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安坐在马车内,从左边的长凳换到右边的长凳,笑得合不拢嘴,对谷茉说,“娘,我能不能每天都坐马车呀?”
“嗯,你专心念书的话就可以。”谷茉也不明白为什么,现在这孩子一读书,自己就总是把好好念书挂在嘴边。
半个月没碰书本,归安的心已经玩得有些野了,他嘟着嘴说,“娘,我不想念书了,感觉好没趣啊。”
归安的话音刚落,车厢内的喧嚣立刻被寂静取代,谷茉带着难以置信的目光望向归安,仅仅念书了半个月,难道就已经厌倦了读书吗?
幼儿园的孩子们每天上学时常常哭闹不止,归安年仅四岁,又能有多强的念书欲望*呢?
严秀娥注意到谷茉脸色不佳,赶紧开口安慰,“归安,你怎么能这么说呢?归安之前不是还说考状元吗?”
“这根本就不好玩,先生每天都让我们背诵《三字经》。”归安仍旧撅着嘴,满脸的不开心。
谷茉突然意识到自己或许应该改变一下方法,她向来性情温和,为何对儿子却显得严厉了呢?
这样想着,她迅速调整表情,带着温柔的微笑对归安说,“归安,你能不能背一段给姨姑姑听听呢?”
尽管有些不情不愿,归安还是一句接一句地背诵起来,“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归安背得越来越流畅,小脑袋轻轻摇晃,渐渐地展现出一种自豪的神情。
谷茉含笑倾听,严秀娥也满脸笑容地注视着他,连水柳也静默无声,直到归安一气呵成地背完,他看到大家这样注视着自己,不禁有些羞涩。
“娘,我背好了。”归安双手背在身后,期待着谷茉的赞扬。
严秀娥一把将归安揽入怀中,脸颊贴了贴他的小脸,高兴地说,“哎呀,真了不起,这么流畅地背下来,一点都没出错,归安,过几天也教教你的水柳姐姐吧。”
谷茉看到严秀娥抱着归安如此兴奋,似乎比她这个做娘的还要高兴,心中不禁又添了几分喜悦,她笑着说,“姨姐,如果你想让水柳学,那就让她和归安一起吧,杨大哥家的二毛也会在,如果常福常满也想来的话,也可以加入,孩子们人多了,念书起来可能更有动力。”
严秀娥听后,眼神中闪过一丝失落,沮丧地说,“小茉啊,我们家手头紧,没有足够的银两,否则,我早就让常福常满去学堂了,唉。”
谷茉听了,也认同这一点,官府的学堂束脩昂贵,更不用说那些私人开设的私塾了,村里虽然有一所学堂,但收费同样不低,不是每户人家都能承担得起,因此村里许多孩子都失去了读书识字的机遇。
既然孩子们都需要念书,为何不自己开设一所学堂呢?这对公对私都有益处,对公来说,开办学堂无疑会赢得良好的声誉,对将来的生意大有裨益;对私而言,自家的归安上学也更加便捷,这些亲戚家的孩子们也能得到一个识字的机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