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内低语戛然而止。
那股“容器未满”的压迫感短暂消散。
陈玄心中一震——有效。
但就在此时,灵月身体猛然一倾,断骨脱手,砸在阵角。护阵裂纹瞬间延伸至中心,幽风撕裂进来,卷起碎石砸在她肩头。她咬牙撑起,右手再次握紧断骨,鲜血重新注入阵眼。
陈玄知道,她撑不了多久。
他必须加快。
神识全力运转,将三组符文拆解重组,寻找最稳定的错频模型。他发现,若以地脉残光为媒介,将符文节奏投射至地面裂痕,可形成外部共振场,减轻自身负担。
他右掌五指张开,不再单纯引动逆流,而是将残存的地脉微光抽出,以掌心为引,缓缓铺向四周裂痕。每一道裂痕都如同符文刻槽,微光在其间流动,形成残缺的阵图。
与此同时,他左掌继续维持错频共振,血线已被拉至极限,几乎透明。门内幽光开始不规则闪烁,归墟之门虚影轻微扭曲。
突然,石棺长廊深处传来一声极轻的“叩”响,像是有人在棺内敲击内壁。
陈玄掌心纹路猛地一跳,错频节奏险些中断。他强行稳住神识,将注意力拉回符文推演。他意识到,那不是干扰,是仪式在试图修正偏差。
必须在它完成修正前,构建出完整的反向封印逻辑。
他将所有线索再次整合:石碑逆纹用于规避反噬,门禁密码用于嵌套引导,黑袍图腾用于定位本源。三者结合,若以“非容器”身份介入仪式,便能将其转化为反向封印程序。
关键在于——不能完全切断共鸣,否则仪式会直接崩溃,引发大爆炸;也不能完全顺应,否则自己会被吞噬。必须维持在“即将同步却始终差半拍”的状态,让仪式不断尝试修正,却永远无法完成。
这就是破解的核心。
他左掌纹路开始稳定运行新序列,节奏如呼吸,起伏有序。血线不再平稳流动,而是出现规律性顿挫,每一次顿挫,都让门内幽光收缩一分。
地面裂痕中的地脉微光,也随之明灭,与掌心纹路形成内外呼应。
灵月察觉异样,艰难抬头。她看见陈玄左掌悬浮半空,掌心纹路流转如活,与地裂中的微光遥相呼应。她瞳孔微缩,指尖轻颤,似想提醒什么,却发不出声。
陈玄未动。
他感知着体内血脉的流向,感知着血线的每一次抽动。他知道,这套理论尚未验证,稍有差池,便是万劫不复。
但他已无退路。
右掌引动的地脉微光,在地面裂痕中勾勒出残缺符阵。左掌掌心纹路,持续输出错频共振。两者交汇于血线连接处,形成一个微小的、不稳定的能量漩涡。
漩涡中,血线开始出现细微裂纹。
门内幽光剧烈闪烁,低语声变得急促,仿佛在催促仪式加速。
陈玄深吸一口气,神识锁定符文节奏。
他准备进行最后一次推演——将整个反向封印逻辑完整模拟一遍,确认可行性。
就在他心念沉入识海的瞬间,左掌纹路突然自主跳动,与地裂微光共振频率加快半拍。
血线“啪”地一声,裂开一道细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