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234小说>>滨江警事> 滨江警事 第1140节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滨江警事 第1140节(2 / 2)

“江上什么时候开工?”

“有太多的准备工作要做,最快也要六七个月。”

“不就是建一座桥吗,有这么麻烦?”

“大桥建设比你想象中更难!”

聊到正在建设的长江大桥,韩向柠有话说,把她请进办公室,指着挂在墙上的效果图如数家珍地介绍起来:“大桥工程全长32.4公里,由跨江大桥工程和南北岸接线工程三部分组成。其中由主桥、专用航道桥和南北引桥组成的跨江大桥长约8200米,是名副其实的万里长江第一桥!接下来,我们要创造四个世界之最!”

张兰不由想起当年刚参加工作不久的咸鱼,冒着大风大雾深夜开小001去江上救援,韩向柠也是站在航道图前这么侃侃而谈的。

这丫头,事业心很强。

并且干一行、钻一行、爱一行,搞不清楚的真以为她是工程师呢。

张兰看着长江大桥效果图,好奇地问:“哪四个世界之最?”

“一是最大主跨!目前,世界上已建成的最大跨径斜拉桥是主跨890米的日本多多罗大桥,而我们正在建设的姑滨长江大桥跨径达1088米,刷新了世界最大跨径斜拉桥的纪录。”

韩向柠回头看了看她,又指着效果图比划着说:“二是最深基础!大桥主墩基础由131根长约120米、直径2.5米至2.8米的群桩组成,是世界规模最大、入土最深的群桩基础。

三是最高塔桥!世界上已建最高桥塔是多多罗大桥,钢塔高224米。我们要建的大桥桥塔将高达300.4米。再就是最长拉索,我们要建的大桥拉索长达577米,比日本多多罗大桥斜拉索长100米。”

看着效果图,听着介绍,张兰被震撼到了,喃喃地说:“桥塔300多米,相当于100层楼高!”

“技术难度和施工难度有多大暂且不说,就我们所处的自然条件的复杂程度也是世界建桥史上少有的。”

“什么意思,我不太懂。”

“我们所处的营船港,平均每年中风力达到6级以上的就有179天,降雨天数超过120天。”

韩向柠走到西墙边,指着墙上的水域图接着道:“江面宽阔,水深流急,主塔墩位置的水深超过30米。而且通航密度高,日均通过大小船舶2700艘,高峰期能达到6000多艘。面对复杂的自然条件,既要建大桥,又不能影响通航,可见想在六年内把大桥建起来有多难。”

张兰下意识说:“所以说上级很重视,让你这个副局长来江边坐镇。”

“我一个副处级干部算什么,我们的现场总指挥是交通厅副厅长。用我们总指挥的话说,姑滨大桥是我们中国建桥史上建设标准最高、技术最复杂、科技含量也是最高的现代化特大型桥梁工程。”

韩向柠深吸口气,想想又说道:“从举行奠基仪式到现在的几个月,省委李书记来过两次,刘省长来过三次。李书记在第二次来视察时亲口跟我们说,姑滨大桥是我们江苏省基础设施建设的头号工程!”

为省里的头号工程保驾护航,配合交通厅领导工作,能想象到这丫头前途无量。

她将来的成就,很可能会依然超过咸鱼。

张兰竟有些自惭形秽,突然觉得自己很浅薄,赶紧换了个话题:“小鱼和老朱真回白龙港了?”

“回去了,航道局虽然不再维护北支航道,但不意味着北支不再通航,从三河水域到东启连兴港水域,每天有那么多内河船航行,还有一个汽渡,近百里水域不能没一条执法救援船。”

“今天星期六,三儿和菡菡回不回来?”

“三儿回来,菡菡不回来。”

“他怎么不带菡菡回来玩两天?”

“他今天有事,要陪同海军考评组去开发区预备役营。”

“他几点到南通?”

“他们出发的早,估计10点左右到琅山。”

今天是师娘的闲生日,老葛让去长州香港工业园吃饭,张兰就是来营船港接韩向柠的。

张兰禁不住问:“那三儿中午能不能跟我们一起去吃饭?”

“他要陪考评组,肯定去不了。”

“晚上能不能聚聚?”

“这要看情况,我估计他这会儿都不知道。”

好久没见咸鱼了,张兰真有点想念,坐下道:“港务局劳动服务公司西门边刚开了一家洗浴,装修的很气派,名字也取得大气,叫华清池,我还想着请你们去洗澡呢。”

洗澡,为什么要去外面,家里不可以洗吗?

韩向柠从未去过娱乐场所,很难理解有钱人的生活,不禁笑道:“等有时间请我们吃饭就行了,用不着请我们去洗澡。真要是去澡堂子洗,我还不习惯呢。”

第1110章 救人救火(一)

上午10点28分,韩渝陪同吴参谋带队的海军考评组乘坐上海基地的三辆军车赶到琅山。

众人一下车就被震撼到了,不敢相信南通的两位常委和南通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主任居然亲自赶到营区陪同,江苏省军区预备役海防团和开发区预备役营的主要干部更是全到了。

等韩渝介绍完,吴参谋等军官在秦副市长、王司令员和沈主任陪同下先去开发区刚开的一家星级酒店吃午饭,然后回琅山营区听汇报。

冯青山准备的很充分,各种图纸和可行性论证材料堆满了会议桌。

考评组的装备专家懵了,光靠他一个人看三天三夜也看不完。来自潜艇部队的两位艇长看着材料,听着科研团队工程师的汇报,欲言又止,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因为南通开发区预备役营不只是在研发援潜救生装备,也在研究各种海况下遇到各种险情的援潜救生方案,并且打算等新型救生钟研制出来通过验收之后,组织力量出海开展援潜救生演练,以此摸索援潜救生经验。

海军有执行类似任务的部队,但远没有南通开发区预备役营这么专业。

人家有那么多专家,有潜水员,有经费有技术支持,甚至连怎么治疗缺氧的被困官兵都考虑到了,正在搞的是一个系统工程,不像一线部队全靠自个儿科技大练兵。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翻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