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7章震惊!人工合成氨实现突破!这也与布鲁斯有关?
1909年的物理学界沉浸在一种喜悦的氛围中。
顶尖大佬汇聚一堂,为物理学研究指明了方向。
此举让其它自然科学领域的人无比羡慕。
物理学的突破就好像没有瓶颈一般。
从牛顿到麦克斯韦,现在又横空出世一个布鲁斯·李。
物理学大厦已经越来越高,越来越精美,成为自然科学的象征。
而化学领域,自从1869年门捷列夫首次发表元素周期的成果后,好像就再也没有什么重大突破了。
居里夫人的放射性倒也能算一个。
但是即便加上放射性,也远远无法和物理学比较。
因此,索尔维在去请那些化学家,准备举办第一届索尔维会议的时候,不少人兴致缺缺。
有了布鲁斯会议的珠玉在前,一个不受重视的化学会议,有什么值得关注的呢。
然而,就在第一届布鲁斯会议结束后的一个月,无数人还处在对物理学的震撼中时。
一个让世界上所有人更加震惊的成果,公开发表了。
1909年12月15日,《自然》杂志封面刊登了一篇论文。
作者是德国卡尔斯鲁厄大学的化学教授,弗里茨·哈伯(第79章)。
论文用大量实验数据证明了,哈伯带领的团队,成功实现了从空气中制造氨这一人类伟大的壮举。
虽然目前是在实验室合成的,但是方法已被验证是完全正确的。
哈伯甚至公开宣称,将会在5年之内,实现工业化生产。
从此人类可以摆脱天然氮肥的限制。
这意味着人类将有吃不完的粮食,再也不会饿死人了。
论文一出,举世震惊!
轰!
首先是化学领域的从业者们,无不欢呼雀跃。
哈伯的成功无疑是化学界的伟大里程碑事件。
人工合成氨这一化学突破,无论怎么夸赞都不为过。
它将深刻改变人类的历史,全球人口从此有了大爆发的保障。
伦敦大学学院,化学系。
第四届化学诺奖得主,拉姆齐,正和其他几位化学诺奖大佬讨论事情。
当他们知道哈伯发表的论文成果后,震惊过后就是无尽的喜悦。
拉姆齐兴奋地说道:“哈伯的这个成果,足以载入史册了。”
“瑞典诺贝尔委员会,肯定已经为他预定了化学诺奖了。”
“他也会像布鲁斯一样,成为世界闻名的大科学家。”
“甚至,比布鲁斯还要出名,毕竟他的成果是与无数普通人息息相关的。”
第一届化学诺奖得主范托夫笑道:“真是大西洋后浪推前浪啊,现在的年轻人不得了啊。”
“哈伯这小伙子今年才41岁吧。”
“如此年轻就能取得震惊世界的成功,他的未来不可限量。”
第三届化学诺奖得主阿伦尼乌斯接着说道:“这下我们的会议终于可以高调的召开了。”
“让那帮物理佬看看,我们化学家可不是他们的附庸。”
“相对论再厉害,也变不出粮食。”
几位化学大佬哈哈大笑,显得非常开心。
随着时间推移,哈伯实现人工合成氨的消息,以迅雷不及掩耳之速,很快传遍了全世界。
无数人都疯狂了。
“哦,我的上帝,这是一项堪比无线电的发明。不,甚至它比无线电还要重要。”
“人类没有无线电,只不过是交流麻烦一点;但若没有人工合成氨,则人类永远会被粮食束缚。”
“仅凭这项成果,哈伯就是当世最伟大的科学家。”
“现在的世界太疯狂了,刚刚布鲁斯会议才结束,物理学搞个大新闻,化学就搞了个更大的新闻。”
“这些科学家们一个个太厉害了,什么时候我也能发表这样伟大的成果。”
“.”
无数人议论纷纷。
甚至有不少看不惯李奇维的人,此时都跳出来冷嘲热讽了。
“布鲁斯·李这下还狂吗?他的相对论和量子论,连给哈伯提鞋都不配!”
“物理学家们是最高调的,仿佛全世界的自然科学只有物理一样,根本看不起其它学科,这下被打脸了。”
“我看这第一届布鲁斯会议快要成为笑话了,还说什么决定物理和人类的未来,哗众取宠而已。”
“现代物理学就是布鲁斯·李的骗局,他是清国专门派来,阻碍我们欧洲科学进步的。”
“化学第一!”
“.”
突然出现的反对声音,让所有物理学家们猝不及防。
他们啥也没干,就躺着中枪了。
但不管怎么说,这一次物理学确实被化学压了一头。
哈伯的人工合成氨的潜力实在是太大了,意义也太过于重要了。
与之相比,放射性能治疗癌症,都算是小成果了。
而目前现代物理学的内容,并不能对人类社会产生直接的影响。
舆论是很现实的。
之前李奇维出尽风头,频频亮相,因为他年轻有才华。
普通人虽然不知道他的理论到底是什么,但在一旁喊牛逼666就行了。
他们感兴趣的是李奇维这个天才,而不是天才的理论和成果。
天才是所有人都喜闻乐见的。
然而如今,当跟所有人都有关系的合成氨面世后,天才也就不重要了。
毕竟再大的事都没有填饱肚子重要。
虽然英国经历了两次工业革命,但要说能消灭饥饿,无限供应食物,那还是天方夜谭。
更不用提此时的清国、非洲等地方了。
人类从诞生以来,就一直为食物发愁。
所谓的王朝更迭,说到底还是食物。
人都活不下去了,还管你什么皇帝老儿。
哈伯的成果,要是被宣传到清国内,那读书人能把他捧为圣人。
孔圣人教化万民的思想,哈圣人填饱百姓的肚子。
欧洲也不例外。
那些借此贬低嘲讽李奇维的人,虽然知道这不会对他产生什么影响,但能恶心一下,他们也很满足。
李奇维作为清国人,来到欧洲的地盘,之所以没有频繁受到种族歧视,是因为他接触的都是高端人士。
有些东西是上层人灌输给下层人的,为的是方便控制下层人。
李奇维面对这些诋毁,毫不在意。
他心如磐石,波澜不惊,静静等待事情的发展。
普朗克写信宽慰李奇维不要冲动,要保持低调。
卢瑟福甚至亲自过来,和李奇维疯狂吐槽。
至于克里斯、钱五师等人就没有那么多束缚了,直接对喷,堪称李奇维的嘴替。