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234小说>其他类型>MC创造模式:诸天批发永动机> 第296章 认知的边界线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96章 认知的边界线(1 / 2)

“鬼影杀人?”少年张锟一听这话,眼睛都亮了,一把抓住方正的胳膊,急切地问:“快,快跟我说说到底怎么回事!”

“我这都还没真正对付过什么‘脏东西’呢!”张锟兴奋得直搓手。

方正本来想好好解释,可话到嘴边又停住了,想到了别的什么。

成年后的张锟,他能通过那些看似毫无特殊力量的“跳大神”仪式,把根本没附在小孩身上的“猫脸老太”给赶走。

也能用同样的法事,把明明有实体的一部手机直接弄“消失”。

“猫脸老太”还能无视方正一拳就能轰塌摩天大楼的拳头,

种种迹象都指向一个诡异的结论:张锟,或者说这个世界的所有人,都拥有某种“心想事成”的能力。他们看待世界的方式,以及与世界互动的方式,完全取决于自己的三观和思考方式。

通常来说,受限于物理规律,人类很难凭空想象出从未见过的事物。

就算文学家、艺术家们脑洞再大,创造出多么惊悚的怪物、多么离奇的故事,仔细分析就会发现,那些东西都能在现实中找到原型。就像科学家发明的东西,本质上也是发现,所有的想象,不过是把已有素材拆解重组。

比如,一辈子没见过机械的老农,看到卡车咆哮而过,会管它叫“喝柴油的铁牛”。

同样的,成年张锟的世界观早已定型,他看到的一切都会被套进自己的认知框架里。

那些看似不合常理的事,在他看来都是“邪祟”在作祟,他也用对付“邪祟”的办法去应对猫脸老太、智能手机,结果还真的按他的世界观发生了。

方正脑子里冒出一个问题:这种“心想事成”的现象,如果发生不可调和的冲突,会不会产生某种对抗和消耗?

如果会,不同的世界观,会不会有高低之分?

比如,一个一辈子没见过科技产品的老农民和一个科学家,他们眼中的世界完全不同。

当两人面对同一事物并发生激烈冲突时,谁的世界观更“厉害”?

方正想弄明白,于是停顿了一下,开始给少年张锟讲他观察到的一切,刻意避开了成年张锟的看法,加入了自己对“黑影”现象的各种猜测。

比如,那些看到黑影的乘客,天亮后都会消失,而乘务员怎么查名单都找不到他们的名字。

这是不是说明,这些乘客只是短暂地进入了平行时空,被乘务员看到后,又回到了自己的时空?

或者,那些古怪的黑影,其实是乘客在时空中的一种“可能性空洞”,是死亡或遭遇意外的可能性,只有在时空交错的列车上才能显现出来?

又或者,那些黑影是一种以恐惧为食、靠恐惧繁殖的奇异生物……

这些想法对少年张锟来说,理解起来可能有点困难,但方正还是一股脑全说了出来。

他想看看,三观尚未定型的张锟能不能理解这些,如果理解了,能不能让他的世界观发生变化,从而在对抗黑影时也发生变化。只要发生变化,方正就能收集到足够的数据,完善“心想事成”现象的模型。

然而,几分钟之后,张锟张着嘴,一脸呆滞,口水还不知不觉地流了下来。

直到方正拍了他一下,他才猛地回过神来,一脸懵地说:“你说的这些我完全听不懂啊!火车窗外的黑影,不就是在晚上等着害人的‘邪祟’吗?什么时空穿梭、可能性泯灭,这都是什么乱七八糟的?难道这些‘邪祟’还能穿梭到过去未来去害人?那可真是厉害了!”

“算了……”方正无奈地看了一眼车厢里那个陈旧的时钟,摇了摇头。

就在刚才,那种诡异的“消音”现象又出现了。

方正之前可是连续讲了将近三个小时,把那奇怪黑影可能的各种原因,掰开了、揉碎了,里里外外都解释得明明白白。

但偏偏!张锟就是听不懂,完全、彻底地听不懂。

大概是因为认知上的差距吧,张锟对那些高深内容,根本连“认知”都启动不了,直接无视了。

不光是内容被无视,就连方正讲这些话花的时间,在他看来好像也根本不存在。

只有那么一小部分,几个特别简单直白的概念,他好像在懵懵懂懂中听到了一耳朵,至于到底理解了多少,那就更不知道了。

不过,虽然大部分没听懂,但张锟还是觉得挺震撼的,敬佩地看了方正一眼,说:“想不到你看着挺普通,实际上好像还真挺聪明的。”

“什么时空穿梭、可能性之类的,我小时候倒是听我们团结屯附近镇子上一个老头说过。”

“不过,你懂这么多好像也没啥大用,那老头就老念叨,说考不了高考,知道再多也没用。”

“知道不少东西的老头吗?”方正听了,心里琢磨着:“这倒是挺有意思的。这种心想事成的现象,它的边界到底在哪里?不同人的世界观又是怎么形成的呢?”

其实方正给张锟讲的那些东西,按人类教育学的理论来说,已经达到了极高的水准,讲解得既详细又易懂,几乎没人能比他讲得更好了。

可就是这样,对张锟来说,大部分内容还是如同耳旁风。而那个张锟口中的老头,教育水平肯定比不上方正,却能让年幼的张锟理解时空穿梭这些概念。

或许,这跟“孵化者文明”搞的那个工程有点像。

方正当初接触他们时,就了解到他们对“不可解集合”的破译和囊括方法。

就像已知的集合系统想要破解未知集合,必须从已知和未知的边界开始,一步步扩展边界,把未知变成已知,把不可解变成可解。

少年张锟还未固定的世界观,想要进行扩展,或许也只有在他已经知晓的范围内,在那些边界线处进行一点点的融入增加。

短暂的讲解过后,两人又继续在不同的车厢里穿梭,希望能碰到那些说看到了黑影的乘客。时不时地,他们还会掀开窗帘,仔细看看窗外,盼着能亲眼瞧见那个黑影。

一边走,张锟还跟方正絮叨着:“你知道不,我这辈子还真没正经遇到过一回‘邪祟’呢。”

“我爷爷就是太爱操心了,明明平时能碰上的邪门事就少,可我长这么大,天天让他逼着拿法器练功,夏练三伏冬练三九,练出了一身腱子肉,可正经的驱邪法事,我一次都没做过。”

“我才七八岁的时候,就吵着让爷爷带我去做法事,就算不能动手,多看看也行啊。可他死活不带,非让我待在家里。”

“哦,是吗,今天是你第一次出门吧?”方正说:“但这你也不能怪你爷爷,他也是关心你,怕你出危险。估计觉得你现在能独当一面,出门不会轻易遇到危险了,才肯放你出来。”

“切,”张锟撇了撇嘴,“我的本事早就够了。爷爷这次肯带我出来,还不是因为他太爱喝酒,肝上长了瘤子,不知道还能活多久,才终于肯放我出来了。”

说着,张锟的神色黯淡下来:“这个死老头,要是我能早点出来做法事,多赚点钱,他的瘤子说不定就有钱治了。”

“唉,这都得怪我爹,要不是他在我小时候出门做法事,莫名其妙地没了,我爷爷也不会把我看得这么紧……”

两人一边抱怨着、聊着天,一边继续在车厢里穿梭。

又一次掀开窗帘时,张锟兴奋地喊道:“喂!方正,快过来!我看到黑影了!”

方正凑过来一看,窗帘缝隙外,远处的荒野中,站着一个极其高大、却又根本分不清高矮胖瘦的黑色影子,离火车不过百米远。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翻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