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234小说>都市言情>八零胡同小饭馆> 第194章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94章(1 / 1)

(' 不是伤心,而是长期以来积攒在小姑娘心里的怀疑、自卑和害怕,在这一刻得到了释放。 为什么不喜欢我呢? 为什么不能关心一下我呢? 是不是我做错了什么,是不是我还不够努力不够懂事? 徐妍哭得抽抽,一双漂亮的大眼睛红得像兔子一样,林香心疼得不得了,想哄哄她不要哭,宋明瑜却摇摇头。 “林姐,让小妍哭吧,哭出来对身体好。” 徐妍的心事太重了,重到快把小姑娘压垮,倒不如借这个机会让她好好发泄发泄。 林香没办法,只好陪在徐妍身边,等徐妍哭完了,又赶紧去拿煮好的鸡蛋给她滚眼皮儿。 宋明瑜在旁边调侃徐妍变成了小白兔,还拿镜子来给小姑娘看。 “明瑜!” 林香嗔怪地看了宋明瑜一眼,徐妍自己却先捧着梳妆镜笑了起来。 “真的,我哭得好厉害……” 可是不知道为什么,哭了之后,她的心情却是从未有过的轻松、自在。 徐妍擦干眼泪,对着镜子里的女孩儿露出一个笑容。 镜子里的徐妍脸上,出现了一个从来不会出现的,阳光灿烂,充满希望的笑容。 徐妍的眼睛弯成了一弯月亮,映着窗外的日光,两颊上的小酒窝格外耀眼。 明天,又是新的一天。 …… 宋家小院多了一个“学习小组”的成员,蒋家餐桌上少了一个吃晚饭的女儿。 徐妍还是那么安静,她在的时候,就连宋言川的声音都会下意识放轻一点。 仿佛什么都没有变。 但又似乎,有什么东西悄悄改变了。 ——徐妍,变了。 最先注意到这一点的是陈景行。 以往他上学的时候,徐妍要么已经走了,要么也是匆匆和他打过招呼,低着头往厂附中走。 而现在,她却会笑着和他打招呼,“景行哥,路上注意安全。” 再找他借课本和教辅资料,她的目光也很坦然,不再是之前那样,小心翼翼,总是害怕自己说错了什么,就会惹人不高兴的表情。 有时候宋言川和陈念嘉为了一个题目争执不下的时候,徐妍会主动调停,和他们一起分析题目。 她还是那么安安静静的,却不是之前一样,仿佛自己变成透明人一样的安静。 陈景行对这个转变很高兴。 大家在一个院子里长大,徐妍在他眼里也是半个妹妹。 他还在厂附小读书的时候,经常和徐妍一起结伴回家。 甚至有一次,他在校门口迟迟没等到徐妍,去徐妍教室门口,遇到有人正在欺负徐妍,推搡她,说她是“没人爱的小孩”。 陈景行叫来了老师,那两个男生被班主任揍了一顿,灰头土脸地和徐妍道歉。 那天陈景行带徐妍回了自己家,林香听说事情经过,给徐妍做了一碗面条,徐妍在他家待到天黑,作业都做完才走。 陈景行对蒋家的情况有些懵懂,只是偶尔会听见他妈和他爸闲聊的时候提起,说徐叔叔偏心。 他知道,是因为徐妍妈妈不在了,徐叔叔重新结了婚。 可怎么做,才能让徐妍变得开心起来,陈景行不知道答案。 他只能以自己的方式去照顾徐妍的情绪。 比如说,每次借给她的参考资料里,总会多夹带一张最近老师布置作业的重点习题。 又比如说,当念嘉和言川两个小不点嚷嚷着要去哪里玩,他总会不经意在徐妍面前提起,然后,邀请她一起去。 但是这些都治标不治本——这是陈景行在小学就学到的成语,徐妍在小伙伴面前仍然很拘谨,而其他时候,她几乎不会笑。 现在不一样了,她不仅会笑,甚至偶尔还会露出懊恼的神情。 那张熟悉的脸庞,一下子像是被神明点了一下似的,完全生动了起来。 陈景行很好奇那天徐妍到底留下来说了什么,但他妈和明瑜姐都不肯告诉他。 明瑜姐只是揉了揉他头发:“小妍有自己想做的事情,我们只要支持就好了。” 没错,是徐妍自己想做的事情。 《十月》、《收获》、《青年文学》、《小说界》、《文学天地》…… 徐妍从来没想过,原来还有这么广阔的世界可以去了解。 她几乎是如饥似渴地读着这些杂志,每一天除了学习,就是捧着这些杂志,连吃饭的时候都会出神。 春节前,她终于投出了自己的《月亮胡同的冬至》。 第一篇故事,徐妍写得很认真,故事并不长,是从自己的经历入手,从一个叫“宝儿”的小姑娘视角,写了月亮胡同冬至这一天发生的故事。 小姑娘的字迹很秀气,带着她本人一样的认真劲儿,写在四四方方的格子本里,宋明瑜看一眼,就明白为什么前世老师总是强调 ', ' ')(' “卷面分”。 干净清秀的第一印象,绝对是可以加分的! 抛开字迹而言,这个故事也很动人,或许是故事中的“宝儿”和徐妍字迹很像,她写出来的人物很是鲜活。 第一篇作品,徐妍选择投稿的对象是《萌芽》。 《萌芽》前几年复刊,之后就一下在全国掀起了热潮,和《十月》、《收获》这些文学杂志一样火遍了大江南北。 在青年和青少年中,尤为好评,最多的时候,能卖出去三十多万份,是妥妥的文学杂志顶流之一。 这时候当然还没有后来名噪全国,捧出一个又一个大作家的萌芽文学奖,但就以现在《萌芽》的地位来说,对新人照样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尤其是徐妍还没有任何投稿经验。 但徐妍却意外地对这件事很看得开:“就像明瑜姐说的那样,凡事要先尝试,之后才能说行或者不行。” 如果《萌芽》愿意通过她的稿子,那是最好。 即使不能通过,明瑜姐说,编辑一般也会写几句改进方向,对徐妍来说,《萌芽》编辑的提点也是很珍贵的机会。 知道徐妍惦记着挣学费,林香私底下说,无论是她,还是宋明瑜,都可以负担徐妍上高中。 两人想法很简单,三中是全南城最好的学校,徐妍能考上三中,保底也能考上大学。 这笔钱对拿死工资的工人来说不少,但对于现在搞个体户的两人来说并不多。 就算是借给徐妍的,等小姑娘挣到钱,再还给她们就是。 或许也是因为她们俩的鼓励,让徐妍有了充足的底气,小姑娘现在说起自己的想法,也能侃侃而谈了。 给《萌芽》的稿子投出去,接下来就是漫长的等待。 这期间徐妍也没闲着,她刚来学习小组之后,就借阅过陈景行三中的复习资料,给自己寒假拟定了一个非常充实的复习计划。 一边等待着《萌芽》的回复,徐妍一边抓紧时间努力复习功课,还又构思出了一个两千字的小故事。 仍然是以一个小姑娘为主人公,这一次徐妍写了一个主人公和她妈妈之间的故事。 她拿林香和宋明瑜看,陈继开也厚着脸皮过来要当“指导老师”。 他当时没说什么,只是淡淡地夸了几句,推荐徐妍把这篇小故事投给本地杂志《南城中学生》,私底下却和老婆感叹。 “后生可畏,小妍以后说不定真能成作家。” 他自己现在就经常给南城的杂志供稿,腆着脸也能自称一句“陈老师”。 投过这么多稿子,陈继开很清楚一个能不能把笔杆子当饭吃,很多时候一篇文章足以看出来。 文笔可以稚嫩,剧情可以生涩,但情感是伪装不出来的。 徐妍的笔下,有一个清澈干净的世界,她的女主人公无论遇到怎样的艰难险阻,都永远饱含着对未来的憧憬和希望,永远奔跑在寻找更光明未来的路上。 陈继开已经是个老油条了,可看她的作品,仍旧会动容。 “明瑜这一步说不定真走对了,至少,对小妍来说,这是个很好的尝试。” 万一呢? 胡同里头可还没出过作家,陈继开自家人了解自家事,让他写点场面话还行,徐妍这种天赋他真没有。 关键徐妍年纪还那么小,老陈也难得起了爱才之心。 不仅自己按捺住好为人师的性格,坚决不指手画脚,唯恐影响了小姑娘的创作欲望,甚至还叮嘱林香和宋明瑜不要过多干涉。 两篇稿子都投出去之后,也差不多到春节的时间了。 胡同里张灯结彩,一到晚上,亮堂得像是一片灯笼的海洋似的。 今年的春节和去年有很大的不同——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个体户变多了! 光是胡同里头,林香作为“ven”的半个老板,肯定是个体户没跑,张新民这个“停薪留职”也算不上是总厂职工了。 没错,他也办了停薪留职,就在吴书记回来之后没多久。 ', ' ')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