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庙之中,年轻的族长刘玉看着靖祖神位不语。
“靖祖啊...”
“若您在天有灵,请指引后世儿孙走上一条明路吧。”
四百年大汉,如今已经走上到了灭亡的边缘,靖祖的后人们虽然意见不合,但他们都在想着用自己的方式去拯救大汉。
辽东王刘倦如此,靖祖旁系的族长刘玉亦是如此。
不知过了多久,一位白发老者捧着一块木制的神牌走了过来:“族长,第十六世辽东王的神位已经制作好了。”
刘玉微微颔首:“把这位辽东王的神位,放在第九世辽东王的旁边吧。”
祖庙里供奉着历代辽东王的神位,不过与一般按照辈分的排列顺序不同,辽东刘氏的祖庙是按照功绩的排位。
刘玉看向祖宗里供奉的神位,排在首位的毋庸置疑是靖祖刘安,这是第一代辽东王,曾奉天靖难讨伐诸吕、平定叛乱诛杀七王、北伐匈奴封狼居胥,受高祖之封抵御东胡,先后拥护了文帝、景帝、武帝三位大汉明君。
功过尧舜,耀如天日!
神位中仅此于靖祖的,则是第十世辽东王刘九思。
王莽篡汉之际,刘九思携王玺辅佐世祖光武帝刘秀,再造大汉,重振汉室荣光!
在历代辽东王当中,他的功绩最为接近靖祖,是四百年来最为杰出的靖祖后人!
在刘九思的神位后面,还有辅佐武帝数十年的第二代辽东王刘潜、阻止了巫蛊之祸的第三代辽东王刘厌、开创了明章之世伊始的第十一世辽东王刘知年、唯一一位不是辽东王却被供奉在祖庙中的女相国刘婉宁...
除了这十六座靖祖后人的神位,祖庙里还供奉着陪祀的牌位,这些人都是跟随靖祖后人曾立下汗马勋劳的功臣。
飞将军李广、冠军侯霍去病、名相霍光、定远侯班超……
辽东刘氏,天骄辈出!
而现在,白发老者亲手将第十六世辽东王的神位放了上去,摆在了第九世辽东王刘慕白的旁边。
这个排位并不靠前,甚至说已经排在了末尾的位置。
刘玉轻声问道:“蒙叔,你说把第十六世辽东王的位置,放在第九世辽东王的旁边,合适吗?”
第九世辽东王刘慕白的位置之所以会排在末尾,是因为大汉曾在他在位时灭亡。
这并非是刘慕白的过错,昏君重用王莽,反而疏远辽东王,将其远调到了北境,无法干预国都之事。
而刘慕白最后一人一剑死守未央宫,也展现了辽东王的气魄与胆识。
白发老者平静的说道:“我们辽东刘氏的祖庙,排名前后不论辈分,只论功绩。”
“第九世辽东王刘慕白虽然英勇大义,但他确实没能阻止大汉的消亡,如果让他来排名,他自己甚至都不敢把自己的神位放进祖庙当中。他愧对靖祖,没能守住大汉的江山。”
“这第十六世辽东王死战殉国,若只看他平定黄巾之乱的功绩,就算放在祖庙的前三位也不为过。”
“但我们却还要去想一下,为何黄巾之乱会爆发呢?为何他又被逼到了死战殉国的地步呢?”
“辽东王素来忠君,世人皆以为如此,但这真的对吗?靖祖真的希望他的后人只忠于汉帝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