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因为供销社忙不过来,李部长你可以算算,全国所有医院药品都要自己采购,这造成的人力和物力浪费有多大?
所以我建议我们可以在每个县成立一家医药公司,专门从事药品生产、采购、销售工作,专业的事情交给专业的人去管理。
赤脚医生需要的药品,可以向医药公司买入,一手交钱,一手交货,赤脚医生需要用什么药,多少量,这个由赤脚医生自己掌握。”
李部长突然又有些为难道:
“你所说的成立医药公司的模式不错,但还有一个问题,咱们现在国内没有那么多药厂,你们宝安县制药厂能不能供应全国几百万个村药物使用?”
林三七听了差点吐血。
在六十年代想做点事情太难了,要啥没啥,一穷二白。
自己提出一个新的建议,就会有无数个困难摆到你面前。
自己明明是一个医生,在会看病的同时,还要会制药,还要解决全国卫生系统的经费,现在连药厂都要自己搞?
“李部长,咱们卫生系统这么多干部职工,你不能尽逮着我一只羊薅啊。药厂的事情哪里是我一个人能解决的?那要你们这些卫生领导何用?”
老太太被林三七埋怨几句,多少也有点不好意思了:
“啊呀,三七同志,你不要恼,咱们现在不是正在商量事情嘛。说来说去还是一个缺少资金的老问题。
像我们目前手里一共有50个制药厂新建计划,就是因为之前三年的自然灾害,导致财政没有余钱投入,项目一直搁置……”
林三七哭笑不得:
“我懂我懂,这样,把这50家制药厂的计划发一份给我们宝安县,如果我们认为可行的,这笔钱宝安县出了。”
老太太一听便高兴了:
“好好好,你们宝安县可真是我们的财神爷啊,哈哈。最后还有一个问题,赤脚医生培训的教材有没有?总不能用大中专生的教材吧?”
一说到这里,林三七脸上的兴奋表情突然就出现了。
伸手在背包里掏了掏,然后便掏出一本新华字典大小的本子来:
“当当当,李部长,给,这就是我们宝安县编撰的《赤脚医生手册》。
里面的内容从常见的咳嗽、呕吐、发烧,到复杂的心脑血管疾病和癌症;
从灭蚊、灭蝇的防病知识到核武、生化武器的防护;从针灸、草药到常用西药,无所不有。
所有内容全部都是清晰明了、简单易行、务求实效的原则,这么形容吧,哪怕是一个普通人,只要手里有这么一个手册,也可以自己查书,自己治病。”
老太太快速接过这本厚厚的手册,看着红红的封面,赶紧翻了开来。
“哇,你们宝安县真是神奇啊,居然直接出书了?”
林三七其实压根就不是原创者,而是一个可耻的文抄公。
真实的《赤脚医生手册》是1970年6月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居然前后加起来印了多少已经难以统计,光是人社版的就印了118万册。
还翻译成了50多种文字,出口到了许许多多发展中国家,被联合国视为医疗典范。
当然林三七对老的《赤脚医生手册》进行了重新修改,增加了抗生素、退烧止痛药、胃药等等介绍。
老的《赤脚医生手册》有一句口号,叫“治疗靠银针,药物山里寻。”
这是因为当年药物匮乏,不得不以中医理疗和中草药为基础,但这部分是非常难学的,这也导致农村地区医疗事故频发。
经过林三七的改良,然后在另一个时空印刷了整整100万册,就是准备在这个时代大干一场。
老太太一边翻看,一边忍不住连连点头,虽然她不是医学专业出身,但当了十年部长,这个眼光还是有的。
“好,太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