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39章(2 / 2)

丁承渊虽然没有当官但是对于朝廷的消息还是十分关注的,朝廷最近发生了什么大事他都知晓。丁承渊知晓后自然不会不跟陆浩说,所以陆浩也知晓朝廷最近发生些什么事情。

大庆朝在上上任皇帝在位的时候还是万方来朝,但上任皇帝继位之后不知怎么想的居然禁止其他国家的人过来,甚至还将海域给封锁了不允许庆朝人坐船前往别的国家,也不允许别的国家进来。

对于前任皇上的这个决策有人支持也有人反对,只是当时反对的人太少根本起不来什么作用。现任皇上显然也是反对的那一派,他上位后第一件事就是希望结束闭关锁国,只是做出锁国这个决定的到底是他的父皇,作为儿子否定父亲的决定这在不少人眼中就是不孝。

而且前几年皇上刚上位的时候皇位还没有坐稳,所以哪怕他有这个心也没那个力。一直到这十来年皇上坐稳了皇位,完全掌握了朝堂下一代皇子们都开始争夺皇位了,皇上才再次将这件事给提了出来。

只是到底要不要解除锁国还是引起了不少人的争论,并且你说不服我我也说不服你,所以皇上才会决定将这件事定为第一轮殿试的策论。

要不要解除闭关锁国,陆浩自然是支持解除的,没有人比他更清楚闭关锁国会带来什么后果。

陆浩虽然赞成解除闭关锁国,但他并没有一味的贬低闭关锁国,将闭关锁国说的一窍不通。而是非常理智的分析了闭关锁国后带来的好处和坏处,好处自然是稳定了沿海地区的安全和一定程度上对西方殖民侵略起到了自卫作用。

陆浩知道几十年前朝中有用的武将并不算多,但战争却又非常多,所以上任皇帝才会想出闭关锁国来缓解朝廷的压力吧。

但闭关锁国只能缓解一时的压力,并且带来的弊端也是非常严重的。

闭关锁国后,朝廷的经济发展就会受到阻碍,还会让朝廷的文化科技交流收到阻碍,也容易导致社会落后,老百姓们缺乏教育机会变的愚昧无知。陆浩想了想最后还是没有将科技落后写上去,因为朝廷里有不少人觉得科技什么的都是骗人,他们并不相信这些,为了不因为这点而被考官所厌恶陆浩就将这一点从策论里去处了。

不过科技落后陆浩没有写,却写了容易和世界其他国家脱轨这一点,陆浩满篇策论没有写一个字他赞同解除闭关锁国,但整篇却又透露出了他希望朝廷能够解除闭关锁国这个决定。

第162章 归家

陆浩的策论写的可以说非常顺手,说一句酣畅淋漓都不为过,只用了一天的时间就将一整篇策论写完了。不过写完后陆浩并没有马上抄写到试卷上,而是又花了一天多的时间仔细琢磨策论里的语句和用词,确认没有问题后才再最后一天将策论一个字一个字的抄写在了考卷上。', '')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翻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