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的李承乾,虽然对他很愤怒,但也不敢像打张素玄一样,提起拳头揍他一顿。
这家伙,算得上是“儒教”领头人之一。
真要是给他一顿老拳,李承乾得被天下读书人喷死。
舆论暴乱之下,就跟皇位绝对无缘了。
“孔师……”
见到这家伙拦路,李承乾心思百转,最终恭敬行礼。
他心里面却在想着,怎么让孔颖达这个老家伙吃个大亏。
最好让他里子面子全无,让天下所谓的读书人都羞与他为伍。
舆论这个东西,经历过九世轮回的李承乾,心里非常清楚。
要掌管天下,舆论是必须要注意的,这是没办法的事。
就连后世那个倡导自由的时代,那也是在律法下有限制的自由。
啥都自由的话,就会变成混乱。
那种情况下,由于都是一个脑袋,权贵都自由不起来。
更何况,那个九年制义务教育的时代,还有无数人喜欢人云亦云,只长脑袋不长脑子,更别说现在了。
孔颖达眼中闪过一抹诧异,赶紧回礼道:“太子殿下!”
私下学生先朝老师行礼,不管学生身份如何。
老师也得还礼,和君臣无关。
在公开场合,君臣关系下,那就会以职务相称,臣先行礼。
那个时候,君臣有别。
“孔师何故拦着孤?”李承乾发问。
心中打定主意,要让孔颖达至少先吃个大亏,现在就等孔颖达出招了。
李承乾就不相信,凭自己九世的见识,还会像以前那么憋屈,找不到能怼死他的地方。
跟文人打交道,用钢刀是没有用的。
在李承乾看来,有些文人的脑袋,他们就是养着让君拿去的。
只不过,拿去的前提是青史留名。
因此,非常的恶心人。
不杀的话,但凡不是昏君,都被怼得不要不要的。
随手杀了的话,史书上的名声又会极不好听,天下的舆论也很难压。
他们那一颗脑袋,有时候君主还真拿不起,那个代价承受不住。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可毁伤,孝之始也!
太子殿下,何故如此这般?”
孔颖达摸着自己的胡须,声音平淡而严肃。
李承乾闻声知其意,这是对自己的试探,想看看自己现在对他的态度。
儒教的人虽然头比较铁,但头必须掉得值得。
如果人头落地,得到的不是‘万世称颂’,那可就不值得了。
头发这事可大可小,不说远了,只怕现在全长安都知道,他李承乾的头发为什么会变成这样。
孔颖达不知道,是不可能的。
聪明人的话,提都不会提,就连称心那样的女子都没有提。
可见,这是一个纯粹的试探。
如果李承乾老老实实的回答原因,可就落入算计了。
因此,李承乾马上反问:“孔师的意思是,祖宗之法不可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