饭要吃,吃了再睡!” “咱问你个问题。” 朱雄英点头:“老爷子你问。” 朱元璋将手中的纸张拿出来:“这赈灾七策,是你写的?” 朱雄英噢了一声,点头道:“对!” 朱元璋道:“这其中有些咱看的明白,有些咱看不明白。” “这为啥要划分如厕区呀?” 朱雄英回道:“因为疟疾有高传染性,人群杂乱无章,若不立好规矩,粪便乱排,止不住会加剧传染。” “我所有的目的,都是为了给他们立规矩,防止疟疾再次传播。” 朱元璋点点头:“有道理。” “那为啥都要喝热水?” 朱雄英解释道:“河水内有些细菌……嗯,邪物,有些邪物会藏在水中,加热了,就能将邪物杀死。” “就好比为啥生病了,要多喝热水一样。” 朱元璋点头,一股子认同感,道:“对对!咱每次风寒,医工们总不厌其烦的多喝热水,好像喝热水能解万病一样!” 虽然这话有些敷衍,但不得不说,多喝热水有时候还真能起到奇效。 朱雄英笑着道:“规矩立下了,将感染的人都控制了,防止再次传播,将传染降低到最低,治理起来,也更加方便。” 朱元璋点头,眼中带着一丝丝惊喜:“不错,这七策疏咱要公布到各州府,以后若有灾情发生,也可以很好的控制,不至于手忙脚乱。” 朱雄英笑道:“老爷子都这时候了,还关心百姓的生死啊?” 朱元璋笑骂道:“你不也是?” 蓝玉还在呼哈大睡。 门被敲开。 朱允熥轻声在蓝玉耳边道:“舅姥爷,舅姥爷……” “唔!” 鼾声停止,蓝玉睡眼惺忪的睁开眼,“咋啦?” 外面的光线有些强,蓝玉眯起了眼睛,用手遮住。 朱允熥道:“醒啦。” 蓝玉点头:“是啊,醒啦。” 朱允熥忙道:“不是,是皇爷爷醒啦。” 蓝玉一惊,一咕噜从床上跳了下来,惊呼道:“啥?!” 他瞪大眼睛,一脸不可置信,“老爷子醒啦?” 朱允熥用力的点头。 “额滴娘!” 蓝玉急忙趿拉着布鞋:“咱去看看!” 说完,便撅着屁股朝书房跑去。 “老爷子,老爷子诶!” 蓝玉咋咋呼呼的破门而入,鞋都差点被甩掉。 踉跄的进到书房,见朱元璋背靠在床上,蓝玉使劲揉了揉眼睛。 “真好啦!” “好了吗?” “精神头不错!” “老爷子你感觉咋样?” 蓝玉嗓门很大。 朱元璋黑着脸:“被你叫唤的头疼!” 蓝玉赶紧轻声道:“现在了?” 朱元璋笑骂道:“不要紧张,咱感觉好多了!” “啊?!” 蓝玉笑呵呵的道:“您老身子骨硬朗,肯定能撑过来呀!” 朱元璋骂道:“扯犊子呐!没有咱大孙的药,命再硬也撑不过来!” 朱元璋不说还好,他这一说,蓝玉才反应过来,随后震惊的看着朱雄英。 “小子!那树皮……啊不,那神药,真这么犀利?” “你这两下子,太医院那群人见了,还不跳天津桥死了?” 朱雄英赧然道:“凑巧凑巧。” 蓝玉依旧有些不敢相信,不过欣喜的道:“厉害!” (本章完)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