莽子这小子才几岁父亲就瘫了,母亲累死累活的才把他们兄妹三人养活大。
这还要得益于时代不同了,得益于支书人不错,得益于她们是在东北这旮瘩生活。
换作以前,换作其他日子不好过的地方,说不定自然灾害那几年时他们三兄妹就没了。
莽子这孩子勤快懂事儿,小小年纪就显露出与众不同的上进心。
那时候他才七八岁,就缠着屯子里的乡亲们,要和他们一起进山采药、打松子儿,挣些钱补贴家用。
一个七八岁的孩子,谁愿意带他啊?还不够累赘的。
人家进山也是去拿命换钱的,再带着一个小孩儿,不是更完蛋么?
别人不带他,他就自己跟着去,别人一天打五篓子松子儿,他打一篓子也挺知足,多了他也背不动。
时间长了,屯子里的大人也习惯他跟着了,加上这小子勤快,嘴甜,大家知道他家困难,能拉一把就拉一把。
随着他年龄越来越大,慢慢不再满足于糊口了,莽子还想要顶门立户,他要养家。
别说,莽子这孩子挺有天命主角的意思,都是悲催到不行的开局。通过自身的努力,一步步改变自己与家庭的命运。
此时此刻,莽子无比的开心,不管是不是走了狗屎运,最起码开局就打了个大东西,这让他兴奋不已,自觉跑山打猎果然大有前途。
"平安大哥,你在这儿看着,我回去绑个爬犁,咱们把这头熊瞎子拖回去处理吧。
这时候熊瞎子还没有换毛,我看着皮子还可以,好好收拾出来能卖不少钱呢。
或者硝制一下做个毯子用来铺床,晚上睡觉的时候可暖和了。"
这个提议不错,路平安不在乎卖皮子的那些点钱,却对坐熊皮毯子很感兴趣。
北大荒这地方哪都好,就是夏天蚊子太多,冬天能冻死人,想要过得自在,就得想办法应对,要不然不就成了没苦硬吃了么?
到时候整个躺椅,熊皮毯子往躺椅上一铺,窝在躺椅上摇啊摇的,那得多美啊!!
路平安和莽子一起把熊瞎子运回了帐篷里,剁了熊掌后扒皮分割,晚上又吃了熊肉。
有人说熊肉不能多吃,要不然皮肤容易泛油,路平安和莽子都不在乎。
冬末春初的风又冷又干,为了防止手脸干裂,他们甚至还要往手上、脸上涂油呢,还在乎那个?
接下来几天,路平安和莽子上午开荒,也不拘于任务量,觉得累了就停。
中午吃点好的,下午去练枪,两人搭班儿学着下套子,下夹子。莽子教路平安熟悉当地的环境和物种知识,路平安教莽子怎么射击、捕猎和做饭。
晚上有空的时候,路平安也会教莽子识字算数,给他讲各种地理和历史方面的知识。
奈何莽子只喜欢跑山打猎,对于学习文化这方面不是很积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