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婆子都多大年纪了?跟她母亲年纪差不多,算起来,也是看着她长大的长辈了,又是老太太的心腹之人,跟她走在一起,牛奶娘不怕别人说道……别人也不敢说道什么。
“那奶娘你当心一些,跟着她们出去,多带一些银子,请大家伙儿吃个果子喝个茶的,别太吝啬了。”田浩知道自家人都是对大兴城不熟悉的,出门都怕走丢了去,所以平日里出门,都是成帮结队。
跟着定国公府的人一起进出。
单独出门还是不太敢的,就怕走出去迷路,找不回来可就惨了。
尤其是奴籍之人,如果被主家认定是逃跑,那下场更惨,被找到了,打死了都有可能。
“奶娘知道了。”牛奶娘点点头,又问田浩有什么需要她去采买的?
田浩想了想,摇了摇头:“等我能出门了,自己去买就好,一些东西,奶娘也未必知道好坏。”
“也是,那些读书人的玩意儿,奶娘就看不明白。”牛奶娘以为田浩说的是笔墨纸砚等物,那她是真的弄不明白了,所以也没坚持。
等到牛奶娘走了,田浩这才带着田小宝去了松鹤堂,今天是老太太给他讲外祖父的故事。
其实老国公爷也没什么秘密不可说,他是先帝时期的大将,镇守边关三十载,几次大战都把来犯的外敌杀的闻风丧胆。
“当年啊,你外祖父在边关,我在京城,每日担惊受怕,做梦都不敢梦到他。”老太太感叹道:“记得十八年前,如今的天子亲征,刚去边关的时候,战事正酣,朝廷内忧外患,根本没粮草银钱支援边关,后来还是长公主牵头,我们几个诰命夫人,拿出来自家压箱底的银子,凑了军饷,有良心的商人凑了米粮,送去了边关,那一战打的实在是辛苦,你外祖父也是在那个时候积劳成疾,退下来之后,就身体不好了。”
“不过啊,你外祖父对你大舅父的培养,可一直没松懈过。”老太太告诉田浩,他那位如今是定国公的大舅父,十岁的时候,就被外祖父提溜进了军营。
“十岁?”还是个小学生啊?田浩不由得惊诧:“姥姥,你舍得吗?”
“舍不得啊?但是那又有什么办法?”老太太一摊手:“你大舅父和二舅父,都是十岁就进了军营,你三舅父晚了点,也是十二岁就去了,先是在大营里给你外祖父做个小亲兵,跟着一群老兵油子练武,学招式,都是保命的那种,后来到了十五岁,就要跟着上战场杀敌,到了十八岁,也就差不多磨练出来了,你大舅父二十岁就给你外祖父做了先锋,你二舅父二十岁的时候,也做了先锋。等到你二舅父二十五岁的时候,就调回了京城,入了兵部。”
“三舅父二十岁呢?”田浩听老太太提到了大舅父和二舅父,但是为什么,对三舅父却提的很少呢?
而且他注意到,若非逢年过节,老太太很少提及三舅父,以及三舅父全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