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35章 和离(2 / 2)

纵有再多圣人之言,此时谁又敢真的说出来?

萧祁凰坐在龙椅上不发一语。

在确定康宁长公主跟乔氏之死毫无关系之后,康宁长公主跟御史们的口舌之争她就没必要参与了,朝堂本就允许所有人辩驳,辩得过辩不过看他们的本事。

眼下需要弄清楚的是,乔氏到底是谁逼死的。

经过大理寺一番询问之后,几乎得出结论,是安国公夫人逼死了她。

萧祁凰命人召来安国公夫人。

几番厉声审问,安国公夫人果然坚持不住,惶恐求饶,说乔氏生下女儿,是断了崔家香火。

康宁长公主不许崔鸣山和乔氏见面,又不跟崔鸣山过夫妻生活,就是故意想让崔家断子绝孙,乔氏自己想不开投湖自尽,没有人逼她。

虽然她咬死不愿承认是自己逼死了乔氏,但萧祁凰和几位御史都听明白了,最根本的原因还是在安国公夫妇身上。

他们怕儿子被困在长公主府,无法给崔家传宗接代。

乔氏生了个女儿,他们想以她的死亡,给长公主冠一个自私善妒逼死妾室的罪名,逼她妥协,或者让崔鸣山跟康宁长公主和离。

这样一来,他们还能给儿子另娶一个妻子,生下安国公府嫡长孙。

御史们面面相觑,都不说话了。

他们猜到了前因后果,心里理解安国公夫妇这样的行为,毕竟堂堂国公府,谁愿意眼睁睁看着儿子绝了子嗣?

可这件事从最初开始,也确实是崔鸣山做得不对,谁让他不把长公主放在眼里,擅自纳妾,藐视皇族尊严呢?

不过藐视皇权这件事,前皇帝在位时已经给了惩罚,没有再追究的理由。

安国公夫人逼死乔氏这件事,无法给她定罪,因为她只是言语刻薄了些,规矩立得严苛一些,是乔氏自己受不了投了湖,不是安国公夫人直接杀了她。

安国公夫人最多被斥责刻薄,没有怜悯之心。

之后萧祁凰询问康宁长公主:“你跟崔鸣山的事情,是不是该做个了结了?”

萧锦鸾望着安国公夫妇,心头无比厌恶:“我答应跟崔鸣山和离。”

虽然这件事最终处理的结果如安国公夫人所愿,但对康宁长公主没什么影响。

反正她没损失。

不过是以后再也不用跟崔鸣山这个杂碎有来往罢了,相比之下,安国公夫人逼死乔氏这件事虽然不能直接定罪,但京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崔家名声早已毁得七七八八。

哪个家世清白的官员,愿意把女儿嫁给崔鸣山?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翻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