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是开001来的,船上不能离人,我要看船。”
“如果是我,我肯定去。”
“总会有机会的。”
二人正聊着,徐工和姚立荣走了过来,好奇地问他俩在聊什么。
小陈指指越来越远的武汉三镇,说起小鱼的父母和儿子都在武汉,今天在武汉靠泊时很想去看看却没能去的事。
让小陈和朱宝根倍感意外的是,徐工指指武汉方向,凝重地说:“不是我不让你们上岸,主要是江堤上管的严,你们上岸之后想再回船会很麻烦。”
“江堤上管的严?”
“除了防汛抢险人员,未经允许不得上江堤。”
“难道人家想上堤看看江水有多高都不行?”
“不行。”
“为什么?”
“为了安全。”
“担心有人会掉进江里?”
“这是一方面,但主要是担心会有不法分子搞破坏。”
小陈惊诧地问:“谁会破坏江堤,再说江堤有那么容易破坏吗?”
徐工再次掏出香烟,取出一根递给老朱,低声道:“看来你们平时不怎么看新闻,这个世界上有很多坏人,有些坏人甚至坏到骨子里!今年2月14号,有两个混蛋在一辆公共汽车上安装炸弹,在公共汽车行驶到长江大桥上的时候引爆了,炸死十几个乘客,炸伤二十几个。”
朱宝根猛然想起有这事,顿时惊呼道:“想起来了,咸鱼和韩宁跟我说过。爆炸案发生之后连我们南通的长航分局都很紧张,那段时间只要是去码头坐船的人,全要开包接受检查,看有没有危险物品,有没有爆炸物!”
小陈再次转身看向越来越远的武汉,惊恐地说:“这么说是应该管严点,万一还有坏人,万一坏人把江堤炸了怎么办。”
第586章 南通预备役团的首秀
断断续续下了两天雨,天一放晴,南通预备役团、启东预备役营、南通开发区预备役营和“攻坚英雄营”、“红色尖刀连”的旗帜,就在长江三河段江堤内侧泥泞的田地里迎风招展。
小鱼一马当先,操作插有红旗的挖机,从沿江公路这一侧开始往江堤方向作业。
今天的工作依然是修路,田地里已经放好了线。
等小鱼清理掉作业区域的淤泥,利用挖机履带反复碾压,用挖斗背面反复拍,平整压实出来一段路基,夏团长、焦政委就带领团机关的参谋干事和张二小、小姜、吴恒等“专职”预任军官”,以及王铁军、严华栋等“专职”预编战士一拥而上。
二十几个官兵全靠人力把运输班从开发区拆迁工地拉来的建筑垃圾和三河街道提供的碎石子卸下车。
紧接着,路桥公司派来的推土机上。
把众人卸下的建筑垃圾从马路边推到小鱼平整压实好的路基上,先尽可能推平,再用推土机的履带反复碾压。
等推土机碾压的差不多了,小鱼把挖机开回来,用抓斗把刚卸下的碎石子尽可能均匀的洒在路面上。
夏团长、焦政委等现役军官和张二小、吴恒等“老板军官”今天都成了辅助施工人员,刚休息了一会儿继续干活,用铁锹、钉耙等最原始的工具把小鱼拉平过的碎石子进行最后的平整。
经过一上午的辛勤劳动,一段约五米宽、二十米长的简易砂石路就出现在眼前。
尽管离江堤还有一段距离,光靠这两台施工机械和这三十几号人想把路修到江堤至少需要三天,但大家伙依然极具成就感。
“同志们辛苦了,先休息一会儿,那边有干净水,赶紧去洗个手,饭马上送过来!”
“团长,省领导到底来不来?”
“你问这些做什么,我们是来抗洪的。上级在与不在,来与不来,我们都要一个样!”
“团长,我只是好奇。”
“这有什么可好奇的。”
夏团长瞪了问省领导究竟来不来检查的少校一眼,转身看向可能是全南通预备役团年龄最小的预编战士,笑问道:“小张,累不累?”
冬冬顾不上再研究挖掘机,急忙回头道:“不是很累。”
“手有没有磨出泡?”
“没有。”
“摘下手套,让我看看。”
冬冬摘下手套,让夏团长和焦政委看了看,一脸不好意思地说:“真没起泡,只是……只是有点疼。”
眼前这孩子今年才十六岁,刚参加完中考,据说考得不错,并且再有两年就会变成真正的上海人,放暑假明明可以跟别的孩子一样玩,却被他爸他妈送过来“参军入伍”,甚至要跟大人一样参加劳动。
早上见他对开挖掘机感兴趣,本打算让他跟小鱼学着开挖掘机的,结果他居然说只能在业余时间跟“小鱼舅舅”学开挖掘机,不然他爸他妈和他咸鱼舅舅就要让他回去。
总之,他家里人就是让他来吃苦的!
什么样的家庭能教出什么样的孩子。
夏团长感慨万千,不禁笑道:“你爸你妈也真是的,你才十六岁就让你干这么重的活儿。”
冬冬正不知道怎么解释,小鱼就走过来笑道:“十六岁干活儿很正常,我和他舅舅十六岁都已经参加工作了。再说今天的活儿又不重,干一会儿休息一会儿,跟玩儿似的。”
干一会儿歇一会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