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书更高兴了:"我知道哪里有老山参,我刚来这边时偶然发现的。
那时候还是株五品叶,咱也不会抬参啊,就没舍得挖。后来去找,却怎么都找不见了,你可以去碰碰运气。
一斤虎骨酒,两斤三鞭酒,加这株老山参的消息,换不换?"
"不是不给您,是您真吃不得。"
"你TN的净说废话,我这么大岁数当然用不着了,但是我有儿子啊,仨儿子才俩孙子俩孙女,有些少了。
就要你两小块儿肉,干不干?"
"合着不是您吃啊?那行,换了。"
支书乐呵呵的捞了两小块肉,用小碗儿装了,给大儿子建党送了一小块儿,给自己二儿子建军吃了一小块儿。至于小儿子建国,他还小,又没媳妇儿,暂时用不着。
支书动作很麻利,给大儿子建党送肉的时候就把酒给路平安带回来了。
路平安拿着酒看了看,这两种药酒都按配伍加了其他草药,并不是啥都不懂的人胡乱摆弄的。
泡好之后的药酒呈淡黄色,一股中药味儿,也不腥臊。
路平安拎着酒瓶子,吨吨吨就是几大口,配着鳖肉下酒,是一口肉一口酒,老过瘾了,看的支书眼珠子都快瞪出来了。
支书心想:"哎呦俺的娘嘞,这小子得虚成啥样了啊?居然敢这么喝?谁家喝药酒不是五钱的小杯子,一天喝那么一盅。这么个喝法,这小子不会喷鼻血喷死吧?"
"呲~~哈~,这酒劲儿还挺大,有些上头。不行,今天就先喝一半吧,剩下的明天喝。"
路平安吃吃喝喝,又就着小咸菜喝了碗大碴子粥,这才打着饱嗝去睡了,屁事儿没有。
第二天起床后,路平安感觉自己好了很多,脸上有了血色,腿脚也有劲了,很是开心。
为了恢复的更快,他准备进山碰碰运气,找找那株支书曾见过的老山参,顺便打几个野猪。
没错,那株老山参就在屯子西边儿的林子里,长在一棵大松树下。
支书当年过来屯子这边建点儿的时候偶然遇到的那株野山参,距今已经十七八年了,按照年份来算,妥妥的老山参无疑了。
不要被如今的园参给影响了,觉得所有人参都已经成了大白菜,论堆儿卖。
真正的老山参,它不是贵不贵的问题,而是普通人压根别想见到,也轮不到他们说什么贵不贵的。
现如今有了模拟人参生长环境的技术,加上肥料催肥,什么五品叶,六品叶多如牛毛,七品叶也不稀罕。
但那玩意儿没用,人参须子上连个珍珠疙瘩都没有,失去了绝大部分野山参应有的药性。
平常用来补补身体还行,入药的时候就抓瞎了,没办法确定药性的玩意儿,让人家郎中给开多少份量合适?
而且人参最重要的功效是补元气,园参没在野外生长,生长环境不一样,可以说和老山参就不是一个东西,压根就没了补元气的功效。
用来益脾安神还差不多,指望这种几块钱,十几块钱的人参吊命,那是想都别想。
林下参的功效也是参差不齐,有好的,也有刻意补肥过的,闹到后来,反而把长白山人参的名声给败坏了。
兴安岭并不是人参的主产区,大兴安岭地区的人参甚至在清朝就差不多没了,小兴安岭这边人参的产量也一般,和长白山没得比。
关键是人参不能交易给别人,只能卖给公家,再由上面统一调配,统购统销么!
路平安若是想要服用老山参,要么得去大城市或是长白山看看,要么自己进山去寻找。
在这个年代,哪怕是长白山,真正的老山参也不多了,四品叶就算好东西,若是能长到六品叶,那就很值钱了,属于可遇而不可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