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话锋一转,语气陡然变得凝重而期许:“武道之路,路漫漫其修远,天赋,不过是敲门之砖,心性、毅力、际遇,乃至生死磨砺,才是最终登顶之阶梯。我今日告知你此事,不是要挫你锐气,而是要你知晓,山外有山,人外有人。你有此天资,更当奋发图强,我看好你,未来当有翱翔九天那一日。”
“尘姐……你,你对我……”少年心神剧震,一股激动与使命感涌上心头,他不过一个普通高中生,竟被尘姐如此看重,寄予厚望。
唐紫尘继续道,带着一种洞悉世事的淡然:“你方才问,何时能再见我?待你功夫练到了家,如那香江少年一般,能搏杀暗劲,我们自有重逢之日。”
“正常能搏杀暗劲,也就是化劲宗师之境了。”
想到这里,少年心头一紧,脱口而出:“若……若我此生都无缘宗师之境呢?”
唐紫尘神色平静,目光落在远方:“缘起缘灭,皆有定数。我传你功夫,是机缘巧合,萍水相逢。你若能凭此踏上武道之巅,便是缘法未尽;若不能,今日之缘,便如这风中雪絮,飘散无痕。”
这番话,如冰水灌顶,让少年瞬间清醒。
他看着眼前这位气质如仙、来历莫测的尘姐,再环顾这处处透着不凡的别墅,心中已然明了:
他与尘姐的世界,隔着难以逾越的鸿沟。
若无一身惊天动地的本事,他连再次站到她面前的资格都没有!
因李沉舟之名,少年的内心,正在慢慢蜕变。
因李沉舟之名提前得知唐紫尘的离去,一股前所未有的坚定信念,在王超心中生根发芽。
为了再见尘姐,武道之路,他走定了。
在原本的轨迹中,此刻的少年尚在懵懂,他真正下定决心投身武道,是在经历社会现实的毒打后,被一位警官点醒,才知国术可安身立命,甚至出人头地。
从此弃学从武,历经百战,血火磨砺,才能在十五年后成就如神如佛的武道皇帝。
然而此刻,因为李沉舟这个横空出世之名,如同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在王超少年心湖中激起滔天巨浪。
尘姐的期许,与那位神秘同龄天才的耀眼,交织成一股巨大的驱动力。
唐紫尘本意,只是借李沉舟这面镜子,映照武道之广阔,激励少年。
少年却已已下意识地将那“香江少年宗师”李沉舟,视作了自己武道征途上必须追赶的第一个高峰。
少年握紧了拳头,指节发白。
尘姐离去在即,他必须在这有限的时间里,榨干自己每一分潜力。
从这一刻起,少年身影变得更加专注,更加拼命。
每一次站桩,每一次挥拳,每一次调息,都倾注了近乎燃烧生命的意志。
他将所有的震撼、憧憬、不舍与那强烈的追赶之心,都化作了推动自己前行的动力。
李沉舟这个名字,提前点燃了这位未来武道皇帝的心中野望。
“尘姐”,是王超心底最深处的秘密。
父母不知,外人更无从知晓。
有人曾旁敲侧击他这一身功夫的来历,他也始终守得滴水不漏。
这三个字,此刻却从李沉舟口中吐出。
王超心头一沉,气血瞬间上涌,又被他生生压回。脸上波澜不惊,只有一丝疑惑,恰到好处:“朋友说笑了,我没有姐姐。”
李沉舟看了他一眼,目光平静,他嘴角微动,不是笑,是一种了然:
“不说,也无妨。”他顿了顿,“但你们分开很久了。以你现在的功夫,她……一定会来见你。”
他向前两步,立于崖边,背对着苍茫大海。
“替我带句话给她。”
声音不高,却字字清晰:
“李沉舟,等她一战。”
“不为输赢,只为印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