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安主意已定。 温暖拦住还想继续劝她的赵烈洲。 ?在不危及安全的情况下,如果所有的劝说,都属徒劳,那就不如不说。 让她自己亲自去经历一次,比别人千万句劝说都有用。 “安安这性格,要吃亏的。” 赵烈洲这颗老父亲的心啊,都要操碎了,很为安安担心。 相对于他的担心,温暖倒还好,无语地看着某个老父亲,“你啊,就是操心的命。” 怕孩子们是女孩子,天生在力气上就吃亏,生怕她们被欺负,所以早早地就教她们防身术。 担心她们小小年纪,不识坏人之心,担心她们被外面的狼崽给叼走了,所以天天操心劳命地防着孩子们身边的男生。 嗯,别以为他现在表现得很“淡定”,温暖就看不出来,他其实还是把全世界的男性,当成假想敌? 那次家庭会议之后,赵烈洲表面上是同意了,让孩子们交友自由。 哦,不对,他还有附加条件,如果和男孩子交朋友,最好先和他说一下。 他要先把对方了解一下,再给出意见,能不能和对方做朋友。 这个条件,遭到到温暖的强烈反对。 交朋友这个事情,本身就是一种机缘,有缘则合,无缘则散。 等你像调查间谍似的,把对方的祖宗十八代都摸清楚,再评估对方是否能和你女儿做朋友。 “我要是那个人,那我宁可不和你女儿做朋友。” 温暖站在对方的立场想了一下,毫无商量余地就把这个条件给否了。 赵烈洲有点儿不高兴,但最后还是接受了这个现实。 不过,温暖知道,他暗中还是在防着四小只身边的男生。 和和身为班长,几乎要跟全班所有的同学打交道。 自然而然的,也跟班里的每个男生关系都不差。 但不知道为什么? 虽然和和跟班的男生,关系都不差,却也没有交情很好的。 嗯,这里的交情很好,参照标准就是林嘉龙和美美那样的。 怎么说呢? 林嘉龙并没有表现得特别明显。 但就是能给人一种,他和美美的交情很深的感觉。 比如,他每次来梦中情屋,第一句话都是——“暖姨,美美呢?” 或者,“李奶奶,美美在吗?” 当然,他跟和和、苹苹、安安也玩得很好。 可熟悉他们的人,都知道,他和美美最要好。 正因为这样,他这些年也没少被赵烈洲单独找去“谈心”。 亏得林嘉龙是个性格又好,脑子还很聪明的男生。 每次都能成功在赵烈洲这个,神经质发作的老父亲手下“存活”下来。 而且还一点心理阴影没有。 虽然,温暖不知道,赵烈洲每次都和林嘉龙都谈了些什么。 她曾试过,想从赵烈洲的嘴里探出点什么来。 结果这个家伙,每次都完美地避开了。 后来,她干脆直接开门见山地问,“今天你又把嘉龙叫到外面去谈了什么?” “我们约好了,这是属于男人之间的秘密。” 好家伙! 她直接开门见山,赵烈洲也不拖泥带水,一句话,永绝后患。 温暖:…… 又试着问过林嘉龙,得到也是一样的答复。 从此以后,她就再也没有打听过,赵烈洲和林嘉龙之间的谈话了。 但是以她对赵烈洲的了解,这男人对四小只身边的男生,都像防狼崽儿一样,就没给过好脸色,相信他每次和林嘉龙谈话,也绝不可能是什么慈祥的长辈,耐心教导晚辈的话。 尽管,林嘉龙隔三差五,就被某个神经质老父亲,提溜去谈话,却从来没有表现出对他抗拒、害怕等情绪。 而且一如既往该找和和美美、苹苹安安一起玩,就找她们一起,该找她们一起学习,就找她们一起学习,想来梦中情屋蹭饭,在得到爷爷奶奶的同意后,再和温暖商量,然后就大大方方来家里蹭饭。 丝毫没有半点儿,被赵烈洲“约谈”后的心理阴影。 就凭这一点,温暖认为,这小子是个不简单的,前途无量。 反正,在不被赵烈洲知晓的情况下,她是很看好林嘉龙的。 如果他能和美美,从青梅竹马,到婚姻日常,再到白头偕头,那是温暖最想看到的。 当然,这只是温暖自个儿暗暗在期盼的。 她并没有把这个期盼,对外说过一个字。 孩子们的姻缘,她是不打算插手的。 除非她们有什么需要帮助,主动来找她,寻求帮助。 不然,一切就看她们自己的造化了。 “你以为安安傻么?” 思绪拉回,温暖轻轻戳了戳她家糙汉子的脑袋,“其实她精着呢。” 安安的性格,说她倔吧,其实也不是。 这小妮子精着呢。 但凡让她觉得,这个事情,坚持下去,对自己的安全有威胁,或是她无法把握,会不会对自己造成无法控制的后果时,她才不会这么傻傻地坚持呢。 “今天她之所以在我们都劝了一番之后,还是坚持要穿迷彩服睡觉,不过是因为她觉得,最多不就是被教官说一下,然后再把迷彩服换下来就是了,多大点儿事啊? 但是她要是赌对了,今晚亲身体验之后,发现穿着迷彩服睡觉,其实也没有姐姐们说得那么恐怖,而且教官对这个事情也是睁只眼闭只眼,那么整个军训期间,她就可以这个办法,给自己多争取几分钟,不用那么慌里慌张换衣服的时间,这笔,不管怎么算,都不亏。” 所以她才会用这种十头牛都拉不回来的坚决态度,坚持自己的决定。 赵烈洲说的吃亏,是担心安安哪天会被这性格所累。 “算了,孩子们长大了,也要适当放手让她们自己去闯了。” 他皱了皱眉,说道。 温暖像看外星人一样,惊奇地看着他,打趣他,“哟,能让你说出这话,可真不容易啊。” “确定这回不是只在嘴上说说,回头又把这话抛到九宵云外,然后又开始没完没了地操碎你那颗老父亲的心?” 类似的话,赵烈洲之前也说过。 但是呢,今天说完,明天继续操心。 温暖都做好,他要一辈子为四小只转的心理准备了。 前世,在网上看到有报道说,很多人本能地以为,在孩子和父母之间,谁离不开谁这个问题上,大家都是下意识地认为,是孩子离不开父母。 但那篇报道,用了大量的实例证明,其实有很多家长,在孩子还小的时候,过度关注关心,几乎把自己的全部时间精力,都花在孩子身上,把孩子当成自己的全部。 这部分家长,在孩子长大之后,就很难对孩子放手。 因为一旦放手,会给他们一种不知所措,不知道自己接下来能干嘛。 而且,他们也害怕孩子脱离他们的掌控。 说得好听一点儿,是担心孩子在他们看不到的时候,出了意外。 说得难听一点儿就是,他们还想像小时候一样,把孩子牢牢撑握在自己的手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