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前所未有的风暴,被彻底引爆了。
《边军血书》的故事,成了各大酒楼、茶馆里,说书先生最受欢迎的段子。
“话说那年冬天,大雪封山,滴水成冰!我大乾的将士啊,身上连件过冬的棉衣都没有!守将林致远,克扣军饷,私吞棉服!那可都是将士们的活命钱啊!”
“啪!”惊堂木一拍,说书先生声泪俱下。
“三十多条汉子,就在一个晚上,活活冻死在了雁门关的城墙上!他们临死前,都朝着京城的方向,喊着‘陛下’啊!”
满堂的茶客,无不闻之落泪,拍案而起。
“奸臣!国贼!”
“林家,该杀!”
国子监内,一群年轻的士子,将《边军血书》的抄本,贴满了学宫的每一面墙壁。
“边军泣血,国贼当道!我辈读书人,若不发声,与禽兽何异!”
一篇篇声讨林家的檄文,如同雪片一般,飞向了御史台。
数十名平日里与林家不睦的言官,如同闻到了血腥味的鲨鱼,纷纷上奏弹劾。
林家的种种恶行,被一件件挖了出来。
舆论的压力,如同山崩海啸,压得整个林家,都喘不过气来。
远在吏部尚书府的林如海,急得如同热锅上的蚂蚁。
他做梦也想不到,沈之奕和镇国公,竟然会用这种釜底抽薪的毒计。
这已经不是官场斗争了,这是要将他们林家,彻底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永世不得翻身!
就连一直偏袒他的皇帝,在如此汹涌的民意面前,也不得不做出姿态,下旨申斥林如海,令其闭门思过。
风向,彻底变了。
雁门关内,林文虎也收到了京城的消息。
他看着密信上,父亲那气急败坏的字迹,脸上一阵青一阵白。
他这才意识到,自己彻底小看了那个沈之奕。
硬来不行,那就只能来软的。
他改变了策略,不再去挑衅找茬,反而对卞人雄等人,露出了和善的笑容。
他知道,想扳倒沈之奕,必须从内部瓦解雁门关。
而卞人雄这个老资格的守将,就是最好的突破口。
这天夜里,林文虎摒退了左右,私下找到了卞人雄。
“卞将军,你我之间,本无仇怨。”林文虎亲自为卞人雄倒了一杯酒,姿态放得极低。
“你为大乾镇守边关数十年,劳苦功高。如今,却要屈居于一个黄口小儿之下,本官都替你感到不值。”
他顿了顿,抛出了自己的筹码。
“只要将军肯助我一臂之力,拿下沈之奕。本官可以向太子殿下保举,这雁门关总兵之位,不,是未来的北方大都督之位,非你莫属!”
高官厚禄,权势滔天。
卞人雄握着酒杯的手,微微一颤。
他的脑中,闪过沈之奕那张年轻却深不可测的脸,又想到了林家和太子背后那庞大的势力。
一边,是刚刚崛起,前途未卜的新贵。
一边,是根深蒂固,权倾朝野的旧阀。
他知道,自己必须做出选择。
这个选择,将决定他的生死,他的未来。
夜色深沉。
卞人雄最终还是走进了沈之奕的帅帐。
他看着灯下那个平静的身影,张了张嘴,却不知该如何开口。
沈之奕仿佛知道他要说什么。
他没有抬头,只是从一堆文书中,抽出了一张纸,递了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