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说一毛钱,就是一分钱也没有。
我返回家,翻箱倒柜找钱,找纸,结果没有,却意外地翻出了一抽屉黄金。
我毫不犹豫拿出了其中的一个金戒指。
我找很多同学交换,但绝太多数都不愿意。
他们希望是钱,而不是金戒指。
后来,一个同学看到金戒指上面嵌有一个蓝色的东西,觉得非常好看,就给了我一个纸板,并且给的是最结实的那种。
其实,打纸板是有讲究的。
做的纸板要厚,要重,且要结实,这样就可以轻易打翻别人的纸板,别人却不能打翻你的纸板。
我就是用这个厚纸板,连赢别人10多个纸板。
结果,没有人跟我玩了。
我为此非常的郁闷。
后来没办法,只好不用这个厚纸板,其结果是,刚赢的10多个纸板又输出去了。
我是输得一个不剩。
我又没有纸板了。
大家都看了我送给这个同学的金戒指,都觉得十分好看,于是大家都同意我用金戒指换纸板。
换了多少不记得了,二三十个应该有。
后来换完了,又换金项链之类,总之,阿家一抽屉金器,差不多被我换完了。
后来,我又把目标瞄准小孩子帽子上的铜钱。
在我们小孩子眼睛,这个玩意才真正值钱,因为它可以做毽子。
就是在铜钱上扎几个小孔,在孔里面插上绿色的羽毛,在脚上来回踢。
特别好玩。
女孩子爱玩,男孩子也玩。
当然,还有一种更好玩的就买房子。
在地面上划上十几个小格子,用纸板去踢。
纸板停在哪,这个房子就归他。
最开始的房子很容易踢到,后面就难了。
如果你的纸板踢到别人的房子里,就要没收。
所以,你必须快准狠,踢出去的纸板要刚好落在你指定的房屋。
这个时候,厚和重的纸板就有优势,当然脚法也很重要。
要不偏不倚踢进房屋,力度要刚刚好,我在这方面输得比较惨,经常输得一无所有,没有了纸板,只好站在一边,看着别人玩。
这个游戏很好玩,往往会玩上一整天。
后来,我偷黄金被阿家发现了,她把剩余的黄金藏起来了,我找了许久,也没有找到,只好作罢。
我就把目标描准新课本,学一章,撕一章,折成纸板,跟同学玩。
到了上世纪八十年代,黄金市场冒出来了,大家都知道黄金可以换钱。
但桃坑客家人这地方,依然不流通,无人收购金银。
于是,阿家把仅剩的一点黄金给父亲,希望他去县里换成钱。
结果,我父亲也不知道如何换钱。
他把黄金还给了阿家,说,我问了银行,银行不收。
阿家很失落,拿着黄金有点不知所措。
后来,这批黄金去哪里,我就不知了。
但我可以肯定没有换成钱,阿家至死也没有用黄金给自己换来一丝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